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观为例,浅谈古代爱情词与现代爱情诗歌之间的异同
橘洲音乐节-文学技巧
以秦观为例,浅谈古今爱情词的异同
【摘要】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
情词尤为后世所称颂。随着时间
的推移,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和感触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在诗词的意
象中表现的淋
漓尽致。本文将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阐述古代爱情词与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关键词】秦观 爱情诗歌 意象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文人骚客所向往
的话题。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北
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再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诗人们对
于爱情的热爱从来
都没有减少,改变的,只是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和理念;而这些变化,我们往往可以从
古今爱情词中的意象中窥探一二。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诗歌不同于其
他文学样式的独特的呈
现方式,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活、生命的体验都凝聚于其中,意象也同样是诗人
和读
者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诗人和读者才能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由此可见,意象的
内涵
是十分丰富的,而在中外的诗学中,意象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是我们普遍比较认可
的一个说法,是把意象
作为一种心物交感互渗的审美产物。因此,意象最重要的两个因
素,就是“心”和“物”。所谓“心”,
就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所谓“物”,就是客观的事
物,当诗人看到某个客观事物而引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使得诗人将这个事物和自己所
感所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意象就产生了。比如,我们说到明月,就能联
想到思乡情结;
我们说道青鸾就能联想到相思;说到荷花就联想到高洁„„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
br>统意象。而宋词之中的与爱情有关联的意象也是数不胜数,比如红烛(洒空阶,夜阑未
休,故人剪
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比如红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
知。温庭筠《杨柳枝》),
比如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
游》)等等。在现代的爱情诗歌中,传统的
意象虽然被采用的依然很多,但是借由抒发的
感情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新的意象,比如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比如钟(我的心,坚贞的
钟,对你的思
念,时时刻刻永不停歇。杜国清《梦缘》),比如乳房(我把你这对洁白的乳房,当作我<
br>爱情的坟墓。郭沫若《女神》)等等。那么,古往今来,这些爱情诗词中意象变更的原因
又是什么
呢?以下我就以秦观为例,谈一谈宋代婉约爱情词与现代诗歌它们的意象与其
抒发感情的不同。
一、 爱情的意象和对待爱情的态度的变化
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情词尤为
后世所称颂。他创作的爱情词,
占到了《淮海词》的半数之多。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拓展了爱情词
的内涵,可
以说他是爱情词上的一个不朽的传奇。在这一部分,我们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讨论
古今爱情诗歌中意象及其抒发情感的变化和不同。
1、秦观爱情词中常用的意象
(1)
细雨,微雨。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云:“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
br>啼金井寒。”这首词写的是闺中的孤寂。此句为闺房中的情景:寒风袭来,翻乱了房中的
翠帏,细
雨缠绵不爽,孤灯挑尽也未能成眠。秦观以涩雨写心苦,不绝的细雨拍打着窗
户,主人公的心也苦涩暗淡
。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中有云:“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这首词抒发
的是
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情怀。深夜酒醉,独倚栏杆,诗人看见晶莹的露滴不断凝聚滴
