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时间》

别妄想泡我
716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3: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学交换生-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 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
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 可以为学生以后
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
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 层次是认识几时几
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
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会读、写几
时几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1 9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的几时?你是什么时间到校的?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吗?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认读整时,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出示例1上课的时间。你能读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引 入,并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整时的知识,引导学
生进入到认识时间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问题1钟面上有些什么?
(1)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
(2)学生汇报:钟面上有些什么?
(3) 教师强调:钟面上有12个大格,有12个数,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
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认识1分、几分。
问题2 1时有多少分?
2 9



(1)认识1分。
教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教师利用教具(课件)演示。
(2)认识几分。
教师: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 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
5个小格,所以是5分。)
教师:分针从刻度1走到了刻度2,经过了几分?为什么?
教师: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 1、2、3、4等刻度,经过了几分?为什
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教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
教师:你能很快记住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吗?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住。
(3)认识半小时。
教师: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教具、学具,帮助学生观察并交流钟 面的刻度、结
构,重点理解“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
促进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为学生正确认读时间做好准备。
3.认识几时几分。
问题3你会正确认读时间吗?
(1)认读4时5分。
钟表实物(课件)演示从4时走到4时5分。学生观察。
提问: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认读的?
3 9



强调:几时几分的写法。
(2)认读4时30分。
钟表实物(课件)演示从4时走到4时30分。学生观察。
提问: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认读的?
强调:4时30分也可以用4时半表示。
(3)认读4时45分。
钟表实物(课件)演示从4时走到4时5分。学生观察。
提问: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认读的?
强调:“时针走过数字4”而不是“指着数字4”。
(4)总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钟表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分针的转动过程,帮
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地认识时间,归纳出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认读时间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时间安排,培养学生合理安排
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连线,进一步明确认
识时间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4 9



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个学生说时间,另一个学生在钟面上拨时间。也可
以,一个学生拨好时间 ,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下课的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一下现在的时
间是多少?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巩固读、
写几时几分的方法,形成知识体 系。
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注重已有经验。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认 读
整时的时间。除此之外,时钟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时间与学生的生活有着
密切的联系,学 生在认识时间方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些学生已经能够正
确认读几时几分。但是,认识几时几分对于 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特别是“几时差几分”的内容,少数学生容易出错。
教学中,需要面向全体,关注全班的整体情况。
2.层层推进,降低学习难度。本节课先从学 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认识整时
的时间入手,从4时开始,让学生从钟面上5分5分地数,通过操作演示 ,初
步感知“几时几分”的读法。
在完成“做一做”时,巩固“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提醒 学生特别关注7:40、
10:45、9:55等几个“几时差几分”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 明白正确认
读的关键在于观察时针在钟面上走过了哪个数或哪两个数之间。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5 9



使学生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学会
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合理
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
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
(1)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2)拨一拨。出示时间(7时5分、7时50分、7时半),让学生在钟面
上拨出时间。
2.导入新课。
6 9



谈话:这是小明 吃早餐、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时间,你能够知道正确连
起来吗?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指导 :可以尝试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先……再……然后……最后”
等这样的句式表述。
导入:我们一起看看明明周日的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认识时间”的 知识,再结合学生熟悉的
生活场景和实际经验,引入新课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理解信息。
问题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1)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汇报:从图上观察到哪些信息。
( 3)教师强调:早上明明在锻炼身体,接下来明明要做3件事:做作业、
踢球、看木偶剧。明明7:15 在锻炼身体,做完作业9:00后去踢球,10:30还要
看木偶剧。问题是要圈出钟面上可能去踢球的 时间。
2.整理信息,尝试解答。
问题2你知道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去踢球吗?
(1)整理信息。
教师:将已确定的事件按照先后的顺序排列,再将时间与事件对应起来。
讨论:推测“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直接推理法。
学生: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剧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应该在
9:00之后,在10: 30之前。符合这个要求的时间只有9:15。
7 9


< br>教师: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剧之前,也就
是踢球的时间应该在9: 00之后,在10:30之前。只有9:15这个时间符合题目的
要求。
(3)排除法。 < br>学生:观察三个钟面图,用这三个时间一个一个去判断。第一个时间是
8:45,因为9:00还 在写作业,所以不是。第三个时间是10:50,10:30他们一起
去看木偶剧了,所以也不是。
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9:15才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时间。
教师:因为9:0 0才做完作业,做完作业之后才去踢球,8:45在做完作业之
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这个时间可以排 除。10:30要去看木偶剧,踢球是在看
木偶剧之前,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 这个时间也不可能去踢球,也可
以排除。这两个时间都不可能去踢球,所以可以推断出9:15是踢球的 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
分析,引导学 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手段,表达、交流、思考、解决问题。
3.回顾解题过程,检验答案。
问题3你是怎么检验答案的?
(1)提问:请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是怎么检验答案的?
(2)学生汇报:将时间与事件对应起来,再回到情境图中看看是不是合
理。
(3)教师强调: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时间
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题过程,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帮助学生巩固解题
方法,养成及时反思与检验 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
8 9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分析大扫除、摘西红柿与去小文家玩3件 事之间的先
后顺序,再结合4个钟面上呈现的时间,进行分析、推理。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连线。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6题。
先把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填入表格中,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提几个数
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
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根 据事件的先后与时间的合理安排,复习认识时间的
知识,进行分析推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巩固认识
时间的知识,总结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反思:
1.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思考。呈现本节课的例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收集、整理信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自己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由于学生之间的 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问题,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在班级进行分享 、展示。对学生个性化的思
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加以鼓励。
2.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 培养。本节课的重点不是复习读写“几时几分”,而是
在正确认读时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 生的推理能力,能够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表述、书写、图示、画
流程图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9 9

中国卫生考试中心-周记500


巨蟒出击-感恩记叙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国助残日


韵母表-我的一片天空作文


在职研究生成绩查询-中秋节的祝福语


mba国家线-怎么做亲子鉴定


中国春节-出纳半年工作总结


英尺和厘米的换算-丑小鸭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