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之理解概念句子(讲)-专题练习(一)及答案
第一次作文600字-红河学院选课
2017年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之理解概念句子专题练习
【真题导航】
一、【
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
诗(又今体诗)相对
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
必拘守对偶、声律,
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
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
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
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
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
,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
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
、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
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
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
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
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
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
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
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
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
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
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
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
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
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
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
“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
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
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
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
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
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
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
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
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
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
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
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
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
》),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
》)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
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
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
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
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
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
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
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
.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br>A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
微。
1 25
B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
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
.古体诗在形
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
.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
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
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
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
.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
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
谓通达。
B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
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
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
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二、【
20
15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
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
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
数的”传统
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
是东方的中国
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
古代中国的皇
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
种武器。因此,
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
包含了相当复杂
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
早期儒家和重视
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
越世界和精神救
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
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比如历史著作《史
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
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
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
br>2
页上部分)引用得多,
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
,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
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
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
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
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
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
违逆的
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
袱,也
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
还魂,
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
和生活
2 25
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
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
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
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
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
经典”。
1
.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
”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
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
一。
C
.中国经典
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
重大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
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
佳篇。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
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
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
.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
社会伦理,而重
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
.能成为被人们尊
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
其中有的还曾被
“钦定”为必读书。
D
.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
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
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
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
价值和意义所在。
B<
br>.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
br>面临的重大问题。
C
.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
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
环境的需要。
D
.对“旧经
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
不同的风格
。
【能力热练】
一、【
2017
届福建龙岩五校“上杭
、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高三上半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题目。
猴年说“猴”
杨志忠
3 25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
们喜爱的猴子。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
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
》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长寿而面
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
最脍炙人口的故
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
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神奇的猿猴,还是小说《西游记》中那位神通广大的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
喻
为“心猿”。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
、年
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特别
是孙
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
征。
谈起行者孙悟空那猴首人装的艺术造型,则需追溯到明代《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至少
在隋唐时期,
十二辰(十二时)中的“申”像,就已经从写实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躯身穿袍服的形貌。
就是由历史上
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
时已经出现。甘
肃敦煌榆林窟西夏时期的壁画,有西行求法高僧礼拜普贤菩萨的画像,在高僧身后随有驮
经的白马,白马
旁立有合什礼拜的猴首人身的猴行者。这些猴行者的形貌,正是后来孙悟空艺术造型的前
身。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年
代最早的是
史前的原始陶塑。在湖北天门市石河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动物中,有高度不及
5
厘米的小
陶猿猴。由于形体很小,史前艺术家只塑出它的大轮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
的体质特征,极为古拙传神。
历史进入青铜时代,猿猴造型仍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常被采
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山西省闻喜
县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挽车的车盖上,就饰有一只立体塑的蹲猴。到
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古代滇族文物中,
更是常有以猿猴造型为题材的青铜艺术品。云南石寨山滇族墓中出
土的一件圆形镶嵌饰牌,周缘攀伏着一
群镂空的猿猴,首尾相连,前面的猴把尾巴翘绕到后随的猿猴头上
,后面的猿猴又用前爪抓住前面猿猴的
躯体,虽然猿猴都呈同样的姿态,但是回环往复,呈现出颇为强烈
的动感。
古人还常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具有实用功能的精美工艺品。例如从山
东曲阜鲁国墓葬
发掘中获得的银质猿形带钩,利用猿猴前伸的长臂,制成带钩臂部,臂端的猿爪自然曲握
成钩。以猿猴伸
臂作钩的设计构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发掘
中,出土过青铜
花形悬猿钩。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处,倒悬一猿,猿猴用右臂和右爪上抓花芯,将伸
展的左臂下探,
左爪呈钩状,用以悬物。
但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的应属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这些
木雕刀法简练,但形态多变,只雕出形体的大轮
廓,不拘泥于细部刻画,能很好地掌控块面和阴影的变化,
拙稚朴实,神韵十足。
在
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
在画
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由此看来,申
年
即猴年也意味着对企望升官的人是一个好年头。
(选自
2016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
1
.下列有关“猿猴造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在书中被喻为“心猿”的孙悟空,活跃在
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
4 25
神的象征。
B
.中国古代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可追溯到史前
,史前原始陶塑中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古拙传神。
C
.青铜时代,猿猴造型常被采用为
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刖人守囿”车车盖上的蹲猴就是这种图像的代表。
D
.猿猴造
型艺术品不仅可供人们欣赏,也有其实用功能,如人们利用猿猴长臂的形体特征制作的带钩就兼
具这两种
功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和古典小说中被赋予
神奇的色彩,与猿猴有关的故事中,最脍灸人口的当属《吴越
春秋》中越女与袁公比剑的故事。
B
.猿猴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在史前的原始陶塑、秦汉的青铜艺术品、明代的小说中均可见到。
C
.河北满城西汉出土的青铜花形悬猿钩,是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的
最成功的精美工艺品。
D
.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掘稚朴实,神
韵十足,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
高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古人喜爱猿猴,是因为古人将猿猴视为长
寿的象征,而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主、生活幸福。
B
.《西游记》的故事是从历
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来的,《西游记》中的猴行者形象并非首创,最早可
追溯到五代时期。
C
.古人在创作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外,还创作有寓意象征性的作品,如猿猴骑在马背上
的图像,其寓意
为“马上封侯”。
D
.我国古代文物中,有银、铜、木等多
种材质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汉代木雕猿猴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
二、【
2017
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
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
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
,“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
想精髓。
<
br>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br>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
br>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
br>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
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
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
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
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
、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
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
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
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
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
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
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
的滋味。
5
25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
造是目的。经过消
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
“芝麻”,在中华饮
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
馅、糕点、饼类食品
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
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
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
北朝时期,胡人用的
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
,“貊盘”是一种较大
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
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
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
事实上也建构在“和”
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
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
