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别妄想泡我
532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6: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玲珑公园-朱子家训全文


汇报课《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解决问
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教材在这里让学生学习用乘、除法计算< br>解决常见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意图,一是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在
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 落实,二是让给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
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 题
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
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 分2课时实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
1课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用连除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
基础上,出现另一种形式的需要连除解决的问题。其特点是:总量与
两个变量相关系,并 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增
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由原来的“用算式来描述” 解题思路转
变到“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
关系。本课大胆 地创新使用教材,主要是表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
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 用课件展示线段
图形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既让
学生体会到 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使学生获得解
决问题策略,培养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水平,从 而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二、说学情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 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


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
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过数学思想
方法,学生具有一定的 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他们也已经
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 奇心,教
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理解数学与人类
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说目标
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行到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
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
思想。所以,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
平与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 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总
量随两个 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类连除问题的特点的和解题思路,能
准确使用小数除法及相关知识来解决日常工作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2、水平方面:培养学生使用已有知识实行分析、推理等思维水平,
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情感态度: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
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
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是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 数除法
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准确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 水平。
难点:从量的角度分析得出准确的数量关系以及使用相关知识灵活解
决实际问题水平的培养。
五、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适当借助多媒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
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 境激趣”为前提,以“直观分析”为
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多维合
作活动。从而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
体交流的过程中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
验探索的过程,经历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体会数学的 乐趣。
六、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
况,预设如下几个部分展开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口算:0.18÷9 3.4÷0.4 7.2÷1.2 1÷0.5 7.2÷0.72 8.25
÷0.5
2、2台同样的抽水机一小时可浇地0.4公顷,平均每台抽水机每
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
(二)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


2、(课件)出示例题11(条件语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的实际问
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创境激趣,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将
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多 元的学习环境中。)
(三)整理信息 、提出问题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注意隐藏条件“上周”:上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提出问题(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等) (设计意图:
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 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生活中的数学问
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有。)
(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实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 维,拓
宽学生的思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创设恰当氛围,组织学生交
流,并同时引导学生 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
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即时扩散,并给予即 时评价和指
导)
(五)集体交流、协助理解、 解决问题
1、集体交流,表现不同的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线段图示,协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
题的准确方法。
3 、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再通过度析问


题时弄清的数量关系,找 出解题思路;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实行解答,
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都要清楚明白;最后还要实行检验 。
(设计意图:
1、将小组共同的理解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 。
表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喜
悦。形成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让
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 阔的空
间。
2、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准确方法是本课
的重点, 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此我课件的直观图示协助我们理清
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准确方法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借
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多层训练,形成技能:
1、尝试训练、反馈评价: (课件)出示练习六第一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到的新知得到即时巩固,将其转化为技能。)
2、深化练习、学会分析: (课件)出示“做一做”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协助学生进一
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
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 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
的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并激发他< br>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3、变形练习、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 (课件)出示练习六第5题.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再度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
通过变形练习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在于分析得出准确的数量关系)
总来说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 学生提供现实情景
和活跃的情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的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学习雷锋作文-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


陕西省高考状元-株洲教育信息网


我的家园-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换届选举-捐书寄语


预防近视的方法-印章管理制度


招聘启事怎么写-安徽注册会计师协会


大队长竞选稿-江西农业大学招生网


十大名校排名-优秀团干部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