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诗词的开头、转折和收尾。

余年寄山水
826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2: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浙江财政局-诚信考试网


一。如何写好诗词的开头、转折和收尾。

开头。对于一首诗词的总体要求, 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是说开头要写的
要有生气,语言俊秀,悬念迭起,先声夺人; 内容要文锦意丰,充实饱满;结尾要启人深思,
含蓄有味。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悬念。

一首诗的开头一句所用的词语不要太平庸,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和就事论事的写法。平铺直叙< br>与白描写法不同,平铺直叙是将事物不加深化地直接叙述。而白描是一种造诣较深地写作方
法,重 在传神,不用修辞手法,将事物不加修饰,不加烘托渲染地直白道出。如柳永的《雨
霖铃》中,作者在描 写分别前的依恋感情时,用了蝉声、亭景、秋雨等极尽烘托渲染之能事
后,突然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一句痛彻肺腑的白描。生动而不夸张,真朴而
不粗俗,深情而不轻佻,这些都和平铺直叙有 着本质的区别。这首词的开句更是值得借鉴:
以秋蝉悲鸣;长亭别影;骤雨如泣;愁肠对酒;离舟催发等 ,为后文抒情浓墨重彩。所以,
诗词的首句一定要意境深远,以烘托全篇。要起笔突兀出人意外,引人入 胜。用精辟的词语
来打动读者。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波澜壮阔的“大
江东去”给人们留下“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悬念。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开
句就起笔突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好像有点脱 口而出。这是诗人将自己
的思想感情通过西湖美景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出来,是有感而发。这种由衷地赞叹 ,更强化了
人们对西湖风光理解和赞美。又如曹植的《赠徐干》中的“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太阳
落山不是什么奇景,可是作者用了“惊风”来“飘白日”;用“忽然”来形容太阳落山,好像突然
被风吹落似的。作者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写进景里,即景生情,语言精炼动人。诗词的开头一
定要鲜明生 动,先声夺人,避免一读开头,便知结尾的现象。忌写于主题无关的废话,使读
者有读下去的兴趣。 < br>2.承转。承就是承接开头。在承接同时还要需转折,直入主题。有了精彩的开头,承接可以
和缓 ,转折要突起。这样全诗就显得有波澜,有起伏,尽可能地避免平铺直叙,必要时叙述
可以跳跃。

一般情况下,律诗在颔联承转,绝句在第二句承转。写景抒情诗的颔联以上以写景为主,颈< br>联以下以抒情为主。通常也有很多全诗写景,将情寄托在所写的景物中。如叶绍翁的《游园
不值》 :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两句写出了作者趁兴游园,被拒之门外的失 意心情;后两句是写作者从墙头上看到了“满
园春色”的喜悦心情。这里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来衬托 两种不同心情的落差。

承转是诗词写作手法的一种,主要是说要写得有起伏,但也不必过于 拘泥。至于说承接可以
和缓过度,转折要突兀,并不是说所有的诗都是这样。也有先扬后抑的写法,并不 和缓。如
岳飞的《满江红》,一开句便是“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 br>烈”。情景交融,慷慨激昂。紧接着承接句便下抑,发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p>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

由此可见,作品要写的起伏跌宕,取 决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这不是作者
的有意做作,而是强烈思想感情的喷发。所以承接 是多种形式的,前提是必须服从作者真实
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中最好把一些关键性的重要词汇 放在诗词的中间部位,有利于全诗的曲折变化。避免
读者一读开头,便知结尾,而缺乏引人入胜的力量。

3.结尾。一篇好的诗词,妙在落句,被人形容如豹子的尾巴。写好了会使读者回味无穷,余
音袅袅,言终意未尽。写景的文章,结尾时最好以景结情,或以情结尾。如《瑞龙吟·章台
路》 中“还见粉退梅梢,试花桃树”。这一词是写诗人去访秋娘,但人已不见,只留下回忆。
颇有“桃花人面 ”之韵。最后写归去时以“断肠院落,一帘风絮”作结。从“断肠”字间透露出“人
面不知何处去”的人 去院空的相思凄凉感,从“风絮”的字里透露出感情的失落和漂泊之感。
这个结尾是以景结尾的写法,深 情而含蓄,被诗家认为是很好的结尾。

有些诗词虽然结尾明白的说出了感情,但立意新颖, 也不能说因为不含蓄而受到贬低。如秦
观的《鹊桥仙》下阕,“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 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这是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后,不忍分别,不愿回看归路。因此安慰他 们两情应该
是长久的,又岂在朝夕相聚,道出爱情真挚长久的可贵。虽然明白地说了出来,但立意和用< br>意很好,也是非常好的结尾。

从写作技巧上来说,结尾还可以有不同的手法。如李白 的《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听琴听得入神,不觉得天已暗下来。用衬托的手法 ,写弹琴的高明。杜甫的
《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明天早晨有奏章上奏,所以睡不 着,几次起来
问夜已几时了。这是用叙事来结尾的写法,抒发出了作者关心国事的心情;章承庆的《南行
别弟》中“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是以疑问作结;杜甫的《房
兵曹胡马》中“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是用议论来作结;张九龄的《自君之出矣》中“自
君之出矣 ,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是用比喻作结;储光羲的《江南曲》
中“日暮长江里,相邀 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是用写景作结。从这里可以看到
好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好的开头、承转和结尾要互相呼应,要根据具体内容等去决定写作表达方式。诗词写作< br>无定法,写作方法和表现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格式,一切以作者思想感情为写作
基础。

