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1.5 小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案
图卢兹二大-初一英语手抄报内容
小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练习四
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
的实际
问题,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
,能
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
感。
3.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
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将例题与相关习题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6.8×3<□ 2.78×3.96<□
3.5×4.12>□ 7.1×3.08>□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我
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
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
1
二、教授新课,经历过程
(一)、情境对比,引发思考: 小丽想让爸爸妈妈带她去“恐龙馆”玩,门票:成人票四十多元
一人,儿童票二十多元一人。100
元买门票够吗?
(1)设问:同学们觉得100元够买门票吗?
(2)追问:每张门票的具体价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就能
作出判断呀?
(3)小结: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
算就能够找出结果。
(板书课题:小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丽想让爸爸妈妈带她去“恐龙馆”玩,门票:成
人票三十多元
一人,儿童票十多元一人。100元买门票够吗?
(1)设问:回想这一次的估算过程,和上题还一样吗?
(2)追问:两次估算的不同点在哪里?
(3)小结: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把数
据往大了估,
有时把数据往小了估。那么什么情况下把数据往往大了估?什么
(二)、例题8
1.出示例题,呈现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
2
2.理解题意,叙述题目内容。
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
br>②引导学生根据图文叙事: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2袋大米和一
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看看剩下
的钱够不够。
3.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①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学生汇报交流。
③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
息
。(条件:①妈妈有100元钱;②每袋大米30.6元,买了2袋;
③肉每千克26.5元,买了0.
8千克。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
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4.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
①题中有这么多的信息,这里的“30.6元”
“26.5元”“10元”
“20元”都是单价,这里的“2袋”“0.8千克”都是数量。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整理这些信息可以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单价、
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②教师归纳:当信息较多时,我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
并且
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
系。在这个问题里,我们就需要将各种信
息按不同物品的单价、数量
和总价分别进行整理,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很容易看清
楚各种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学生用表格表示
和整理各种信息。
3
大米
肉
鸡蛋
单价
数量
总价
④学生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
有序回答表格中的信息,并适时用PPT课件演示。)
5.分析与解答
学生根据“自主活动要求”,尝试解决问题。
(1)预设一。
生:我是先算出买2袋大米和0.8 kg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算式
是30.6×2+26.
5×0.8=82.4(元);再算出剩下的钱100-82.4
=17.6(元);因为17.6元比
10元多,但比20元少,所以剩下的
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但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引导评价: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
楚,但是计算比较麻烦。在购
物时,我们很少会进行精确的计算,只需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
(2)预设二。
4
生:我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不到
31元,2袋米就不到62元;
肉不到27元。如果买一盒10元的鸡蛋,
总共不超过62+27+10=
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
5
大米:<31元
肉:<27元
大米:<31元
鸡蛋:10元
总价不超过:31+31+27+10=99
(元)
教师追问:这种方法一定能判断出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吗?
师生交流:这
种方法是将大米和肉的价钱都适当地估大,估大以
后所有物品的总价不超过99元,所以剩下的钱一定够
买一盒10元的
鸡蛋。
(3)预设三。
生:我也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超过30元,2袋米就超过60元;
1
kg肉超过25元,0.8 kg肉就超过25×0.8=20(元);如果买一
盒20元的鸡蛋,总共
就超过60+20+20=100(元)。所以,不够
买一盒2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
大米:>30元
肉:>20元
大米:>30元
鸡蛋:20元
总价就超过:30+30+20+20=100
(元)
教师追问:这种方法一定能判断出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
蛋吗?
6
师生交流:这种方法是将大米和肉的价钱都适当地估小,估小以
后
所有物品的总价超过100元,所以剩下的钱肯定不够买一盒20元
的鸡蛋。
(三)回顾与反思
1.理一理、议一议。(教师用PPT课件出示问题。)
(1)我们刚才
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问是通过把物品的
钱数估大,发现估大后的总钱数不超过100元,判断
出“够买”;第
二问是通过把物品的钱数估小,发现估小后的总钱数已超过100元,
判断出“
不够买”。)
(2)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只需要判断出钱数
够不够,不需
要进行准确计算。)
(3)解决这样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解答更简便?(可以用
估算解
答,用估算解答更简便。)
2.例8变形题:妈妈带
94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
袋30.6元。还买了0.8
kg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
盒10元的鸡蛋吗?
(1)这次的估算哪里可以找突破口?
(2)动手试一试。
3.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刚才用了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这两种估算方
法有什么不同?(教师用PP
T课件出示。)
7
(2)师生交流:第一种方法是将物品的钱数
估大,这样得出的总
钱数比实际总价高,也就是说实际总价不超过这样得出的总钱数;第
二种方
法是将物品的钱数估小,这样得出的总钱数比实际总价低,也
就是说实际总价一定超过这样得出的总钱数
。
(3)教师归纳:通过这两种估算方法的对比,我们发现用估算解
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
题的具体情况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
略。要判断“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大或不变;要判断
“不够”
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小或不变。估的时候还要注意估大或估小要
适度,要能解决问
题。(教师适时用PPT课件归纳。)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应用
1.练习四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8
(3)全班
集体交流: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算的?(可以用笔算或用
计算器解决,鼓励用估算解决,培养用估算解决问
题的应用意识和选
择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2.
小明一家五口去公园。公园门票价格如下:
□元○□元
爸爸拿出20元钱去买票,够吗?(□够 □不够)
(二)变式应用
练习四第3题。
9
(1)理解题意:解决“100块够吗”这个问题,就是要比较哪两
个面积的大小?(房间面积和10
0块地砖的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怎样比较房间面积和100块地砖面积的大
小?
四、全课总结,分享经验
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用估算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
方法。那么,你在选择估算方法上有什
么体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当判断“够”的时候,应当把数据往大了估
当判断“不够”的时候,应当把数据往小了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