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探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电子厂实习报告
描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英语类电
视节目
在国际间的传播和形象塑造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本文从国内
英语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对英语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流程进行剖析,分析并阐
述了英语类
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对外英语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国内英语类电视节目的现状
相对于英语广播而言,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起步较晚,真
正意义上的英语类电视节目是
1987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英语新闻》,此后又推出了《焦点
》《您好,北京》
《文化长廊》等,这些栏目也标志着央视英语类电视节目日趋完整和正规。1997年
央视组
建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主要针对国外华人华侨,内容方面侧重时事新闻、经济、娱乐等。
2000年9月25日开播了英语频道CCTV-9(CCTV-NEWS的前身),通过卫星通讯的传
播,
把信号发布到世界各地,正式开创了中国英语类电视节目的时代,并成为我国对外英语传播
的主力之一。另外,在改革初期推出的外语教育是通过电视媒体进行传播的。1977年,央
视开播了由
主持人陈琳和吴青制作的《电视英语》教育栏目,是外语教学通过电视传媒进行
传播的先例。1982年
,央视还推出了《跟我学》这档英语类教学栏目,通过电视传媒的传
播使广大观众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持续
高涨。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类电视节目逐渐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视和
青睐。英语类电视教学栏目,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学习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为学
习者
提供紧跟现代形势的语言环境和财富,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电视科技的进步和英
语类教学栏目的多
样性。英语类教学节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许多英语爱好者提供了
丰富的节目资源。通过电视传媒
的传播,广大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实现脱离课本,激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实践能力。
英语类电视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电视传媒的引导下,英语类电视节目进步较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
节目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由于国内英语类电视节目的内容没有新意,形式过于老旧,
很
难吸引观众。该类节目主要针对的是华人华侨以及对中国事务感兴趣的外国友人,这部分
人的基数相对较
小。英语教学节目面对的是英语爱好者,这部分受众人数虽然较为可观,但
是以各地电视台为例,在历次
收视率调查中,英语类教学节目均位于自办节目收视排行榜末
位。由于收视率低,节目不能进入黄金时段
,首播时间基本上都排在晚间23:00之后,把想
练习英语听力的学生拒之门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
收视率持续下降。
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吸引人才。在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中,
多数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
机制,广告收入难以支撑整个节目的制作开销,目前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扶
持。这种英语
类电视节目只注重传播教育功能,不重视产出效益,所以约束了其发展壮大。在英语类电视
节目的传播过程中,需要的硬件设备、人才培训经费、制作费用都是非常庞大的开销,这些
基本
条件如果无法满足,英语类电视节目谈何发展?较低的收视率及有限的广告收入使得该
类节目无法外派记
者,大部分是对中文稿进行编译,这成为英语类电视节目又一发展屏障。
目前,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仍以
央视播出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受众群相对较小。全媒体
时代,新闻单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一名合
格的英语记者必须做到既精通英语又通晓新闻
业务,否则是写不出有深度的报道的。
英语类电视节目的的传播模式
英语类电视节目在传播中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过程
分为两种模式。官方运作的媒体
模式。主要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为主要阵地,而指导思想、传播方针和整
个操作系统则由官
方主管机构确定,代表了中国政府的一个宣传期待。因为这类是以我国政府为代表的媒
体模
式,所以没有市场的媒体业务模型,其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为世界各地观众服务。
半官方媒体模式。CCTV-NEWS的前身CCTV-9(后更名为纪录片频道)从2003年3月<
br>3日起在英国天空卫视和法国TPS直播卫星系统正式开播,
计算机网络设计
其试图以西
方
主流媒体的受众为目标进入国际主流舆论。这类媒体主要的国际受众是全国观众,也包括在
中
国的世界各地观众。
以上两种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政府职能部门应
该尽量通过法
律的形式下定决心推进改革,分离英语类电视节目媒体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而不是使用行政
手段对媒体进行宏观调控和干预。第二,英语类电视节目媒体的管理部门要真正建立一个以
外国
受众为中心的概念,以外部通信规则、规定开展交流活动,而不是一味以自我为中心的
节目。CCTV-
NEWS也已先后在南亚地区、英美法、北欧等地区落地,目前我国英语广播和
电视媒体已经在世界大部
分地区落地,英语节目的规模也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我国英语电视节目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区分
亚太地区和我国范围内打造具有国际性、权威
性以及地区性的媒体。第一阶段目标是使CCTV-NEW
S联合国际英语台在亚太地区树立国际
影响力,打造成具有区域性权威的媒体;第二阶段是在国内打造具
有国际性权威的广播电视
媒体。
对外英语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的英语类电视节目在传播策略中的几个关键问
题。包括以下方面
。正确树立英语媒体形象、注重自我定位。英语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目标群
体是海外观众,
只有注重自我定位,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才能有
效提高我国英语媒体的可信度
。虽然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还不具备成为世界性媒体的实力,
但可以成为报道中国和与中国有关问题的地
区性权威媒体。
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代表着中国英语类媒体的形象,并且为我国的总体利益服
务,因此
半官方的模式并没有忽略其发挥媒体传播的事实。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不仅能够发挥其娱乐化媒体的特点并逐步融合进市场化轨道,而且也为在不同的平台上提高对外传播的有效
度,增强我
国英语类电视节目与国际化受众并行的接近性能力。
建立有效的英语类电视节目人才体系。目
前,国内英语类电视节目从业者当中,比较突
出的问题是编辑人员队伍是否稳定。吸引高质量的对外传播
人才是该类栏目人事工作的重
任,并影响着中国英语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事业,也是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重要因素。
建立一个高级有效的英语类电视节目人才的培训和系统管理机制,就可以在国际竞
争中
逐步扭转先前被动的局面。建立一个有效的英语电视节目通信管理系统是摆在当前实现发展
目标的一个核心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更加符合新闻规律的对外传播,能较好地处理有效把
关和有效传播
的关系,区分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的关系,平衡政府和媒体的关系问题。
积极开发新媒体、扩
大对外英语的传播面。大力开发网络媒体,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做到新闻内容随时更新,使之成为我国
外宣的主渠道。适度增加外籍观众国籍所在地的相关
报道,使其从节目中充分获得尊重感和归属感;突出
地域特色,把本地风土人情以及相关便
民信息进行详细介绍,既方便了本地的外籍人士,又成为本地对外
宣传的名片。
目前,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面临着不少问题,但还有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随着
经济技
术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我国的英语传媒必将形成以中央媒体为主、地方媒体为辅的多层次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