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趣味数学练习题
广东金融学院分数线-年度述职报告
六年级趣味数学
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6分)
[~@&%^]
1、某同学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数据为10时,则输出的数据是(
)
输入
输出
A、
……
……
1
1
2
2
2
5
3
3
10
4
4
17
5
5
26
……
……
10101010
B、 C、 D、
97103
99101
2、妈妈给
小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6个纸盒子,每个纸盒子又装4个小盒子,小明一
共有几个盒子?(
) [~*^&%]
A、30 B、31 C、24
D、25
3、如图(1)(2)为两架已达平衡的天平,如果要使图(3)中的天平保持平衡,则在天
平右侧应放几个圆?
[#%&^*]
?
(1)(2)(3)
A、2
B、3 C、4 D、5
4、在右面的4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请你选出正确的一个。
(
)
A B C D
5、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形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
有几个正方形( )
A、4 B、5
C、 6 D、7
二、填空题:(共30分,每题6分)
1、直线上有A、B、C、D、E、F、G七个点,则以这些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2.有27个人到商场去买水喝,遇到商场搞促销,三个空瓶子就可以换一瓶水,问:27个人
,
最少只买_______瓶水,使每个人都有一瓶水喝.
3.食堂猛增一群人,炊具只能合
伙用。每人可用一饭碗,菜碗只能两人用。三人合用一
汤碗,55只碗正够分。请你帮助算一算,共来_
________新客人? [%*^#@]
4.王老太上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
走蓝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
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蓝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
太共卖出________个鸡蛋.
[%*^&@]
5、按规律填空:
1,1,2,3,5,8,13,21,( ),( )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
1、井深8米,一只青蛙
从井底往上跳,每次跳3米,又滑下2米,那么它要跳几次才能到达
井口.(请说明理由)
2. 三个箱子分别涂有红、黄、蓝三色。一个苹果放入其中之一,且:(1)红箱子上写
着:
“苹果在这只箱子里”(2)黄箱子上写着:“苹果不在这只箱子里”(3)蓝箱上写着:
“苹果不在红
箱子里” (已知(1)(2)(3)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问苹果在哪只箱子里?
(请说明理由)
[#%&@~]
四、猜谜语:(每题3分,共24分)
5、4、3、2、1
(打一数学名词)
看谁力量大(打一数学名词)
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
1×1(猜一成语)
[~%@*&]
3.4 (猜一成语)
30天÷2(打一汉字)
老爷爷参加赛跑 (打数学家名)
72小时(打一汉字)
[^~&*@]
写作 语言要连贯
1.了解“连贯”这个概念,学会判断语句是否连贯。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如何做
到
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文题展示
1.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具体材料见教材P90“写作实践”
部分)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
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
?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
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
脱节,条理混乱。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
多句子组成,如果这些句子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写作中做到语言连贯呢?