①
落,冰冷的秋雨也落到荷塘里的芙蓉花上,就像是恋人的眼泪,未曾干过。此处运用暗
喻手法,将细
雨滴落在芙蓉花上的雨滴比喻成佳人的清泪,既写实景,又体现出了诗人
的内心感情,两者交相辉映,传
情幽深。
《浣溪沙·其一》(漠漠轻寒上小楼)中有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是淮海小令中的压卷之作,也是宋代小令中的名篇。全诗营造
了一个寂寞和
哀愁的氛围,可以是幽闺的女性,也可以是失落的文人。在这里,我暂且
把她看成一位伤怀的思妇。她从
楼上下朓,看到了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飞花似梦,丝
雨如愁。此处,作者一反常态,用抽象的食物形容
具体的事物。作者把细雨比作如丝的
愁苦,无孔不入,贴切新颖。
由此看出,爱情词中的细雨
之类,大都与愁苦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细细绵绵的
苦涩,无处不在,无法逃避。
(2)
扁舟,画舸
《望海潮·其四》(奴如飞絮)中有云:“早抱人娇咽,双泪红垂。画舸难停,翠帏
轻别两依依。”此词写男女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女子忽听两人要分手,便再也按耐不住
心头的激动,
抱着男子哭红了双眼。女子相送到河边,男子上了船,船即将启程远航。
在这里,画舸作为一个离别的工
具,所代表的是无奈的分离。
《满庭芳》(山抹微云)中有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这首长调是少游词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与越地一位歌姬的恋<
br>情,其中也寄托个人身世之感。会稽山上抹了一层淡淡的云彩,漠漠荒原上铺着一望无
际的枯草。
在这样一个伤感的环境中,又听到画角生,更显断肠。这时,词人与越妓离
别在即,船即将远行而被暂时
留驻,瞬息的欢娱反而带来无尽的相思。在这短短的相见
时刻,只好聊以共饮。这里的行舟,寄托着词人
的不舍,该行而不行,更显缠绵的不舍
爱意。
《临江仙·其二》(髻子偎人娇不整)中有云:
“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
泪痕中。”词人与妻子分离,遥记当日南埭上船离开,江河阔远,轻
舟渺小孤独,正如词
人内心,如同妻子一样,不忍心分离。夕阳西下,流水波光粼粼,妻子的眼泪盈盈„
„
这里的孤篷寄托了词人内心不想与妻子分离的一种孤独和无奈,人的渺小的,天地之大,
何处
寄相思?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画舸”、“征棹”、“孤篷”都是小船的意思,这三个意象都是词
人抒发离别不忍和相思无奈的媒介。不仅是在秦观词中,很多其他词人也相继使用这一
意象,比如柳永
的《雨霖铃》中有“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八声甘州》
中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晏畿道《清平乐》中有“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等等。
这些舟的形象,都表达了词人丝丝点点
的相思和不忍。
(3)朱粉,云鬓,锦罗
《浣溪沙·其四》中有云:“脚上鞋儿四寸罗,唇
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
这首词写男女相悦的神态心理,富于情趣韵致。朱粉修饰的樱唇,写
出了女子的相貌姣
好,作者抓住了最具特征的部位进行描绘,不仅形象鲜明生动,而且用笔简省灵动。朱
粉是女子所用的化妆物品,虽然用语稍有轻佻,但是那种情真意切表露无遗。
《南歌子·其二
》中有云:“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
音秏百般情。”这是一首闺中念远的
词,开头即点出“愁”字,闺中的幽怨已然凸显,“愁
鬓香云”四字,不仅体现出了鬓发的美丽,且寓情
多多。李清照写愁情,说“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这里却将愁绪加诸于发鬓之上,自古有“三千烦恼丝
”之说,这里如此写,
更体现出愁情的繁复并挥之不去。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
云:“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
玉肌凉,残更与恨长。”这首词写的是闺
中的孤寂情怀。词的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秋孤
寂的氛围:虫声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罗帏,鸳鸯
锦都是闺房中的陈设,虽有绫
罗绸缎,但是孤独其中双泪垂,两相对比,衬托出了女子的孤寂,失落。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意象都是与女子有关的随身或者私密之物,在秦观的词中,这类
意象出现的次
数不在少数,这些意象有着女子独有的婉转柔弱的美,在词中经常用来体
现女子的形态和心情,或娇嗔,
或忧愁,或无耐。
之前三部分意象——微雨,船和女子私用的物品都是秦观诗中经常使用的
,而在现
代的爱情诗歌中鲜少能够看见,它们代表了古代爱情诗歌中独有的婉转和哀怨。从这些
意象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古代所描述的爱情大多是含蓄的,内敛的。词中所描
述的爱情都是隐忍
不发的,男女之间的爱意停留在爱慕,思念的层面上。那么接下来,
我们再来以此,比对一下现代爱情诗
歌中对于爱情的表达和态度到底不同在何处。
2、现代爱情诗歌中创新的意象
(1)、树
《致橡树》(舒婷)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
