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北京村官报名-社区党建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
的认识》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
一、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
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
体图形,是学
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
形,通过学习,可以培
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
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
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
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
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为:
①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正方体
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
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
征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
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
主要采用
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
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
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
分组
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
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
学原则。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
作、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
动
,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
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
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
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
合,初步
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
1、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课。
2、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抽象图形。
3、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究知识间的联系。
4、具体化(应用)内化新知。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步: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课:
首先,计算机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
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接着,再显示即将学习立
体图形,从
而引出长方体,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说出你感觉到了什么?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
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正方体的
特征,抽象图形。
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