1.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
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话题往往就是主语,
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
语,否则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例如《昆明
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
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
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枞的笑话。虽然内容很杂,但都围绕“昆明的
菌子极多”这个
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
度,或以事
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例如
下面一段文字
:“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
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
,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新
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的。”这
段文字前后都是从“他”的角度叙事的,
只有“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一句转换了陈述对
象,应改为“刚满18岁
就被他父亲送到欧洲留学”。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语,可以帮我们衔接句子。例如《我为什么而
活着》中“我寻找
爱情”一段,作者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提示语,由主到
次地表明追求爱情的
原因。
写作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安排,
言
之有序,句段之间也要讲究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由特殊到
一般、由总到分、由
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等。有的语段若出现话题
的转换,需要在话题与话题之间加上适
当的过渡词或过渡句。
4.语境要和谐一致。
语境和谐一致,即前后事理相符,情景相宜。
尤其是写景状物类文章,要注意语境
因素,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如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
,色彩有明暗浓淡
之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都必须和谐一致。
5.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包括词语的衔接与呼应、句式的统一、语意
的呼应、问答的衔
接与呼应、文章结构的衔接与呼应。
词语的衔接与呼应:包括关联词的连贯
、指示代词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语言内容的
呼应、近义词的互相照应、标点符号的提示等。比如含有指示
代词的句子,代词的指代
对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现。
句式的统一:主要看是长短句,还是散句,
是单句还是复句等,句式应尽量统一,
保持语意贯通,语势畅达以及表达方式的对应等。
语意的呼应:即如果前面有伏笔,后面就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以点明或详述。
问答的衔接与呼应
:指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的问题,后句便要作出回答。如果存
在多个问题,也需要兼顾两个问题作答,
不能答非所问或者是片面回答。
文章结构的衔接与呼应:文章结构的衔接要注意过渡和照应。过渡就是
要注意在文
意不同的两个层次之间前后通过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将意思紧密联结,形成一个整
体,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照应就是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密,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
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如果不注意,语言连贯性就可能
会受到影响。
四、范文评析
节 日
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
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
的
景象。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穿着新衣
服在大
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
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
衬得我家满院都
生辉了。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
br>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
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哥哥打
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
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
五彩缤纷,
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
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这时,姐
姐又拿起一个“
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的一声,它也飞向深
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
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
紫罗兰。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
来拜年了。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
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
得见上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
、鸭、鱼、肉
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提议拍张合影留作纪念,爸爸拿起照相机拍照,大家立刻欢笑起来,大声喊道:“茄
子!”镜头里映出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
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和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
烟花,夜空中顿时就喷出了
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
心了!
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生活,
争取
新的一年收获满满的喜悦!
点评:文章围绕着春节期间放烟花、拜年等几件有趣的事情,表达了作者节
日的感
受,抒写了作者喜悦的心情。第1段总写,点明了这个节日是指春节,“欢歌笑语”为
全
文奠定了感情基调;2-5段每一段的开头都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大年三
十”“大年初一”“
晚上”等,这样的时间顺序让整篇文章衔接自然,读起来语言连贯
通顺,其中重点写了放烟花的场面,运
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
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抒发自己的感
想,文章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可见作者写作功底不错。
6.2中位数和众数
基础导练 [*~#%^]
1.初三(1)班12名学生的身高为(单位:cm)
158,159,157,161,1
58,165,160,164,158,166,164,156.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2.样本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
3.数据3,4,3,2,5,5,2,5,4,1的平均数为 ,众数为
,中位数为 .
4.已知数据a,c,b,c,d,b,c,a且a平均数为 .
5.一组数据6,2,4,2,3,5,2,3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6.2003年5月份,某市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 35,
31,34,30,32,
3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7.若一组数据x,-3,3,-2,1,6的中位数是1,则x=____.
[%@^~#]
8.一组数据:8,9,9,10,12,12,12,13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11,3 B.10,12 C.12,12 D.11,12
9.对于数据2,2,3,2,5,2,10,2,5,2,3有以下说法:①众数是2;
②中位数与平均数相
等;③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④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1个 B.2人
C.3个 D.4个 [%^#&*]
10.从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2,0
,4,4,x,6,6,9的中位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
A.4
B.5 C.6 D.4或6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本7,7,6,5,4的众数是2 [&*#~@]
B.如果数据
x
1
,
x
2
,
x
3
,……,
x
n
的平均数是
x
,则
(x
1
x)(x
2
x)(x
n
x)0
[#^*~@]
C.样本1,2,3,4,5,6的中位数是4
D.样本50,50,39,41,41不存在众数 [^#&%@]
12.在
一次体操比赛中,当运动员甲做完一套动作后,四个裁判评分依次为:8.4,9.4,9.6,9.9,
这时比赛场记分牌显示9.5,这个分数是以上数据的什么数?为什么这个数代表运动员甲的水平?
[^~&%*]
[@~#^%]
能力提升
13.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 [&~#^%]
6
分数 50
0
甲组人数
乙组人数
2
4
5
4
10 13
16 2
14
12
70 80 90
0
6
12
10
已经算得两组的平
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
组在这次竞赛中成绩哪一组好些,哪一
组稍差,并说明理由.
