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

余年寄山水
673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5: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春联什么时候贴-华师研究生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分数
除法
师: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谁吗?一起说!
生:(齐)屈原!
师:对,他就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乡就在咱
们……
生:(齐)秭归!
师:我还知道秭归有个美誉,它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
的脐橙个个果大味甜,每个脐橙的重 量可达200g左右。老
师想问问大家了,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有多重?
生:200×3=600(g)
师: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约重600g 。小精灵也想问问大
家了,根据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怎样将它改编成用除法计
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约重200g,请问一个有多重?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有多重?
师:(板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每个的重量200g等于3个。
师:咱们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好吗?来,旁边的同
学帮帮他!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脐橙的总数3个,等于200g。
第1页共14页


师:你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600÷3=200(g)
师:还可以怎样改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的重量约600g,每个重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同不同意他的说法?你来说说看?
生:有一些脐橙,它的总重量有600g,知道每个脐橙约200g,
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老师把她的问题稍稍提炼了一下,每个脐橙约 200g,几
个约重600g?(板书问题)怎样算呢?
生:600÷200=3(个)
师:非常好!在咱们刚才的这几个问题里,脐 橙的重量我们
用克来作单位,如果用千克来作单位,200g又可以看作是多
少呢?请你说!
生:200g等于0.2kg。
师: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呢?
生:0.2千克等于15kg。
师:好的,那每个脐橙的重量约是15kg(板书),那刚才的
乘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15×3=35(kg)
师:那下面两个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改写呢?
第2页共14页


生:3个脐橙约重35kg,每个有多重?
师: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15除以3等于15。
师:别着急!
生:35÷3=15(kg)
师:下面的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35÷15=3(个)
师:看一看咱们改写的这三个算式,上面一个是我们已经学
过的分数乘法算式,下面两个是……
生:(齐)分数除法。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除法问题。(板书
课题)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已知3个脐橙的总重量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
师:你的意思是你观察左边的三个整数算式,是吗?谁来帮
他说得更清楚些?
师: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左边都是……
生:(齐)整数的算式。
师:右边都是……
生:(齐)分数的算式。
师:那接着再来观察,(指着整数的算式)下面的两个除法
第3页共14页


算式同上面的乘法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大胆说说吧!
生:下面除法算式的6 00g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3和200是
上面的两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br>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她说到了咱们学过的整数除法的意义,那整数除法是这
样的,分数除法又是怎样的呢?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是这样的吗?还有谁想说说?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很会动脑 筋,其实
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
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那下面我们一起
来看看做一做!
师: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谁先来说?
生:821÷47=23
师:谁接着说?
生:821÷23=47
师:对吗?
生:(齐)对!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呢?
生:我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是821,积除以一个因数就得到
另一个因数。
第4页共14页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好!今天希望小学的小伙伴们< br>正在为秭归脐橙设计包装纸呢,瞧,第一组的设计师们正遇
到了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我们将一 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
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画上了同学们设计的秭归脐橙图标,
你知道这一份 是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吗?)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问题?
生:一张长方形纸的45,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占这张
包装纸的几分之几?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怎样列式呢?
生:45÷2=25
师:哦,你已经计算出结果了!(板书算式)同意他算的这
个结果吗?
生:(齐)同意。
师:你们都认为是25,那25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请四人
小组 的同学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进行实验,也可以
借助手中的材料,注意实验时记下各自不同的算法 。小组活
动开始!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辅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到前面来!
生: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找出这样的4份,把空白的
第5页共14页


一份折起来,然后把这4份对折,对折之后再摊开,这样的
2份就是25。
师:这样的2份是?
生:这样的1份是25。
师:你怎么不把这一份用颜色标出来 ?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
楚些。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并且又涂了颜色的?请
你说!
生: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4 5就是其中的4份,把4个
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师:其实你的 想法同他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涂颜色,
我们不能看得更明了些。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再演示一遍, 好
吗?(课件演示)
师:把咱们这么好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吧:
45&divid e;2=25,这里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算式)
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 就是25。
师:其他组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把15折到后面,再把45横着对折,用红色的彩笔涂出
其中一份。
师:我想问问你了,涂色的部分是45的多少呢?
生:(齐)12。
第6页共14页


