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绝世美人儿
8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6: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农民工就业问题-初二周记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
级语文学科试 题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 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
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 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
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 容、手法、
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 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又九
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 律教宽,叫古风……”
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 ”,而
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将其称
做“新乐 府”,而不叫“古风”。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 楚辞体”
(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
(《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我国诗歌之源。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
府”, 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
大的特点是现实性 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
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 》《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
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 》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
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 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
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 府”),它
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 )、
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 br>这种诗体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
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
表达特点,用它来反 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所谓“即事
命篇,无复依傍”。如杜甫的《兵 车行》(高中)、《三吏》、《三别》;白居易的《观刈麦》(九
上)、《卖炭翁》、《新丰折臂翁》、 《杜陵叟》等。
文人学习“汉乐府”的还有另一类情况,主要是将乐府诗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体
诗中,体现出与以往五言古体诗质朴古奥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风》(58首)组
诗 。 “古风”从形式外表上看,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却
1


有区别。
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 一些句法、手法引
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 歌行
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 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和对
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卢照邻的《长安 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抑扬顿 挫、跌宕多变的风格,人称
“初唐体”。至盛唐,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 歌行》及岑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 内容
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读来令人意气昂扬。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这
种体式中融进叙事成分,写出了名篇《长恨歌》《琵琶行》等。直至清代初期,吴伟业(号
梅村)用这种 诗体写出了《圆圆曲》《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等
名篇,以诗咏史,人称“ 梅村体”。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
园词》等诗。
而杜甫、韩愈 等诗人则在七言乐府体中有意识地避开律诗的句法句式,以体现出古奥、
质朴的风格特色,多用散句和奇 崛古朴的语言,以体现折拗郁勃的特色。在内容风格上,这
类诗往往以现实主义的题材、深刻沉郁的感情 为主,与前一类歌行体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不
同。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 天坛夜见海》,韩愈的《山石》《八
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卢仝的《月蚀诗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等,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习惯上被称为“七言古体”。
以上大概是 我国古体诗的基本概况,它与唐代出现的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格律诗),成
为我国旧体诗的基本形式。

1.下列关于“古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乐府、古
风、歌行体三类。
B. 文人五言诗是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在东汉末年成熟的。
C. 从形式外表上看,“古风”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
D. 习惯上,人们把有意引用格律诗句法、 手法的七言歌行体古诗叫做“七言歌行体”,
把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的七言歌行体古诗叫做“七 言古体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 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但自古以
来,人们对它们就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B. “七言歌行体”和“七言古体诗”的区别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
C. 杜甫、韩愈等诗 人则在七言乐府体中有意识地避开律诗的句法句式,以体现出古奥、
质朴的风格特色,多用散句和奇崛古 朴的语言,体现出浓郁浪漫主义色彩。
D. 古体诗与格律诗成为我国旧体诗的基本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文段中“古体诗”的概念包含诗经体、楚 辞体、乐府民歌、古题乐府、即事乐府、
古风、七言歌行体、七言古体诗,不包含唐以后的格律诗。。
B. 曹操的《短歌行》虽然是乐府旧题,但诗歌本身是规整的四言体,不是五言诗,因
2


而属于诗经体,不是乐府体。
C. 白居易和韩愈代表了中唐时期古诗创作的两种不同风格。
D. 吴梅村是使用“七言歌行体”的最后一位代表诗人,代表作《圆圆曲》是七言歌行
体的最后一个高峰。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 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
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 ,与孔巢父、韩准、裴政、
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 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 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
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 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
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 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
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 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 br>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
尚容 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
舟,与崔宗之自 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 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
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 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 焉。有文
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李白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命:起名字

B. 以所业投贺知章 业:职业

C. 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引:带到

D.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焉:代词,那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白洒脱不羁的一组是(2分)
①喜纵横,击剑为任侠 ②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④乘醉跨驴经县治
⑤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⑥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 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李白年轻时喜欢四处闯荡,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
B.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名声还未广为人知,就前去拜谒
贺知章。贺知章读他的诗 歌《蜀道难》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
3


仙人。”
C.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的时候,李白正好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
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
D.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溺水
而死,葬在谢家青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歌,完成8~9题。
越中揽古 苏台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旧苑荒台杨柳新,
义士还家尽锦衣。 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西江月,
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照吴王宫里人。

8.《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结尾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4分)
9.试比较两首诗写法上的异同。(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 。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蜀相》)
(2)世间行乐亦如此,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
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诗圣之路
——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

2012年年初谁最忙?毫无疑问,是杜甫。这起源于人教 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Ⅲ第39页
的一幅插图。画面中,瘦削的杜甫坐在山石上,双手置于膝盖,饱含忧患 的目光眺望向远方,
风吹拂着他的胡须和帽带……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张插图了,却随着一条名为“杜 甫的一
天”的微博而轰动一时,引起“大家”的“围观”。在一众高手的涂鸦下,杜甫或骑着电动
4


