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 探索乐园:找规律
扭扭车-空军招飞网
《找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冀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
元的教学
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索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让学生通
过操作、观察、实
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为以后学习较抽象的
数列规律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本学段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我将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
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
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
物体。
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
发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
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上体现以学
生为主,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
导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探索、操作、练习中悟
出找规律
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
识的同时,提高学
生的观察、推理、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强了教学的
效果。
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方
法。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
教学环节。
(一)课前游戏,感知规律
课一开始,我用拍手游戏导入,让学生观察我拍手时的节奏并找<
br>出规律,跟随我一起按规律拍手,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
时我板出课题:《找规律》。
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一年级的学生对“规律”一词很难理
解,因此,教学从“猜一猜”的
游戏开始。教师让学生猜测老师贴出
的奖品智慧星的颜色,一开始,学生是仅凭直觉作出判断,人人能够
参与,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接着进行猜测,由于星星
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学生借
助观察,能逐步意会、感知、发现其中的
规律,因而猜得越来越准。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
度,
又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也初步
体会了发现规律的重要性。另外,利用奖品智
慧星来找规律,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轻松
组织了教学。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当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简单排列
规律后,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
计了“联欢会”这一情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先四人一组说说,后指名汇
报。最后师生共同揭示灯笼、小
花、彩旗、智慧星等一组一组重复出
现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教材,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
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三)尝试探索,应用规律
根据“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尝试教学理<
br>念,在尝试探索环节,我设计了“智力大闯关”这一游戏,呈现4个
不同层次的练习。
第一关,让学生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猜猜问号的地方藏着什么,
并说出想法。这一简单
练习不仅仅有颜色的变化,还有图形形状上的
变化,既与上一环节相连,又巩固了规律的认知。
第二关,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学生动手摆,教师
巡视,全班反馈,展示学生作品,共同
评价。第三关,让学生在卡片
上涂出有规律的图形来。教学方法同第二关一样。
这两关的设计
都属于开放性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给
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既让每个学生
都能掌握最简
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又能在此基础上探索、发现较复杂而有创意的规
律,拓展了学
生的思维。
第四关,让学生创造有规律的声音和动作。课上到这个环节,学
生的有意注意开始
减弱,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既创设轻松活
泼的气氛,使学生乐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活动,让教学信
息在丰富多彩
的活动中输出,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在
充分的交流中
增长见识。
(四)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上见到的规律,然后我利用课件
让学生欣赏
生活中的规律。通过对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
物是有规律的,
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
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