师:那是这整张纸的多少呢?
生:25。
师:老师也把这种想法演示给大家看看吧,(课件演示)多
好的想法!我们把这种想法也用算式表示出 来,把45平均
分成2份,每份是45的……
生:12。
师:求45的12可以怎样算?
生:45×12
师:还有谁想说?
生:45×12
师:那45÷12我们也可以这样算(板书)< br>45×12=25。还有别的算法吗?
师:看看这两种算法,:一种是将4个15 平均分成2份,每
份是2个15,也就是25;第二种是把45平均分成2份,每
份是45的1 2。最后的结果都是25,这里的两种算法都挺好。
同学们就是聪明,自己动手折一折、算一算就帮助小 设计师
们解决了问题。看,这就是设计的图标(课件演示),占整
张包装纸的……
生:(齐)25。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也想问问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
平均 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独立思考。
第7页共14页

师:已经有同学想试试了,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
法试着写出算式,算出结果,再想办法验 证,最后把你的想
法在小组内说说。
生小组活动。
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你说!
生拿出折纸。
师:先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用45乘13等于415。
师:我们把45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45×13,可不可
以这样理解?
生:(齐)可以。
师:那把45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齐)45÷3
师:(板书)45÷3=45&time s;13=415。这是你的算式,
下面你说说你是怎么验证你的结果的?
生:我把这张纸的 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
色,再把这张纸摊开,涂色的是这张纸的415。
师:说的真好,还有哪个同学想说?
生:我和他想得一样,我把这张纸对折两次。
师:对折两次?是吗?是三折,把它平均分成3份,对吧?
请接着说!
第8页共14页


生: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涂色的是45的13。
师:那是整张纸的多少?通过折纸能看出来吗?
生:(齐)415。
师:谢谢你,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同学的想法。(课件演示)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他们都是竖着折的,我是横着折的。
师:哦,你折纸的方向不一样,那通过你的折纸能直接看出
结果吗?
生:不能。
师: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一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生: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
师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45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
就是45的13,然后你就算出是415。老师 把你的想法给大
家演示一下(课件演示)
师:你还想说?
生:还可以把45化成1215,1215除以3得出415。
师: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你为什么要将45化成1215呢?
师:因为45的4除以3不能除整。
师:哦,因为45的4不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这样竖着 折
以后不能直接看出结果,于是你想到了这样一个好方法,把
45化成1215,那你的意思就 是将每一个15又来平均分
第9页共14页


成……
生:3份。
师:这样整张纸平均分成了15份,原来的45也就是1215。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我看 到大家都选择了这样一种算法,
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第一种方法,试过吗?
生:因为4除以3不能得出整数的结果。
师: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同学们都选择了第二种
方法,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平均分成6份呢?你会算吗?
生:(齐)会。
师:直接在草稿本上写算式。
生独立完成。
师:好,请你说!
生:45乘15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
少,我们用……
生:(齐)除法计算。
师:那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生:45÷5=425
师:怎么算的?能把你的想法再说具体点吗?
第10页共14页


生:45÷5=45×15=425
师:好的,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6份,每份又是这
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生:45÷6=45×16=215
师:通过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关于分数除法的
什么规律吗?
生:45除以一个数,就是45乘它的倒数。
师:还有谁想说?
生:除数除以被除数,就是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
师:除数除以被除数?应该怎么说?
生:(齐)被除数除以除数。
师:而且我们今天的被除数都是?
生:(齐)分数。
师:除数呢?
生:(齐)整数。
师:那分数除以整数,我们一般可以怎么算?
生: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师:对,有时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用它除得的商作
分子,分母不变,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师:那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具普遍性呢?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第11页共14页


师:对,把一个分数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一道除法问题就被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乘法问题,而且这里乘的是除数的倒数,这种转化的方法可真好!那就用我们发现
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吧!
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后,全班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和发 现同
许多年前的数学家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想看看吗?
生:(齐)想
观察内容的选 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
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
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
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
角度多层面 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
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
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 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 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 加以肯
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
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 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第12页共14页


就是雷声隆隆。”一会 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
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鸟儿飞,树儿
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象深刻,对 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 以
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 ,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察 对象。(课件出示数学小知识)
师:听到这些,想说的什么吗?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 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 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 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 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 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第1 3页共14页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 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生:我 国古代的数
学家真聪明!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老师和你们一样,我也为我国古
代的数学家感到骄傲,但今天,我更为你们这群聪明能干的
同学们感到自豪,所以我为了不起的你们留了 一个小问题:
分数除以整数,我们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而刘徽注释《九
章算术》时说:分数除 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
数相乘。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在后面的学
习中继续探究。下课。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 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 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 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 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
第14页共14页

咏雪原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随遇而安什么意思-车间主任工作总结


关于童趣的作文-中华魂演讲稿


汕头海关-武汉高考


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理想国读后感


读书摘记-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电气设备工程师-少先队宣誓词


柳州音乐网-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