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热爱祖国征文-学习方面的谚语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
br>如果说正确把握教材的意图,领会新课标精神是肥沃的土壤,
那么随时更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
论功底则是源源不断的清泉。
只有源源不断的“清泉“灌溉着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土地上呈现
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
72页。
连加连减这一
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
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
是对加减法含
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
的数学”这一理
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
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
二步计算要
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
这个知识点的思维
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
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
上、再添上”与“去掉、
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
一年
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
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
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
资料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
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
的现象。
二、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
br>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
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
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
生必须在
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
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
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
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
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
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
心,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
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资料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
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
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
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
br>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
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
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
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
思维从
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
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
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
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
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
的
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
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
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
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
含义
。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
资料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
学可能对
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
点间搭建桥梁,形成
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
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
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
都要符
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
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
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
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
戏形式
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六、反思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
,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
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
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
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
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
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
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
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资料仅供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