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四章 圆与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优质课教案_0

萌到你眼炸
726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1: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笑话大全笑破你的肚子的笑话-高中交换生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学过到两定点距离之 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也学过到两
定点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那么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轨迹问题呢 ?自然会
想到,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这就是文本要探究
的问题 :阿波罗尼斯圆
一.历史背景
1.
阿波罗尼斯圆简介

阿波罗 尼斯,古希腊人,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190年,与阿基米德、欧几
里得齐名,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数 学家。他写的《圆锥曲线论》是一部经典巨著,
代表了当时希腊几何的最高水平,书中详细讨论了圆锥曲 线的各种性质,如切线、
共轭直径、极与极轴、点到锥线的最短与最长距离等,其中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
论著中一个著名的问题。
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P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PAPB= m, 当
m>0且m≠1时, P点的轨迹是一个圆(当m=1时,点P的轨迹是线段AB的中垂
线),由于这一轨迹是由古希腊数学家 阿波罗尼斯首先发现的,因此这个圆我们
称作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
2.几何画板简介
几何画板是美国软件The Geometer’s Sketchpad 的汉化版,发展至今版
本已升级到5.04,是一个很适合用于几何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软件平台,尤其在
解析几何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可以揭示轨迹的形成过程,其精髓是在运动中保持
原有的几何关系 不变,所以被誉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
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几何画板将会成 为我们数学教师最喜欢的一款教学软件,
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的必备条件。
本文,我们将用几何画板这一“动态黑板”来揭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展现
的一个问题 ------阿波罗尼斯圆的轨迹形成过程。
二.与教材的衔接
阿氏圆在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数学2 第四章《圆与方程》里,多次出现。
第1次是在必修2课本第124页B组第3题以一道习题的形成呈现的,具
体如下:
3.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的比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道题原来是旧教材中圆的方程部分的一道例题,题目很简单。在
给定坐标系里,设点M(x, y)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也就是点M属于集合

OM1

P
< br>M

,


AM2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所适合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x
2
y
2
(x3)
2
y
2

1
,

2
将①式两边平方,得

1



x
2
y
2
1
,

22
4
(x3)y
化简得

x
2
y
2
2x30,

这就是所求的曲线方程。
把方程②的左边配方,得
(x1)
2
y
2
4

所以方程②的曲线是以C(-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第2次是在必修2课本第139页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
轨迹:圆 中出现。
例.已知点P(2,0),Q(8,0),点M与点P的距离是它与点Q的距离的15,用《几何画板》探究点M的轨迹,并给出轨迹的方程。
与上面的问题一样,如果是只求方程,可以很容易得到,为
(x1.75)
2y
2
1.25
2
,知点M的轨迹是以(1.75,0)为圆心,1. 25为半径的圆。
但是,如何用几何画板来探究呢?有很多数学老师由于对几何画板软件没
有 接触过,因此对教材中的这一块内容没有利用好,所以也无法体验到阿氏圆轨
迹的动态形成过程。法国著 名数学家笛卡儿曾经说过,“有任何东西比几何图形
更容易印入人脑”。所以说用图形表达事物非常有益 ,而且通过对图形的实际操
作,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下文将介绍用几何画板探究阿氏圆的过程)
第3次出现是在必修2课本第144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2题
2.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
M
1
,M
2
距离的比是一个正数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
说明轨 迹是什么图形(考虑
m1和m1两种情形
)。
分析:该问题实际上是对上面两个 具体问题的一般化的扩展,当
m1
时,
轨迹显然是线段
M
1
M
2
的垂直平分线,当
m1
时,轨迹即为阿氏圆。具体求方
程的 过程这里略去。
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重要任务。上述3个问题中,
这一 点都可以很容易达到,然而由于对几何画板的不精通,却无法从图形的角度
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从而达不 到升华,达不到深层次的理解。
三.与高考的衔接
高考往往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下面是2008年江苏省的一道考题。

(2008 江苏13)
13.满足条件
AB
=2,
AC

2
BC
的三角形
ABC
的面积最大值是 .
本题是2008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第13题,近年来也在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题
中出现,其原解 法如下:本小题考查三角面积公式、余弦定理及函数思想。设

2



BC=x,则
AC2x
,根据面积公式得
S
ABC
< br>11

ABBCsinB2x1cos
2
B

22
AB
2
BC
2
AC
2
4x
2
(2x)
2
4x
2

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 B
,代入上式
2ABBC4x4x

S
ABC
4 x
2
2
128(x
2
12)
2

x 1()
4x16

2xx2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有

222x222


x22x
故当
x23
时,
S
ABC
取得最大值
22

事实上,本题目用阿氏 圆很容易得到解决。由条件
“AC=
2
BC”
知,顶点
C的轨迹是一 个圆,用解析法,建立坐标系后,可求的圆的半径为
22
,即三角
形高的最大值为22
,而底
AB
=2,所以最大面积为
22