二、诗词的写作方法。

1.完整和精粹。对于诗歌写作的文学艺术性, 历来有三种看法:一种是必须写完整;一种是
要求写精粹;普遍地看法是完整和精粹是不可分割的。只要 心中有了完整,才可以通过精粹
去反映全体。也就是说精粹要从完整中来,离开了完整就谈不上精粹。

完整与精粹地选择:至于是写完整还是要写精粹,要根据作者题材反映的内容去决定。一般< br>情况下,叙事诗采用完整的较多。所选用的诗歌体裁形式多用排律、古风之类容量大的长篇
体裁。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采用的体裁是歌行体(古风和歌行现在很难区分)。



一般来说,咏物,写景、抒情的题材,炼精粹、写重点能好一些。精粹是从全体中提炼出来
的,诗词本 身要求要完整,所写的重点一定不能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所以要求作者下
笔之前心中先就要有一个 完整的概念,然后加以梳理,从中选出能代表全面的重点予以升华。
一般情况下,在正文中可以直接将叙 事、抒情、写景的融为一体讲述,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完
整的概念。

诗词有了完整的 意思,读者才能够充分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产生共鸣。不必要的话
尽可能删掉,力争一句话说明 几件事,而不是几句话说明一件事。完整不代表冗长,不必要
面面具到,事事交待。精粹是要求要从丰富 的题材中精心地进行提炼,以点带面,使神龙见
首不见尾。通过点滴现象来反映全体,做到以小叙大,力 求准确。

陆游在记述与唐婉悲凄爱情的《沈园》中写到:“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 绵。此身
愿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首诗的主旨不是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只是通过对沈园相< br>会的片段印象,回忆和抒写心头无限沉痛的感情及遗恨。这样的抒情就不必要象乐府诗《孔
雀东南 飞》那样把整个婚姻悲剧和盘托出。

诗词要求语言精炼,不必要的话、字可以省去,叙述可 以跳跃。通过重点反映全面是对的,
但也不能片面的一味强调,而忽视全面。杜甫在《石壕吏》中,一开 首便点名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事件。通过所见所闻的全过程,未加评论的将主题扩大化了。从字句行间 可以看到作
者对苛政暴吏地谴责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2.神形兼备。要做 到神形兼备,首先是创造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主观思想(意)与客
观事物(境)相融合的境界。意 与境互相依存,互相渗透,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描述景、
物或事,力求逼真。不但要形相似,而且更要 具有神韵。苏轼曾经说过,光求外形相似,乃
是儿童见识。要把东西写活,写传神,有意境,这才是逼真 的要求。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
们要认真地观察和深入地去体会生活。把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感受高度浓 缩,予以升华。作
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现实和自然规律。如有人在写夜景中写到“繁星点 点皓
月明”,这就脱离了生活现实中的自然规律,若能改为“月朗星稀”或许好些。又如有人咏菊
中写到“风霜落英满地飞”,这是对生活缺少深入地观察。菊花基本是“枯死抱团不忍分”。所
以欧阳 修批评道“秋英不比春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诗词的脍炙人口不在词藻的华丽,而在立 意的清新。如李白的《朝辞白帝》中,以“彩云间”
烘托地势之高,江水落差之大,流速之急,逼真地写 出了“一日还”的壮观场景;以“啼不住”
的猿声刚起而未落的瞬间,船已行走了很远。逼真地烘托出作 者归心的迫切和喜悦。全诗短
短四句,性、神、意兼备。

作品是生活的积累,但又 高于生活,所反映出来的要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这里反映出来的景色极为雄伟壮观,
既表现出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又表现出作者内 心世界的阔达胸怀。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能够把人和物写逼真、写活、写得有生气、写得 很形象,就一定是好
作品。感悟意境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做到耐人寻味和遐思。如韦应物的《滁州西 涧》:“独
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首写景的哲< /p>


理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优雅感觉,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把静态的风景写活了,
很有生气和新意。仿佛处在优雅的幽谷中,耳旁传来黄鹂的鸣叫声和傍晚“春潮带雨”的风声、
雨声。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读者分明身处在一副美丽的画卷中。给人们留下“野渡无人舟
自横”的千古 绝唱。

3.意新语工。立意是诗的灵魂,语言是诗的生命。立意深远,语言就可以突破平庸 ,象长上
了飞翔的翅膀。意新是说诗词中立意要深、要高,所表达的思想、见解要有独特的不同于常人之处,然后才是语言清新工整。意境是文艺创作中的最高艺术境界,同样的命题,同样的
写作风格 ,评论诗词艺术水平的高下,在于立意的深浅和思想性的强弱。以杜甫的《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为例:风 吹、茅飞、屋漏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作者不是以茅屋破漏感叹
自己的穷困潦倒,首先想到的是天下 寒士。发出了“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的呼声。表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品德。因为
有很高的思想性,立意高远,所以成就便高,使它成为千古传 诵的名篇。