车去超市,或骑着自行车去买菜,或骑着白龙马去取经,或扛着水桶,或端机枪 ,或打篮球,
或开坦克,或玩手机……还有变身哈利波特和超人的,不一而足。杜甫完全不可能知道,在
他诞生1300年后,会以这种方式而走红。诗人会怎么想呢?会为此勃然大怒吗?我想,更
大 的可能是付诸一笑吧,因为,在那个时代,值得诗人忧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 野老,后人称他为“老杜”。但老杜并不是生下来就这么老的,
他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青璁岁月。唐玄宗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青年诗人来到泰山
脚下,遇到了两个同样满怀豪情、且已久享盛誉的诗人 ,一个是高适,一个是李白。三人结
伴而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泰山,在这里,杜甫留下了他那首脍炙人 口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年,高适36岁,李白3 5岁,杜甫24岁。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画卷才刚刚打开。这是
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杜甫自己更是满 腹才华,虽然刚刚科举落地,但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
怀疑诗人的未来呢?一如诗歌中所透露的,踌躇满志 ,大气磅礴。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的好友李白已被皇帝“赐金放还”,“明朝散发弄 扁
舟”去了。在洛阳,两人曾经见过面。没有人知道李白对杜甫说了些什么,但显然,杜甫“兼
济天下”的雄心没有被丝毫动摇。两人一同登山、访道,之后,一东一西,各奔天涯。李白
前往东鲁,发 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唤;杜甫则西入长安,困
守十年,写下了“朱门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至此,两人被时代的大潮所裹挟,再
也无法见面。仕进无门,还要经常向权贵 门阀俯首乞怜的屈辱生活不仅使杜甫逐渐接近和了
解底层人民,更使他对当权者的好大喜功深感怀疑。《 前出塞(其六)》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
情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人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亦即公元755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
战 争突如其来,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仓皇西逃,并在灵武黯然退位,太子李亨称帝。为
了躲避战乱,杜甫将 妻儿安顿到鄜州,之后前往灵武追随肃宗,不想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
长安。时值春天,花草繁茂,但如 今的长安城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眼到之处,尽是断壁残
垣,一派萧条破败,胡人的烧杀淫掠更是令人触 目惊心。真正的苦难催生出了伟大的作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年,诗人刚到45岁,但在这首《春望》中,头发却已经花白稀疏了。
历尽艰险,杜甫逃 出叛军之手,曾经做过小官,也曾经因为上谏而险遭杀身之祸。唐肃
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的12 月,诗人几经辗转,来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
于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居住,世称“ 杜甫草堂”。长期的漂泊使诗人倍感生活安定
的珍贵。翌年,诗人写下了成都的春天:
5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在成都,诗人最喜欢去 的地方是南郊的武侯祠。那里巨木成荫,草色浓翳。战乱之际,
人迹更为罕至,显得格外幽静。踩在绵软 湿滑的草地和苔藓上,诗人心事重重。他在《蜀相》
中写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啊,虽 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诸葛亮总是得到了刘备的信赖,托付以江山社稷,而我杜甫
呢?又有谁能赏识?面 对国家危难,黎民涂炭,我杜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只能蛰居在这
小小的草堂里残喘维生,这样的日子 何时是个尽头啊!
幸福的时间总是太短。公元765年,杜甫的好友严武去世了。失去庇护的诗人不得 不再
一次踏上漂泊的道路。这一年,他离开草堂,乘船沿江南下,舟行渝州、忠州时写下《旅
夜 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望无垠的旷野上,密布的 繁星宛若从天空绵延到了地平线上;一轮明月倒影在江中,随江
波起伏波动。在这无比广阔的空间里,岸 边小舟高高耸立的桅杆更显孤独,这不正是杜甫心
境的写照吗?天大地大,何处是家!
唐代宗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来到夔州。这里又名白帝城,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被称为奉节。这一年秋 季,诗人写下了八首《秋兴》,其中第一首是这样的: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 。在这惊风骇浪、动荡不安、
萧条阴晦、不见天日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地守在家园呢?生活的磨 练使诗人
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和深沉了。当年冬天,诗人住在西阁,夜不能寐,又写下了《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一年到头 ,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漫天大雪终于停了下来,晴朗的夜空下,人们更加感到寒
冷。五更时分,天还未 亮,却传来军队鼓角的声音,就连江中倒映出的满天星斗似乎都在这
寒气中震荡起来。面对人生和历史, 诗人不禁困惑起来,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你看,无
论是精忠报国的诸葛亮,还是自立白帝的公孙述, 不都成为了黄土一抔吗?当年曾一起饮酒
6


