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春景作文-幼儿园家长工作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导学案
三十中导学案九年语文——《古风二首》
姓名: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岑参、杜
甫诗歌的基本风格。
4.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
一、课文导读
课文
体裁为歌行体古体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
别诗,诗中送别的背景为北方雪景。对白雪的描
写贯穿于诗歌始
终,在诗人笔下,北方雪景瑰奇而壮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一首叙事诗,
叙事了诗人的简陋茅屋为秋风所破,屋漏又遭连夜
雨的悲苦境遇,进而由个人境遇到天下寒士,表达了自
己“大辟
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心愿。
学习古体诗,应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将室温读准读
懂。然后反
复诵读感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景佳句,展开联想,
在眼前浮现诗句所
描绘的图景。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
写的诗人的悲惨遭遇和他的高尚情怀。同时留意《白雪歌送
武判
官归京》中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对比、侧面描写等手
本文整理于
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法的运用。
二、文化积累
【作者在线】
岑参:人,著名的诗人,与齐名。“雄浑瑰丽”是他的突出特
点。代表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
西征》《》《逢入京使》。
杜甫:字,世称、,自号,是我国时期
伟大的诗人。被尊为,
其诗被称为。诗风“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
“三吏
”:,“三别”:。
【背景投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第二次出塞,于轮台雪天送友
人返回京城,写下此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
在
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
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
,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
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
年
)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
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
难,长夜难眠,感慨万
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学点整合】
1、生字注音
狐裘锦衾都护瀚海阑干琵琶风掣
风怒号羌笛三重茅布衾庐倚仗挂罥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沉塘坳俄顷大庇突兀
2、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古今异义
胡:古义:三:古义:
今义:今义:
3、词类活用
散入珠帘湿罗幕
中军置酒饮归客
秋风漠漠向昏黑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阅读思考
1、读准两首诗
2、带着感情朗读
3、带着问题朗读
问题一:如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
句?
问题二:如何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中诗人的情怀?
问题三:请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比喻句、
夸张句、侧面描写的地方和运用对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