起根,紧握
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以橡树作为意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
坚贞。树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
,从来都是挺拔的,坚定的,在这里,诗人要求自己作为
一棵树的形象,和自己所爱的人站在一起,虽然
看似永远分离,它们却终身相依。这凸
显了一种平等的爱情理念。
《一棵花开的树》(席慕容
)中写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
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
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诗人为了得到爱人
的注目,求佛将自
己幻化成一棵长在爱人必经路上的树,这体现出了一种对于爱情的主动、热烈和坚定,
而树的形象,更是加深了这一感觉。
以上这两首诗中的树的意象都代表了对爱情的坚贞和热烈
。前者凸显出树的高大的
形象,不仅是爱慕而已,而是作为和爱人同样的一棵树,共同分担困苦和欢乐;
后者凸
显出树的坚忍的态度,五百年不移不动,只为了得到爱人的关注,这一形象不再是闺中
怨
妇,而是为了爱人能够挺身而出,甘心受苦。
(2)山、崖
《神女峰》(舒婷)中写道:“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
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
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
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边写到的神女峰时作为一种传统爱情操守的
化身,运
用了对比的手法,说与其在山崖上被人们观看,不如在自己所爱的人的肩头痛哭一晚,
体现出一种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婚姻中“正统”的反叛。
《给他》(林子
)中写道:“哦,为什么要拒绝爱的到来即使要用金山银海去换生命
并不是永恒的到它终了时才懊悔相聚
的时间太短”。在这里,作者也运用了对比手法,
将爱情与金山银海来衡量,但是天平毫无疑问的偏向了
爱情的那一边,纵使金山再高,
银海再了无边际,也绝对抵不过爱情的一丝一毫。这也同样体现出了现代
人们对于爱情
的重视和对爱情的强烈的渴望。
秦观的诗词之中经常把女子比作飞絮
,男子比作流水,飞絮总是随着流水飘摇。这
种比喻是和当时的社会和传统有着很大关联的,文人一心考
取功名,但是不忍心放下心
爱之人,但是最终都会选择抛却爱人而背井离乡。而当时的女子又受到较多社
会的限制,
导致了女子的一种弱势,她们对于爱意的表达似乎只能是等。而我们从树这个意向就可
以看出, 现代社会的女性较之于古代的女性对于追求爱情的方式则更加奋不顾身,她们
能够把自己放置在一个与男子平等的位子上去追求,这个也是现代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所
导致的必然变化
。同时,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前我们提到的
意象金山银海也好,神女峰也好,
就算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就算传统道德的束缚十分强
大,也阻止不了人们追求爱情的决心!而男女之间的
爱情也不再是那么浅层面的爱慕、
思念了;现代诗歌所歌颂的爱情大多是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男女之间
相互平等,他们
共同度过艰难,分享喜怒哀乐,并且通过爱情美化着社会和世界。这在古代的社会中是<
br>很难做到的。而我们通过秦观和现代诗歌的对比,很明显的看出了其中的变化。
二、
情感特质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
被称为“古之伤心人”的秦观,似乎对愁和恨有着特别的感触,因此,在
他的诗词
中,表现愁和恨这种感情的占到大多数。在他的心目中,似乎恨是有独特审美感受的。
所以,他写的离愁别绪往往引人入胜。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无奈
情怀——他们既向
往爱情的幸福,也要追逐功名富贵。他们有时为了功名利禄而不得不
抛下情人,正是这种思想上痛苦的,
无奈的矛盾,使得文人对恋人的离愁别绪体会尤为
深刻,而秦观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而今的爱情诗歌中
,抒写离别之情的亦不在少数,
但是心中所有的并不是古代士人的那种矛盾心理,更多的是直接的对爱人
的思念和渴望。
秦观的惜别诗往往表现出一种惋惜、惆怅,而现代爱情诗歌则表达出了胜于惋惜惆怅的<
br>一种痛苦和悲鸣。而同时,离愁已经不再是现代爱情诗歌的主题,更多的则是表达对爱
情的向往和
坚贞。正是这种对待情感的态度,使得两者之间的意象和抒发的情感必然有
所不同。
1、
相同的意象,不一样的情感
现代的爱情诗歌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许多典故和意象,但是,随着时间的
变迁,
物是人非,同样的事物所寄托的感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秦观《点绛唇·其二》云: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在暗无人声的深夜,在
画堂里,竟然有一个未眠人,拨弄着琴弦,抒发
自己内心的离愁别恨。主角应是思妇,
这样的诉说,婉转别致,蓄势不发。再看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的“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不知是谁的悲思和手指,绵延出如