作乐,指点江山的好友们啊,你们现在又都在哪里呢?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写出的诗歌意境极为阔大。一种人,他自己很大,比如曹操,因
为胸怀天下,所以当他挥鞭北上,东临碣 石的时候,能够吟诵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包容万有的句子;另一种人则 是因为他很小,所以诗歌的境界才会
大,比如杜甫。诗人生于盛唐,他的一切才华抱负,原本不是为了动 荡战乱而来。面对乱世,
他能够做什么呢?他能像前代的班超一样投笔从戎吗?他能像后世的辛弃疾一样 于万军中
取敌人首级吗?面对这样一个乱世,诗人能够做什么呢?他的诗歌对这饱经流离之苦的渔樵们没有任何用处。在这样的一个乱世里,谁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呢?苍茫广阔的天地更加衬
托出诗人 的渺小。
在写下《秋兴》和《阁夜》的第二年重阳,诗人登上高处远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年诗 人56岁。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整整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趁势而起,相互争夺,
国家的安定遥遥无期。身 体多病,白内障、耳聋、风痹、足萎、偏枯、肺痨纠缠着他,
好友们,严武、高适、李白、房琯、岑参、 储光羲、薛据……均已离世,只剩诗人孤
独地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及满目萧瑟的秋景。
杜甫是 伟大的。这不是因为他在自己的时代成就了一番什么样的丰功伟业。我们
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世道,总会 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适应的人多,则是一个好时
代;适应的人少,则是一个坏时代。同一个乱世,有 的人功成名就,踩着别人的血肉
成就自己的威名;更多的人则只能随波逐流,朝不保夕。杜甫的伟大在于 ,他明知道
自己在这样一个乱世成为了“多余人”,却没有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折服,蜕化
为一个明哲保身的庸人,而是在各种生活艰难中一再追问自己人生的价值。公元768
年,唐代宗大历三 年,距离诗人离世只有两年了。杜甫一路漂泊,自湖北公安来到洞
庭。在岳阳楼上,杜甫写下了这样一首 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洞庭湖雄踞古今,浩瀚无际 。登楼远眺,映入眼帘的,恐怕除了湖水,就是湖水了吧。
游人们来来往往,会看见一位老人,满脸沧桑 ,拖着疲惫的身躯,双手紧紧抓住栏杆,
尽力地向着北方眺望着。可能有人不以为然,也可能有人窃窃私 语。他们永远无法了
解老人到底看到了什么,甚至于泪流满面。大唐曾经的辉煌、今日的破碎,古往今来
志士仁人的壮举、黎民百姓的无奈,都在他的眼前浮现……
历史车轮总在前进。随着唐王朝的 “中兴”,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
孟郊、贾岛……一代天之骄子们登上时代的舞台。唐宪宗元 和十年,公元815年,杜
甫离世45年了。是年,白居易被贬江州,这个年份即将因《琵琶行》而永载 史册。
同一年,韩愈刚刚晋升为中书舍人。他在桌几旁冥思苦想,不一会儿,提起笔来,在
展开 的白纸上写下这些诗句: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7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杜甫年青 时的诗风豪迈洒脱,是艰难的生活使他逐渐接近民众,思想也越来越深
沉复杂,到晚年,形成了沉郁顿挫 的风格。
B. 宏伟的时空与个人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杜甫诗歌拥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的原因之一。
C. 文章以纪实的笔法,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创作,给予诗人极高的评
价。
D. 作者认为,杜甫的伟大不在于他“在自己的时代成就了一番什么样的丰功伟
业”,而是因为他在生 活的重压下始终坚持理想的可贵勇气。
E. 本文结尾引用白居易和韩愈,是为了说明“江山代有才人出”,什么样的时代造就
什么样的伟人。

(2)结合全文,概括杜甫的人生经历,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并列举每个阶段的代表作(4分)

(3)文中说:“真正的苦难催生出了伟大的作品。”这是为什么?请结合 全文简要分析。
(4分)

(4)杜甫被人称为“诗史”,宋以后又被尊为“诗圣” 。这两个称号,哪一个更合适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 下列文史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屈平,字原,又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贵 族,中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
开创者,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 这种文体,开
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B. 唐代,格律 诗渐渐兴起。体裁上,分律诗、绝句两种,字数上有五七言之分。李
白就善于绝句,杜甫则偏好律诗。
C. 唐代有四位以“诗”为号的诗人,分别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 李
贺、“诗鬼” 白居易。
D.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史称李后主。代表作 《虞美人》、《浪淘沙》、
《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 为“千古词帝”。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
赶写的。
B.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8


