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赏析诗歌中以物喻人、借物抒情与托物言志的手法
18大-二本线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赏析诗歌中以物喻人、借物抒情与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抒情的基本技法,感悟中国诗歌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民族传统
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诗歌作品,使学生了解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运用诗歌的基本技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掌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区别,能够正确赏析作品。
教学过程:
在中国古代诗歌
中,有一个很大的类别叫咏物诗,诗人通过所吟咏的对象来抒发自己的
感情,表现自己的志向、节操。诗
人所用事物比喻贴切,含蓄蕴藉,收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诗作常常为人称道,甚至成了诗人的代称。这
类诗总的手法是以物喻人,又可以细分为借物
抒情和托物言志,此二者往往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有细
微的差别。“情”指悲愁喜乐哀,
“志”指志向、节操、品格等。诗歌偏重于情的,我们就称之为借物抒
情,偏重于志的,就
称之为托物言志。下面搜集了一些诗歌及作品赏析举例说明,让我们在诗歌鉴赏中更
清楚的
把握此类诗歌。
一、借物抒情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
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
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怨。前
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
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
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
就皎洁无暇,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
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
“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
质纯美,志节高尚。三四句写
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
团团的形状和皎
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月亮。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
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
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
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
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
已衰,“凉
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
br>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他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
能有专
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
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
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斑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
“常恐”,正说明光中伏悲,居安
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通心
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
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
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
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怨之幽深,
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
,似人似物,浑然难分。
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
为如此,其
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
br>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
成为红
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赏析: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全
诗血泪怨
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
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
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
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
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
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
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
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
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
命理念和人生
价值的真实写照。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
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
花
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
服
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和对生命迷茫的感情。
唐多令·咏柳絮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赏析: <
br>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表面是咏柳絮,实则自怜身世之作。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
联想到自己
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
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
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
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
运面前无能为力。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
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抒发了自己寄人篱下
、孤苦无依、身世飘零、红颜易老、难以
把握自己命运的哀愁。
二、托物言志
临江仙·咏柳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赏析: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
均匀”。柳絮飘飞的地点,已不是黛玉笔下那触目愁肠的
“百花洲”和“燕子楼”,而换成了充满富贵气
象的“白玉堂前”——贵族家庭的住宅里;
柳絮飘飞的姿态,虽然也仍是“一团团逐对成毬”,却已没有
黛玉词中那种“空缱绻,说风
流”的幽恨,一变而为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
欣喜之情。词的
第三句,接以“蜂团蝶阵乱纷纷”的描写,来进一步烘染这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
出
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的四、五句表面上借用了宋人苏轼咏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
土
,一分流水”这一句意,却又在活用的基础上翻出一层,另辟新意,用一“几曾”、一“岂
必”的反问句
式,便顿使苏词中表达的情感作一逆转,化消极的情调为积极的精神。同时,
就词的结构而论,则此处写
柳絮的不愿意随波逐流、飘坠尘埃,正好为词的下片抒写柳絮直
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线。词的
下片,词人更侧重于抒写柳絮的情志:“万缕千丝
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
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
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由于有了这层情志的铺垫,因而在词的最后
三句,词人便直接地抒写
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也是作者的志向,这样便使整阙词的主题
得到了升华,
完成了对柳絮感慨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词中弥漫着一种潇洒、豪放、自由自信的力量,不
禁让人想起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
复来
”的情怀。一个女子,以纤弱的柳絮,诉说男儿的志意,实在令人佩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
的努力来渡过生活
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
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
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一个夜深人
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
的漏
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
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
出笔不凡,渲
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
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
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
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
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
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
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
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
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
,使孤独的形
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
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
没有谁能
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
于寂寞荒
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
独缥缈,惊起回头、怀
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
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
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
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这首词以梅喻人
,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
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
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
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
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作者借梅花
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凌寒不凋、傲然屹立、冰清玉洁的高尚节操
。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
诗。头一二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
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
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
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
。一个“刺”字,就
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周边柔弱的杂草们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
的自强
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它们根本无法企及的。经过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
的拼搏,“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
蒿”要高
出了一筹。三四句的议论,既是一种讽刺和鞭笞,也是一种感慨和愿望。它讽刺的
是社会对小人物的成长
缺乏关注与培养,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识人,在小人物还胸怀凌云志
的时候便将他选拔出
来,感慨的是,为什么总是在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
为什么不能有伯乐,在其弱小的
时候便将它们挖掘出来呢?这首诗也是作者借用“小松”来
哀叹自己的命运,表达自己壮志凌云的志向和
抱负。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
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
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
涵的菊花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
br>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
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
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
高尚节操,宁死不肯
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
br>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
游在《枯菊
》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
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
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
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
,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
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
,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
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课堂总结:
总之,借物抒情好像更偏重于女性,更容易抒发他们心中的哀愁;而古代男子大多
读书
游学,往往有济世经邦之志却屡屡碰壁,托物言志更适合于他们。就像梅花之于陆游,孤鸿
之于苏轼,石灰之于于谦,竹石之于郑燮。托物言志诗洋洋大观,成为古诗中一道亮丽的风
景。
【课后练习】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