此破碎的声响,这样的哀嚎,杂乱无章,铿锵有力。前者是思妇的低低浅语,后者是爱
人肝肠寸
断的呼喊,一个为了情郎远游而无奈,一个为了爱人天人永隔而伤心欲绝。一
个含蓄,一个奔放。
秦观《南歌子·其三》云:“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行云”一
语双关,
一指乱山之云,又喻指闺妇所恋的人,暗喻两情相惜的意思,透露出闺怨的根
源之所在。《满庭芳》又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会稽山上微云轻抹,
残冬的景象,也比喻诗人心头的阴影与
离愁别绪。再看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
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
影”。我作为天空中的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不是你的归人,只是一个过客
,我们
美好的相遇作为偶然而存在,我们在相遇的一刻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然后,你有你的
方
向,我也有我的方向,我们各自行路。“行云”无法捉住,令人困扰,“微云”飘渺隐
若,令人伤怀,“
天空中的一片云”美丽多姿,诗人不期长时间留住那美好,只愿她来时
与她共享快乐,走时与她话别珍重
。前两者愁绪满溢,后者则洒脱自在。
这样的相同的意象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杨柳,比如飞絮,比如
红花等等。
2、 不一样的意象,抒发别样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
展,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观
念也有所推陈出新,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程度上的转变,意象也
因此丰富了起来。在抒发
离愁这一点上,我认为最大的一个转变是,古代词中的思妇形象在现代诗歌当中
寥寥无
几。相反的,很多现代女性本身作为诗人,突显出了她们自己的坚韧。而对爱情的态度
也
有着巨大的改变,从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耐,过尽飞鸿字字愁的忧伤,转向了我是你
骤雨中的百合花的坚
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热情。
秦观《减字木兰花》有诗云:“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
小篆香。”诗人与爱人相隔天涯,又久久不曾见面,独自一人,凄凄凉凉,无人懂得内心的悲苦。这一孤寂的女子,原本是想看看小篆香,不料它已燃尽,只有香烬断成一段一
段的掉在金炉
里。所谓小篆香,是宋代一种记录时辰的特殊的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
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
凡燃一昼夜而已。”这种香形状盘曲犹如回肠。这里,词人
用一昼夜一盘的篆香燃尽,暗示女子独处无奈
“人不问”的时间之久,以见其寂寞。我
们再看之前提到过的杜国清的《梦缘》:“我的心坚贞的钟对你
的思念时时刻刻永不停
歇”。诗人把心比作钟,就算和爱人分开,可是时时刻刻都会思念你,想着你。这
相较于
古代词人的哀婉更显积极向上。
综上的一些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
,古代词人对于和恋人分别的感情是脆弱
的,是无奈的;而现代诗人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则更显朝气,他们
注重表达一种昂扬的品
质。 秦观的诗词中对于爱情的哀思愁绪的表达往往很含蓄,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感
,而现
代的爱情诗歌无论是歌颂爱情的伟大,还是抒发思念的忧愁,都采用一种比较的夸张的
描
述,一个婉约,一个奔放。 秦观是文学史上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文人代表,所以他的
爱情词中表达的爱
情总是有种轻愁,或别绪,或相思。他总是通过那些美丽却易逝的意
象向我们展现那种隐忍的感情,他对
于抒情性的表达更是淋漓尽致,正所谓“专主情致”。
而现代的爱情诗歌我认为更加注重的是言志这一方
面,所以诗歌中所采用的意象都十分
具有冲击力,具有张扬的表现力。
秦观诗的内
敛也好,现代诗歌的奔放也好,都有着他们独自的韵味。爱情的赞歌永
远不会停止她的歌唱,这些带着动
人感情的篇章将继续沿着文学的长河流淌,我们驻足
在岸边,细细聆听她们的哀转缠绵。
参考文献
1、《秦观词新释辑评》徐培均 罗立刚编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王泽龙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浅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谢志勇
《中国商界》2008年11期
4、《秦观的自卑情结与凄婉词风》 许梨花 罗漫
《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5、《秦观爱情词初探》王生斌 魏国勤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3期
6、《中国情诗》 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