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国防大学分数线-赵本山个人资料
《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内容: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
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
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
示图形。(电脑出示:
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2、能不能找到长方形呢?
3、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用摸、描、印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汇报交流,说一说图形形的样子。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长方体等有什么不同?
5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
图画
。(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
,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
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
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
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互相说一说
学生说
摸一摸,说说感觉,看一看形状,
在纸上印出来。
说一说长方形的样子。
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涂一涂。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例10的简单动画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设计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
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
垫。]
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
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
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
场的情景。)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
2
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
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
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
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
br>[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
30
+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解决32-2。
教
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
列出算式,学生
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
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
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
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
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
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
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
交流,不仅可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
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
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
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
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摆8根,再摆2捆。
◆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
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
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
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
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
的玉米。可是熊
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
式,
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
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
知识掌握
的程度。]
a.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
,教师做扮演熊妈妈
(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
师则发
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每人可选四次,先拿到4张卡片的为优胜者。
b.学生分组进
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
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鼓励。
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
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
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
两道题的。
[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两题的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2.做第43页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
有老师3名,学生40名,
4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
样的问题会怎么
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
[充分
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
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
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
3.按顺序填数:做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
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找
到规律后再填数,做后由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
之间的规律。
[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
小结
专家评析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色是:本节课选取的教材是一节常规的数学
课堂内容。它体现了平
凡的教学中的不同一般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教师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符合小学中低年
级学生的学习、认识规
律,也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
察、联想,思维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
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
念
。其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运用操作,让
学生尝试练习,是注重“动手实践”的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
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
与应用的过程”,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4.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
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特别是,教师参与活动能力弱
的小组活动,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
习的“合作者”的角色。
5.练习中,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
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鼓励会用数学
式表示的同学列出算式,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
将新的教学历年融入了常规
教学,让学生在事实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中,相关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
发展。
执教:安徽省芜湖市中和路小学 黄丽娟
评析:安徽省芜湖市中和路小学 陈长雨
认识线段
温师附小 王丽君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
课桌边、黑板边……
(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
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
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
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有长有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
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
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
、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
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
设开放题,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
验与知
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
生参与面广。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准备的毛线团太新,不够形象,学生没开始
拉就
已经是一条线段了;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
时还不够规范,特
别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
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
能力。培养学生的发
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录音机
、磁带、写有算式的26个大苹果、六棵智慧树、2张
写有算式的楼梯图、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
(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1张写有思
考题的智慧王国图。
学具:写有口算题和思考题的
练习纸(每人一张);每组准备1块小黑板、1支白板笔,用
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
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
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
大赛车(40元)、小轿车(2
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猫(2
0元)。]
师:都有哪些玩具,价格是多少?(学生回答,要说明礼物是什么以及它的价格。) 2.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用钱买)在每个组的信
封里还有
一样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
师:数数看,有多少人民币?(学生合作数人民币,并报总数。)
1组:35元 2组:35元
3组:29元 4组:87元
5组:64元
6组:38元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你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
生1: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辆小轿车要用2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2: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只大花猫要用2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3:我们组一共有29元,买一架飞机要用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4:我们组一共有87元,买一个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5:我们组一共有64元,买一辆大赛车要用4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6:我们组一共有38元,买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数
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
节的教学,从再现
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
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
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
望。]
4.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
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
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请每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组:35-2=
2组:35-20=
3组:29-6= 4组:87-30=
5组:64-40=
6组:38-3=
交流合作 学习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a.我们先来帮1组算一算。挂起1组的小黑板:35-2=
b.那么35-2得多少,应该
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
组讨论。)
c.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
d.你的这
种方法很好,说得也很明白。(这时,教师再征求一下其他组的意见,如果都是用
的这种方法,再请一个
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e.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先算5-2=3,再算3+30=33。)
师:×××说得好不好?鼓励一下。你们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说给同位听一听呢?
f.先请一名中等生说,再请一名学困生说。
g.教师根据出现的算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教师板书口算过程(略)。
h.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
的。
生:29-6=和38-3=
同位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请一位同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a.过渡:我们再来看2组的这个题“35-20=”。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学习。)
b.请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生1: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的5就是15。
c.师:你说得非常好,谁能比他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师:和他们方法一样的同学起立,进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征求学生不同的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略)
d.拓展练习: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87-30=和64-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e.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鹿老师去逛书店,看
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
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
生:老师遇到的难题是:钱不够了,还需要带多少钱?
师: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还需要带16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从书的价格26元里面去掉
老师已经带的10元,就是还要带的钱数。我列的算式是:
26-10=16,所以还需要带16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
学生原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
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
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这一环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小结: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同位商量一下。
生:第一组是两位
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
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
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
一位数相加。(这一点
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共两组)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组时,如果时间允
许,可以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行算式的异同,这有利于巩固两位
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一)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二)
99-50= 87-40= 98-5=
66-20= 36-3=
76-2= 48-4= 77-60= 58-6=
89-20=
2.综合练习: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师出示贴有大苹果的六棵智慧树(每棵树上贴有6个写有本课所学两种算式的苹果)。
并说
明游戏要求:每个组的小黑板上贴有一个得数,是这个得数的苹果有6个。请小组同学
合作根据自己的得
数接力摘苹果,最后请听课教师评定。全对的小组可获得合作星。
(学生按要求玩游戏。)
2.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
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作好准备,按
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
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4.思考性练习:去智慧王国做题。学生随音乐做小燕子飞的动作来到智慧王国。
教师打开智慧大门出示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 )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 )
95-( )<55
64-( )=84-( )
(这一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反馈阶段,教师设计的几组
游戏性的练习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
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就自然地运用了所学知识,
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
的评价能力。]
课堂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3.结语: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
为你们感到高兴。这节课我们就上
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口算内容是
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
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
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
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
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
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
我在教学时,为学
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情境引入阶段
: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
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
,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相信学生
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定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
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
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
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
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
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
把人民币当
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
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
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
钱?”这个问
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
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
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学习新知阶段: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
示出来时,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
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
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位合作
(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
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
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
同前。这次
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可以让对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
br>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教师可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
一位数
和整十数。
知识应用阶段: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
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
的书
,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
知识非常热情地帮
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教
师再说几句感谢的话,学生就会
有一种成功感。
巩固反馈阶段: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
生自
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还把教师评价和家
长评价融入其中,使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
质的“摘苹果
”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
过做律动(火车开了)
,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
堂气氛达到高潮。
课堂总结阶段:还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执教: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五路小学 鹿美
指导与评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
董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