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说课稿及教案
bbc听力-国家留学基金委信息平台
华 佗 镇 中 心 小 学
数
学
公
开
课
时 间: 2017 年 9 月 22 日下午第二节
地
点: 五 2 班教室
讲课人: 陈信
探索活动: 3 的倍数特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 35~36 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 3
的倍数的特征,
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
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
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 3 的倍数特征
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教学准备
100 以内百数表,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利用乘法口诀在书本上的百数表中找一找 3 的倍数
六:教学过程
1 、 复习旧知
什么是数的整除?举例: 15 ÷ 3=5
在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 15 是 3 和 5 的倍数, 3 和 5 是
15 的因数, 15 是 3 的 5 倍)
你们还记不记得之前学的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那
5 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举例)
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数 12345 你能很快判断出它是 2
的倍数吗?它是 5 的倍数吗?
怎么判断的?
那它是 3
的倍数吗?通过看个位上的数字我们很快知道它是 5
的倍数,如果仅仅通
过看个位上的数字还能很准确的来判断 3 的倍数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
3 的
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2 、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让学生划出百数表中 3
的倍数来。因为求一个数的倍数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学生很
快能找出来: 1 × 3=3 2 ×
3=6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来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
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
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
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
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3
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4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6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96
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97
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98
9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 、探索新知
同学们看这样一组数字: 21 , 42 , 63 , 84 , 15 , 36 , 57 ,
78 , 99
11 , 32 , 53 , 74 , 95 , 26 , 47 , 68
, 89
你能通过乘法口诀来看看哪些数是 3 的倍数,把是 3
的倍数的写在草稿本上(巡视
指导)
同学们发现,第一排的数都是 3
的倍数,你们是不是看个位上的数字是不是能被 3
整除来判断的呢?第一排个位上的数字是
1,2,3,4,5,6,7,8,9 而第二排数的个位和它
一样,结果第一排的是 3 的倍数,而
第二排的不是,很显然我们不能再只看个位上
的数字来判断了,那我只看十位上的数字行不行呢?(不行
)那你们想一想到底是
什么决定了它是不是 3 的倍数
讨论发现: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只和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有关,而用与数字
的拍排列顺序无关
小结: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4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1 、用计数器拨出 3 的倍数
2 、记录下这个数字
3 、并记录下共用多少颗珠子
3 的倍数
共用几颗珠子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 3 的倍数
的特征认
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通过大量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感悟
到:比如 12 ,它用了 3
颗珠子,是 3 的倍数; 21 也用 3 颗珠子, 6 是 3 的倍
数;……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拨的珠子的总数与 3 的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5 、巩固练习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试一试,看看是不是这样
69 , 111 , 318 , 210 ,
96
1002 , 3369 , 123123
书本练一练第 1 、 2 题
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们能不能说出 3 的倍数特征了?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 : 基础训练
八、板书设计
探索 3
的倍数特征
数的整除: A ÷ B=C 15 ÷ 3=5
3
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九、教学反思
《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华佗镇中心小学 陈信
2017 年 9 月 12 日
《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华佗镇中心小学 陈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
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 2 、 5 的倍数的
特征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br>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因此,使学
生熟练地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
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 3
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
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能力目标 :
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
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
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 :
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 3 的倍数的特征。
三、 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促进
每一位学生的发
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 、猜想验证 讨论交流 2
、自主探究 体验感悟
四、教学程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
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本课
的设计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
,去发现规
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
二、 自主探究 合作验证
三、 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
四、反思总结 自我提高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
新课伊始,老师用出示一些数,请同学们判断是 2 的倍数还是 5 的倍数?
最后的数“
□3 ”,它不是 2 的倍数,也不是 5 的倍数,那是不是 3 的倍数呢?
学生最容易掉到陷阱里,是 3 的倍数。因为前一节课,学生
会不假思索地想到:
“个位上是 3 、 6 、 9 的数,都是 3 的倍数”。这时, 老师在
□ 里填上数字,学生
计算验证,发现并不是。那么 3 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有什么特征呢?
从而引
出课题并板书: 3 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
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
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
次的教学:
1 、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让学生划出百数表中 3
的倍数来。因为求一个数的倍数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学生很
快能找出来: 1 × 3=3 2 ×
3=6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来验证, 并在验证中推翻了
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
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
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消除思维定势,
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3
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4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6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96
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97
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98
9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
.探究实验,发现特征。
学生刚刚学习了 2 、 5 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个位数字到观察这
个数各位上数
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 3
的倍数的特征。这时,
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运用计数器拨出 3
的
倍数的活动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1
、用计数器拨出 3 的倍数
2 、记录下这个数字
3 、并记录下共用多少颗珠子
3 的倍数
共用几颗珠子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 3
的倍数
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
通过大量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感
悟到:比如 12 ,它用了 3 颗珠子,是 3 的倍数; 21
也用 3 颗珠子, 6 是 3 的倍
数;……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拨的珠子的总数与
3 的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学生的大量操作,使学生感知到:如果珠子的总数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老师接着问学生:珠子总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进而引导
学生能够说出是把各位上
数字相加之和得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明确 3
的倍数特征: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
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这样使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
认知。本
节课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
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
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
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
中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模型。
3 、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
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
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
证这一结论,随机说出一个数,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
各位上的数的和,并且使用
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
供机会让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
并使学生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
在这一部分,为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计了四个不同
的练习。 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
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
1
、判断哪些数是 3 的倍数?
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2、
是在每个数的 □ 里填上一个数字,
这是一个综合练习,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
3、 以情景图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现
了学习 3 的倍数的应用价值。
第四环节: 反思总结 自我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把知识、
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 “ 猜想 — 验证 — 操作 — 再次猜想 — 再次验证 — 得出结论 —
解决问题 ” 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
识的传授
、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
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