本题目 在教材中的原形就是上面的必修2课本第124页B组第3题,然而却
上升到了一定高度。这就要求我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
下面我们就运用几何画板来探究阿氏圆的形成,以及它的圆心和半径又都
跟什么有关系。
四.几何画板探究过程
阿氏圆的形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揭示其本质,然而借助几何画板 的
动态演示功能却能直观、形象的达到目的。
下面是用几何画板作阿氏圆的步骤,供几何画板初学者参考:
1.打开几何画板,自动建立一个新绘图,并使文本窗口最大化;
2.按住画板【工具箱】中 的【画线段】工具不放,拖动鼠标到【画直线】处松开,
在绘图区单击鼠标,移动鼠标到另一个位置处, 再单击鼠标,画出直线,并隐藏
控制直线的两点;
3. 按住画板【工具箱】中的【画直线】 工具不放,拖动鼠标到【画线段】处松
开,在直线上(当直线增亮时)单击鼠标,移动鼠标,形成一条线 段CD后单击
鼠标,并隐藏直线;
4. 单击【工具箱】中的【画点】工具,在线段CD上(当线段增亮时)点击鼠标,
作出点E;
5 .同时选中点C和点E,单击【度量】菜单中的【距离】,得度量值CE,用同样
的方法得到度量值ED ,单击【数据】菜单中的【计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
次单击CE,除号,ED后,点击确定,得度 量值CEED,并标记为m;
6.单击【工具箱】中的【画点】工具,在绘图区点击鼠标,绘制点A, 移动鼠标
到另一个位置处,再点击鼠标,绘制点B;
7.同时选中点A和度量值CE,点击【 构造】菜单中的【以圆心和半径绘圆】,作
出圆
c
1
,选中点B和度量值ED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圆
c
2


3



8. 拖动点D,使两圆处于相交位置时,同时选中圆
c
1
和圆
c< br>2
,单击【构造】菜
单中的【交点】,作出两圆交点P,Q;
9.同时选中点 D和点P,单击【构造】菜单中的【轨迹】,作出点P的轨迹(图
中红色部分),同时选中点D和点Q,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Q的轨迹(图中蓝
色部分);
10.如图观察可知,点P和点Q的轨迹合起来,构成的应该是一个圆(图中加粗
部分)。

注:拖动点D,可以保证度量比CEED不变.

























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相信大家已经得到了答案,当拖动点D时,交点
P,Q的 运动轨迹形成了一个圆,而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几何关系“PAPB=m”
不变,这就是阿波罗尼斯 圆的形成过程。那么大家可能会问,阿氏圆作为一个圆,
那么它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什么?又跟哪些量有 关系呢?
通过在几何画板中,对图形实际操作,我们会发现以下三点:
1.阿氏圆的圆心应该在直线AB上;
2.改变两定点A、B间的距离,可发现阿氏圆的大小会随之改变;
3.改变m的值,可发现阿氏圆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注:拖动点D在线段CE上的位置,可改变m的值

4



以上探究表明,阿氏圆的半径一定跟AB与m的大小有关,那么是什么关系呢?
这就需要继续运 用几何画板这一动态黑板来定量研究。
如下图所示,设阿波罗尼斯圆与直线AB的两个交点从左至右分 别为
P
1

P
2

P
1
P
2
应为阿氏圆的直径。




在下图中,拖动点D,到如下位置关系(两交点P,Q重合于点
P
2
):



5










在上图中,
P
2
A
m

P
2
B

P
2
AP
2
BAB

由①和②联立解方程组得,
P
2
A
m
AB

m1
拖动点D,再到如下位置关系(两交点P,Q重合于点
P
1
) :



6








在上图中,
P
1
A
m

P
1
B

P
1
BP
1
AAB

由③和④解方程组得,
P
1
A
m
AB

1m
2m
AB

2
1m
设阿波罗尼斯圆的半 径为R,则
2RP
1
P
2
P
1
AP
2
A
所以半径
R
m
1m
2
AB

这就是半径、m、AB的定性关系,m和AB任一元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半径的变化。
限于论文的文本形式,无法展现轨迹的动态形成过程,希望各位教师运用
几何画板探究,获得新知,体验 成功的快乐。

7



然而,上述过程仅仅是在几何画板平 台中,通过对实际图形的操作,作出
的猜想,那么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解析法进一步证实。
证明:以线段
AB
所在直线为x轴,点
A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 坐标系,

ABa
,则
A(0,0),B(a,0)
,设
P(x,y)
,则
PA
m

PB

两边平方,整理得

(m
2
1)x
2
(m
2
1)y
2
2am
2
xm
2
a
2
0


m1
,配方得
x
2
y
2
(xa)y
22
m

am
2
2
m
2
a
2
2

(x
2
)y
2

2
m1(m1)
am
2
,0)
为圆心,由解析几何知识,我们知道,这个方程表示的正是以
(
2
m1
m
m1
2
AB
为半径的圆。
经过理论推理,我们知道,我们先前的猜想是正确的。
类似地,用《几何画板》 可以探究许多轨迹方面的问题。通过本文探究,我
认为几何画板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 的平台,我们可以任意拖
动图形、观察图形、发现结论、得出猜想,这种环境可以启发我们用数学思想方
法验证我们的猜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几何画板将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手
中的一件“利器 ”,利用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教学,使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在
这个平台上能讲清楚,使黑板上静态的图 形,在这里能够淋漓尽致的得到动态展
现。
在阿波罗尼斯的时代,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尔还没 有出生,更没有现代化的
信息技术,阿波罗尼斯是如何发现阿氏圆,我们不得而知,只为这位数学家的聪
明才智赞叹不已。


8

陕西财经职业学院-承包合同


混水摸鱼-证券经纪人考试


情况说明范文-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南京市委组织部-感恩父母的作文600字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简爱读后感600字-福州教育学院网


广西高校-快乐的六一作文


冬至诗句-关于亲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