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苏里南港口-祝福语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一)第
63和64页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的
第1课时的
内容,是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
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用。所以这节课
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本节课
结合教材种问
题串的设计,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
的再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及交
流中进一步理
解分数,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
三年级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
过程,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
单的分数,能够初步
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但整个四年级没有安排分数知识的学习,到
了五年
级,学生再次认识分数,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
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
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分数
意义范畴扩展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对他们而言,分数的意义是一个
比
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直
观、操作中展开充分的交流,主动探索
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理解
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画一画34表示什么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经
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2.在已知一个图形的14,画出原图形以及拿笔的情景中,进一步
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
性。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
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不例外,但还必须理解分数表
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展示台、分给各小组的不同数量的铅
笔、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概念
1.出示三组涂有阴影的不同的图形,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都是14?
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表示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
有三种不同
的情形。一是单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二是多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
义,三是多组图
形表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
利
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14的不同表
现情形,感知分数意义。
】
(二)活动探究,理解概念
1.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
⑴启发结合上面复习思考:能表示出34吗?想一想,尝试画一画。
⑵展示有代表性的三个例子,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是34。
⑶对比三组图形,思考:三组图形各
不相同,但都可以表示出同一个
分数34,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整体是哪种情形,单个图形、一组图形还是多组图形,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
的3份就可以用34来表示。
⑷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
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
数表示。
(5)加深理解: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①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②我们班有14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③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
23.
【设计意图:在复习过
14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展示对比不同的画法,丰富
学生对分
数的认识,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从而再次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
活动二:一个图形的14是
,画出这个图形。
⑴先提出问题,在学生探究前,引导其想象:原图形是什么样的?
⑵学生动手,独立画出原图形。
⑶展示有代表性的图形,交流想法。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⑶小结。
不管画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都是由四组二连方组成,每组二连方看
成一份,即整体的14。
【设计意图:这是上一个问题的逆问题,先让学生想象原图形的样子
再动手画出图形,为学生创
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再让学生交流想法,
为学生打开了思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由部分推知整体,从逆
向的
角度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活动三:拿一拿,和同伴交流。
⑴四人小组合作,进行拿铅笔活动。
要求:拿出各组铅笔盒子中所有水笔的12。
① 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拿?
②
猜一猜:各个小组拿出的数量会怎样?
③ 各组学生动手拿铅笔。
⑵小组汇报拿的结果,师板书数据。
观察各组数据,思考:都是拿出所有铅笔的12,为什么拿出的数量
不同?
⑶小结:整体不同,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⑷加深理解: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拿出12的铅笔,通过“先想一想怎样拿”
和动手操作,进
一步体会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在猜一猜、
观察、比较、验证等活动中,逐步明白部分与整体
的关系,认识到分
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三)分层练习,巩固概念
1.64页——1
13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
⑴学生独立画一画。
⑵展示学生画的图形,并让学生解释。
2.64页——2
⑴独立完成。
⑵汇报,并说说理由。
3.64页——5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
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妙想捐献了零花钱
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⑴同桌先交流想法。
⑵指名回答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数学学科的课堂练习是
课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
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举例说一说。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学生表示的34的图 整体 12 部分
6 3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4
2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8
4
6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