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本剧的种类与操作

玛丽莲梦兔
965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5: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西财政会计网-民生教务


英语课本剧的种类与操作
造成我国英语教学长期费时多、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 外语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有
以下几个方面不利的因素。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外直接交往甚少,国民外语素质低,学外语的环境差。
2、我国大多数学校人数过多、班容量过大,不利于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外语实践活动。
3、我国学生心理性格相对内向,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不利于开展外语语言实践活动。
这些现象对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极为不利。所以,如何使全体学生综合素质
得到提高,且能持续 发展,是当前每位英语教师渴求解决的难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国家教委(1998) 号文件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
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 学习的主体”。新《英语课程
标准》还提出了“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 去感悟、去内化。
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英语是一门实 践性
很强的技能性学科。学习英语方法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其核心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英语
是学生自己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
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 线,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最根本的原则。英语课本剧表演,就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根 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和大量的教学实践而提出的。

一、英语课本剧的种类与操作
英语课本剧,就是以教材为范本,以每个单元的交际主题为中心,活用教材的语言材
料,以表演的方式,展开交际情境的形式。
在整个课本剧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是合作伙伴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室是
舞台。一个好的课本剧,或一堂好的课本剧课,是师生合作及良好综 合素质的体现。根据课
本剧的种类,可分为模仿类、改编类和创新类。
(一)模仿类。这种类型适合听说课。可直接或稍做调整用来做剧本。初中新教材每个单
元都有Read and Act部分,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帮助学生综合运用
语言结构,实施大纲 规定的交际功能。
以JEFC第2册第61课为例。教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问路和应答 。呈现前提知识:
问路和应答的相关句型。如:Excuse me,where's„?Go along„ Turn left/
right at the„crossing等,反复 操练,边练边比划,直到每个学生能脱口而出。然后
让学生听录音模仿原对话,为下一步分组表演做准备 。最后要求各组画路线图,运用所学句
型创设情境,进行问路和应答练习。还可把教室里的若干座位设计 成医院、学校、公园、商
店等,让学生举着标志牌。分小组先练后演。编课本剧时要设计为什么到某地去 ?怎样问路、
乘何交通工具。将课本剧表演生活化,而不仅仅单纯问路。这样的练习实际还是模仿。
随着本单元内容增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语言积累,从简到繁,循序渐进。有
时根据交际情境的需要,可把本单元的顺序,略做调整,此类仍是以模仿为主,但为改编类
和创新类课 本剧打下了基础。
(二)改编类。这种类型适合无法直接用来做剧本的课。如:阅读课。 阅读课课文篇幅长,但内容相对完整地表达了一个主题。教师首先处理课文,让学生通过预
习、翻译 ,做课后理解选择题、布置复述课文。在学生掌握本文内容,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
上,最后布置将课文改 编为对话体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课上布置、课后排练,在本单元最
后一节复习课上表演。