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 《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最终被
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 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
加庆祝活 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4. 下列诗句的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C.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D.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时候,首先要 , 。另外, ,对
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还应该 , , 。

①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
②准确解读诗句、文辞
③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④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⑤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

A.②④①③⑥⑤ B. ④②①③⑥⑤ C.④②①⑥③⑤ D. ②④①⑥③⑤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 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
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 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
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 为;还有人说,这里的
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答题卡



1 2 3 4 5 6 11 12 13 14 15
[A][A][A][A][A] [A][A][A][A][A] [A]
[B][B][B][B][B] [B][B][B][B][B] [B]
[C][C][C][C][C] [C][C][C][C][C] [C]

[D][D][D][D][D] [D][D][D][D][D] [D]
总 分
9





































7.(1)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8
.

9
.

10.(1) , (杜甫《蜀相》)
10


(2)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3) , (李煜《虞美人》)



































11
.(2)








11
.(3)









11
.(4)



16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1
























































































































































































































































































































































































































































































200








400


12
























































































































































































































































































































































































































































































































































600









800






13



























































































































































































































1000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 A 原文的表述是“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并非只分这三
类。
2. C “体现出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是七言歌行体的特点。
3. C A项中“含诗经体、楚辞体”表述错误;
B项《步出夏门行》也是四言诗,同样是被列为旧题乐府的,可见推断理据不足;
D项“清末民初,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园词》等诗。”
4. B 创作的诗歌
5. D ①是诗人好打抱不平;②是贺知章的事迹;⑥是李白之死
6. A “纵横”理解错误
7. (1)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
(得分点:尝、草、耻)
(2)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 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得分点:游、奇、救其〈于〉死罪)
8. 诗人选取了吴败越胜,越 王班师回国以后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都城中到处是
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 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结尾句突然
一转,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昔时的繁盛 和眼前的凄凉,形成了
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9. 同:两首诗同抒发了古今异变,今非昔比的感慨,都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
异:《越中览古》是由虚 入实,先极言昔日的兴盛,最后写今日之萧条;《苏台览古》
是由实入虚,先写今日之落寞,再遥想当年 的繁华。
10. (1)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14


(2)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1. (1)CE C项中“以纪实的笔法”表述错误。文章中有大量的想象成分;
E项引用韩愈的事迹是为了反衬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2)读书和漫游时期(744年之前),《望岳》
困居长安时期(745—755年),《前出塞》
陷贼及为官时期(756—758年),《春望》
漂泊西南时期(759年之后),《春夜 喜雨》《蜀相》《旅夜书怀》《秋兴》《阁夜》《登
高》《登岳阳楼》
(3)首先,长期的抑 郁不得志是诗人可以贴近底层人民,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现状,如
《前出塞》和“三吏三别”的创作;其 次,国破家亡的痛苦使杜甫的诗歌拥有感人至深的魅
力,如《春望》的创作;第三,颠沛流离的经历使诗 人倍感安定生活的可贵,比如《春夜喜
雨》、《客至》、《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最后,苦难生活是诗 人的思想越来越深刻和复杂,
如漂泊西南时期成为诗人创作的一个高峰。
(4)主观发挥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2. C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13. B A项主语不一致,应改为“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法西斯围困列宁格勒,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C项歧义,应改为“《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 而假洋鬼子等却不
准他革命,阿Q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项句式杂糅。应该为“校庆 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
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 感觉”或者“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
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 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4. 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5. D 详见“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指导。
16. (略)
17. 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30分)
一等二等三等
(30—24) (23—17) (16—11)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基本符合题

中心基本明

发展等级(10分)
四等
深刻
(10—0)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立意不当
没什么内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病多
透过现
象,深入
本质






有文

有创新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感情基本真

结构基本完

语言基本通
见解新
语言
颖,材
生动 ,
料新
句式
鲜、构
灵活
思精巧
善于
运用
修辞
手法
揭示问
题产生
问题




推理想
象有独
到之处
15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大体符合文
体要求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
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大体符合文
求 体要求
观点具
有启发
作用




文句
有意

有个性
特征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
李白十 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
纵横之术,练习剑术 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
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 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 ,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
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 谪到人间的
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
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
赐 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
诏书,让高力士 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
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 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
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 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
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
分生气,派人把 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
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 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
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 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
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 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
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 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
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 庐山之上,被李
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 在
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
的 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
白改判为流放夜 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
去 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
有人说,李白, 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16

空军工程大学分数线-合作方案范本


福建师大附中-国庆广告语


爱国主义教育-睡前一句话暖心话


新疆昌吉学院-四川高考查分系统


广州铁路职业学院-用车协议


人体常识-新疆教育学院网


经济全球化论文-规划书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小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