作品中的写景、抒情、达意等应该如何去写?这里提出一个标准:“状难写之意 ,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说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形象而生动地写得像读者亲眼看
到一般,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含蓄地写在形象里,让读者通过形象去体会。

有一 句古诗写到;“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上一句是写县城的古老而萧条,次句写官况的
清贫,连乘坐 的马都饿得骨瘦如柴。含蓄地透露出做官的穷困到了极点,那老百姓又会怎么
样呢?文中未说,让读者去 思考。做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性的强弱是同人的品 德、志气和节操有关。如王清蕙和谢太后同被北国
所掳,王清惠发出愿“嫦娥相顾”之声。指谢太后能够 照顾她,愿同谢太后一同像月亮一样圆
缺,一同共进退,那怕出家为尼。她的思想感情仅局限于忠孝个人 ,显得胸怀狭窄。文天祥
就大不相同了,他不愿苟且偷生,表达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情操。

4.写景抒情,情景相融。情与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因景生情,便是缘情造境。写景
抒情手法各异,要根据作者的构思去决定,没有固定的格式。常用的写作手法有以下五种:

a.情景分写。有的上句侧重写景,下句侧重写情;有的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如
荆轲 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上句通过写景中萧萧的秋风和
寒冷的易水,透 露出肃杀悲壮的情绪;下句抒发出壮士决死的慷慨激昂感情。情景结合,更
见悲壮。再以杜甫的《登岳阳 楼》为例:“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戍马关山 北,凭轩涕泗流”。前半部分是写景,后半部分
是写自己思念亲友和孤苦之情。但从描写景物之壮阔中可 以看到杜甫的处境虽然孤苦,但志
气并未消沉。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法。

b.景中 抒情,这种写法是把情包藏在景中。描写景物主要是为了抒情,所以要求作者要有
创新。别人用过的意境 和手法,尽可能的不去效仿,要找出适合自己感情的方法。以景抒情
的写作方法最好的莫过于《诗经·采 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这首
诗是写战士出征的时候正是春天,“杨柳”既 是景,又谐音“留”。不说和家人依依不舍,而是
把杨柳人格化,把自己和亲人的感情寄托在杨柳上,说 是杨柳依依不舍。下两句是写战士回
来的时候已是冬天,“雨雪纷纷”。这是将感情寄托于景物的一种写 景抒情写作方法。



c.以景说理。这是以写景说明道理的哲理诗,在景中含 有深邃的道理。诗人往往将哲理寄
寓在形象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 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人们陷在其中,往往被身边一些事物所迷惑,看不到 事物的全貌。
又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在描写景物中寓有 辩
证的理趣。再以朱熹的《观书有感》为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
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若从字面上来看,是一首写景诗,但结合命题,稍加分
析,便了解到诗 人把一本长方形的书比作半亩方塘,把书打开就像塘中如镜的水面。水的清
澈是因为有活水不断地流入。 这是比喻书中的内容为什么那么精纯,是因为有丰富的创作源
泉。
d.化虚为实。这种写法是 把抽象的、看不见的情思,化入形象的景物中去使人易于感受。
要将景物化为情思,一般是运用精炼谓语 词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举例说:生活过的很单
调、很寂寞。这话就比较抽象,虚而不实。刘长卿在《 新年作》中“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
烟”,说寂寞到早晚只有猴子同我作伴,只有柳树和我共同领略江上 的风光烟雾。用“同”和
“共”两个谓语词来化虚为实,用形象代替了抽象。这也是一种炼字地写作方法 。

e,情景交融。写景不能把重点放到景物上,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把自己的感情通过 景
物流露出来,只有有了真实感情才能做到情景交融。一种写法是客观地重点描写景物,把作
者 的思想感情比较含蓄和隐蔽地蕴藏在所描写的结尾中,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和影
响。由于这种感 情是由外物引起身心投入,情由景生,触景生情,由景唤起某种感情,以至
“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诗中出现“无我之境”。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中未曾提到自己,但“采菊”、“悠然”和“见南山”
显然是有个“我”存在,可见“无人之境” 毕竟还是有人存在。 情景交融的另一种写法是:当
诗人心情比较激动时,可以因情造境。把这种心情加 到所见的景物上,好像见到的景物同诗
人的心情一样悲欢。构成缘情造境。

如欧阳 修的《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
是写一位女子思念 在外不归的丈夫,象春天一样无法把他留住。把这种思念的悲苦感情加到
景物上,把花人格化地去问,而 花又飘零飞去,更显得自己孤苦无依。这是将景物拟人化,
情景交融的一种写法。
今日课到此,谢谢大家学习

防灾减灾标语-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高考跳楼-放飞梦想演讲稿


圣诞快乐的英文-庆元旦作文


小狗作文-职称英语考试成绩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都柏林三一学院-论据


入团誓词-离婚协议书范文2013


孟子三乐-生活困难补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