如:新教材第三册第62课课文《English》 论述的是学习英语的 重要性。首先,教
师按上述方法处理课文,然后在布置作业时,让每个学生都写一份改编的对话体剧本。 再拿
到小组进行讲评,决定采用谁的剧本,组员集体讨论对该剧本再进行修改。表演课上,学生
们表演了很多反映学习英语的好处和不会英语闹出的笑话的课本剧。
此类课本剧的表演, 已经是原单元教材内容的活用和升华,反映的大多是一个主题。
其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展现,经常 给师生以新的启发和创作灵感。
(三)创新类。这种类型适合复习课。如:单元复习课、期中、 期末复习课。目的是让
学生在掌握原有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有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才能。
每单元的最后一节复习课,或期末考试前,除了常规的复习课复习英语的笔试基础知
识外,听说训练都通过表演课本剧进行的。就期末复习课来说,要提前1-2周布置本学期
课本剧汇演各 项事宜,整个过程如下:
①定人员。以大组为单位,组长负责,人人参加。
②定时 间。规定课本剧表演每班控制在45分钟内。每组限定表演时间为3-4分钟。以确
保每组全体组员都有 机会表演。这样,学生就会根据主题思想、锤练语言,精选内容。语言
材料,限制在本学期所学全部知识 点内。
③排练。为使自己在演出时表现出色。每个组员都会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 br>排列。原来不会或不流利的句子,经过学生无数次的重复,都会朗朗上口,对答如流。
④汇 演。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课本剧汇演,并录像。小型为两个班,大型为一个年级。小型
表演,全体学生,人 人登台。大型表演,由各班推选的优秀课本剧,部分学生登场。这种形
式适合一学期一次。
⑤教师职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把握课本剧的思想道德标准。帮助学生设计表
演情境;指导动 作、表情;指导制作道具及服装准备;指导小组开展排练;要求组长反馈情
况;指导、鼓励学困生;对课 本剧的活动全面组织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估,使他们体验到
成功的快乐。
⑥评价。分平 时评价和汇演评价两种。平时评价:学生即是观众,又是演员还是评委。评
价一个课本剧,主要看内容是 否扣本单元语言和知识点;情节创意是否新颖;表演是否大方
得体,符合情理;对话是否精练地道纯正。 汇演时评价:汇演时可邀请部分家长及有关老师
和领导观摩。汇演之后,每班要评出最佳编剧奖、最佳导 演奖,最佳协作奖和“十大表演明
星”。期末口语成绩,以参加演出的表现定为A、B、C等级。
⑦交剧本。演出之后,各组整理剧本,递交带有封面设计的剧本(语言材料)这种方法训
练 了学生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
比如:学生学完第一册(下)后,在期末课本剧汇演时,学生们自编自演了
《Sunday's story》、《Mywatch is broken》、《I can do it》、《Drinking office》
等三十多个课本剧。受到家长及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 价。全部演出制成光碟,发给学生留
念,永久保存,并留做教学参考资料。
这种形式的 课本剧表演,已经将本学期所学的全部语言交际知识,融汇贯通。学生的综
合素质得到全面展示。英语的 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了扎
实的基础。

二、英语课本剧的组织形式
英语课本剧,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
(一)分组的方法。分组的方法分两类。
A、按人数分组。表演时可根据不同的表演内容,决定用人多少。①同桌;②四人组;③
大组。


B、按程度分组。有利面向全体、互相帮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①自愿编组 ;②
同等水平编组;③不同水平编组。
(二)小组活动的必要性。概括起来,分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①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小组人少,人人开口,创造了语言环境,消灭了遗忘死角。
②讨论争论,强化记忆。在记忆金字塔中,小组活动的记忆率是50%。
③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成绩好的帮助学困生。学会后立即教别人,记忆率是95%,学
困生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大胆实践。
④组内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人人准备,出谋划策,增强责任感、荣誉感。
⑤组内交流,锻炼能力,沟通交流。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培养开放型、交际型人才。
⑥轮流坐庄,提高组织能力。组长有权组织安排,组内活动。
⑦小组组织比赛,增强竞争意识。你争我赶,互不相让。

三、英语课本剧的效果
几年来,在笔者担任的教学班内英语课本剧,已经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之
一。对其它学科的课堂实践活动起到了正迁移作用。如:政治课、历史课表演小品、语文课
文剧等。练课 本剧的班级学生与不练课本剧的班级学生比较起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普
遍要强。大部分学生思想活 跃,性格开朗。竞赛成绩,中考成绩也有明显差异。在九七年全
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所任班比平行 班获奖人数及档次都高。获初二组特等奖五人,一
等奖四人。而平行班,只有一等奖三人。在九八年河北 省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中,我校唯有我
班两名学生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九九年中考我两个班英语平均 成绩121.5分(满分
135分)在平行班中唯一达到了人人优秀。
通过实验,我体会到英语课本剧有如下优点:
1、英语课本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建立新型的师生
关系。
2、英语课本剧是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新教学大纲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与其它有效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3、英语课本剧着眼全体学生,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 极性,有利学生英语综
合素质的培养,有利学生健康素质提高。有利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有效地大面 积提高中
学英语教学质量。

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见习报告


红河学院官网-个人授权委托书范本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河南农业大学教务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文学社团


自述文-大一自我鉴定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英文名字大全


吉林高考改革-春联对联大全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思想品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