14.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中位数、众数呢?
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
特征的是什么?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中位数、众数呢?
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
特征的是什么?
[%&*#@]
15.某公司销售
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
的销售如下:
15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0
人数 1 1
3 5 3 2
120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
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
16.这是美国智
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
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
解开了难题. 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
问:公共汽车现
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
参考答案
[#&%^~]
1.158,159.5 2.10 3 3.4,5,3.5
4.c,
bc2a2b3cd
5.2,3
6.31,
,
28
31 7.1 8.D 9.A
10.C 11.B 12.中位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等人为
因素,
取其余两数的平均数能反映运动员的水平. 13.(1)从成绩的众数比较看,甲组成绩较
好;
(2)从中位数比较看,两组中位数值一样,成绩一样;(3)从高分段(90分以上)和满分的人
数来
看,乙组的成绩较好 14.(1)甲群平均年龄是15岁,中位数是15岁,众数是15岁,其中
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乙群平均年龄是15岁,中位数是5.5岁,众数是6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中位数和众数 15.解:(1)平均数为<
br>320件,中位数是210件,众数是210件;(2)不合理,理由:在15人中有13人没有销售到3
20件,
定210件较为合理.16.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10%
2.5×2.4=
0.24÷0.3= 0.108÷0.01=
7.1-1.7=
6.18÷0.6= 0.12+0.8=
4.5+3.5×3=
(2.5+0.25)×4=
0.5+1.5÷1.5-0.5=
7.8×7.6-2.6×7.8=
2,笔算。8%
6.7×1.02
4.832÷1.6 8÷37 0.68×4.7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保留两位小数)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9%
4.27÷0.7×1.3
18.9-18.9÷1.4 8×4.6+3.5×8+4.4×8
4,解方程。6%
5X-7.8=20.2 2.5X-X=1.8 (4.5+X)×2-13
二、填一填。20% [@#^*~]
1,3.07×4.1的积有(
)位小数,72.8÷0.08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38.2÷2.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一本故事书有m页,小明已经读了7天,平均每天读n页,小明读了(
页。
[*&~^#]
4,2.25小时=( )分 21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0.53÷0.14竖式计算时,除得的商是4,余数是( )。
6
,在0.67、
0.67
、
0.67
、0.76中,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
)
[&*#^~]
7,一块三角形围巾的面积是5.1dm
2
,高是1.7dm,底是(
)dm。
8,3.14×0.1○3.14 0.8÷0.98○0.98
[*%@~^]
0.14÷0.1○3.14 0.45×0.45○0.45
9,有五张数字卡片,分别是10、8、9、11、12,它们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
是( )。如果从五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相加的和是20的可能性是(
)。
10,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共有18位,其中倒数第2位表示(
),双数表
示( )。
三、判断题。5%
1,7.2-2a=23.6是方程。 ( )
2,6.45÷0.31和64.5÷31的商相等。 ( )
3,3a+a=3a
2
( )
4,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5,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2个面。 ( )
四、选一选。4%
1,约等于0.30的范围是( )。
A、0.25~0.35 B、0.29~0.34
C、0.295~0.304
D、0.3~0.34
2,下列各式中,( )的商最小。
A、2.1÷0.14
B、21÷0.14 C、21÷0.014
3,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
A、面积 B、周长 C、周长和面积
4,张强从右侧面看到一个物体的面如图:,这个物体是( )。
六、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7%(3+4)
七、应用题。31%(6+6+6+6+7) [&%^*#]
1、某食品厂一
个星期生产加工了1645袋元宵,每18袋一箱,需要多少个纸箱才能运
走这些元宵?
[*^#@%]
2、丽丽的妈妈去商场买了3盒牙膏和2袋洗衣粉,一共花了30.8元,一
袋洗衣粉6.7
元,一盒牙膏多少钱? [@#&~%]
3、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4.8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4、一辆汽车上午行驶了2.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下午3小时行了220.5千米。
这辆汽车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
5、爷爷今年75岁,比小明岁数的5倍还多5岁。小明今年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