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七言歌行体诗艺术特色浅析
团委竞选演讲稿-《出师表》原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李白七言歌行体诗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杨云超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05期
【摘 要】李白七言歌行体诗具有三个方面的艺术魅力:首先,李白的七言歌行体诗打
破了诗
歌创作的固有格式,无所依傍,笔法任性情而变幻莫测,营造出摇曳多姿的神奇世界;其次,李白
七
言歌行体诗感情一气直下,句式长短变化,音节错落,节奏旋律回旋震荡,突出了气势和力度,使诗<
br>歌呈现出豪迈飘逸的风貌;第三,李白歌行体诗展露出独特的艺术个性、非凡的气魄和生命的激
情
,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李白 七言歌行体 摇曳多姿 豪迈飘逸 浪漫主义
歌行体诗是一种自由体诗,在汉魏乐府中有很多。如《有所思》、《东门行》、《病妇
行》等,这种歌行
体可以是四言、五言,可以是七言、杂言,而唐代歌行则以七言长短句为主,故又
称“七言歌行”。
李白从《诗经》、《楚辞》和诸子百家、汉乐府中吸取精华,使歌行体达到完善,句式
参差,
形式自由,可以任意驰骋思想,使歌行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出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
的诗
篇。其中《蜀道难》、《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七言歌行的代表作,《蜀
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合成双璧,标志着李白七言古诗的最高成就。
李白七言歌行体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
式,无所依傍,笔法任性情而变幻莫测,营造出摇曳多姿的神
奇世界。从其作品《蜀道难》和《梦游天姥
吟留别》中就可体味出来。
下面我们先看《蜀道难》。李白一生两次去长安。第一次
是他30岁前后,为了寻求政治出
路,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跑到长安,奔走于王公大人之门
,结果处处碰壁,甚至遭侮辱。此
后几年,在他的创作中出现一个高潮,《行路难》便是这一高潮的前奏
,《蜀道难》是这个高潮的
洪峰。李白经历了第一次政治上的失败,使他第一次从年轻的梦幻中醒来,在
金碧辉煌的社会背
后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原来,在他眼前一直伸向天边的大道,才是一条崎岖难行的畏途
。于是在
一次送友人入蜀时,谈到蜀道艰险之状,触发了他的诗兴,写了《蜀道难》。
诗人开篇面对高入云霄的山路,发出阵阵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连用三
个叹词来加强惊叹的语气和感情,又用夸张的手法,说明攀援蜀道的艰难程度,为全诗奠定
一个雄浑而豪
迈的基调。为什么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