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余年寄山水
701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2: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东狮吼台词-满月酒致辞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一.说教材:
认识钟 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
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 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 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
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说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 这样在生
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
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 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
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 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
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
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 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
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 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1)猜谜导入,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 巩固运用,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环节:猜谜导入,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 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猜谜,“一家三兄弟,高矮各不齐,滴答
提醒你,时间要珍惜”当同 学们猜出这是闹钟的时候,再说说它的作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
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的 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同时出示
课题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 件上的钟面和自
己的学具钟表,“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并 且
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 序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
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 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这
两根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针 和时针的特征。
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介绍时针和分针。我会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和动作来 吸
引孩子。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的身体短,我叫时针;我的身体长,我
叫 分针”让学生记住分针是又细又长的,时针是又粗又短的。当学生发现钟面上有很多数字
时,我再引导学 生数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并且强调时针走的慢,
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 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 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接着,我适时的安排分辨分针和时针的练习,如:认 课件中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还可
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学具钟表,按老师的要求指出时针和分针。


第二步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 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我充分利用教材,出示教材92页主题图,通过小红起 床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墙壁上和
床头柜上的钟表试认整时。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 候就是7时”在教学整时的
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 的表示方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 一个时间的时,
读作7时》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在教学电子表示法时,《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两个圆 点,
记住,第一个圆点点在7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圆点,点在下面一些,然后再写两个0,读作7
时》并且小结,两点后面两个0表示整时,两点前面是7就是7时。学生同步书空练习。然
后,我用课 件和教具同步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通过对6时的认、读、及两种书写形式
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 握整时的两种写法。《板书:6时 6:00》再通过练习,《板书:3
时 7时》让学生板演另外两个 钟面的写法,全班学生同步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书写,使学生
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学生 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引导总结
出“分针指向12, 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揭示课题——“认识整时”。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小红 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图片边互相说“小红什么时间在做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再由我拨教具钟 ,提问“老师几时在做什么?”通过老师一天的活
动,认识整时。紧扣生活实际,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 有效的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
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
垫。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 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
分,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小钟表,在这里,我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指针,再 让全班
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同桌合作,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并说一说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巩固练习:通过观察和练习,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的良好习惯。
知识的延伸:动脑筋——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
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如: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 时间表。

本课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操作,让学生认识钟 面,
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感觉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
氛较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
背景和生活经 验,既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
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在数学 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谢谢大家!

贵州师范大学教务网-申请书范文大全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发挥党员作用


云南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分数查询-小学生语文手抄报


新加坡硕士留学费用-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湖南省新田县-期中考试总结作文


群名称-班委竞选演讲稿


长江师范学院地址-炼铁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