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
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
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
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
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
.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
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
.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
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C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
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D
.芝麻引入
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
土性。
C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
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
.
“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
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
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
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
.中华饮食
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D
.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
相关。
三、【
2017
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上半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后面题目。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
三国时期,佛经已渐
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
多,本土的出家僧众
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6
25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
体成仙,而佛教则
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
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
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
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
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
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
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
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
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
佛教与
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
所以两家斗
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
坚持儒家
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
世主义的
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
而后快。
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
问题
,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
相即
”、“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
报。
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
训。
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
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佛教传
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
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
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
,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
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
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
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
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
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
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
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
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
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1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
.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C
.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
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D
.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2
.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
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
正统地位的斗争。
B
.坚持儒家立场者,
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
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
。
7 25
C
.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
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关于神的存灭,
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
点是相同的。
D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
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
合。
3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
B
.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
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
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
C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
家共存、互
融互补的局面。
D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
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
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
br>四、【
2017
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br>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
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
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
《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
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
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
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
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
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
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
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
,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
以是“民间书信”而不
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
沛乎寸心”;而在《太史
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
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
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
》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
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
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
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
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
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
。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
“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
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
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
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
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
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
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
泄。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
情感往往不
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
熟悉的和知
8 25
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
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
而言,现代电信、
E-mail
和
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
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
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
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
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
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
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
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
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
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
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
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
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
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
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C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
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D
.《报任安书》和《太
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2
.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
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
.“私语真情”是
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
br>.“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
D
.“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
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
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
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
.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
种熟悉的、可靠的、安
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
.“说不可说
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
现实的、即时
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
.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
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
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真题导航】
一、【
2015
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
,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
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
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
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9 25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
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
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
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
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
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
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
。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
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
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
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
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
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
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
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
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
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
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1
.“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
5
分)
2
.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
4
分)
3
.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
6
分)
二、【
2015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
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
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
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
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
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
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
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
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
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
在提醒自己,
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
,或传递着历
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
是一个自我教
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
惯
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
话,
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
暂时
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
10 25
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
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
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5
年
4
月
23
日)
1
.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
.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2
分)
3
.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4
分)
【能力热练】
一、【
2017
届江苏苏州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
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智慧与国学
王小波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
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
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
,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
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
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
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
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
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
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
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
为,精神原
子
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
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
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
,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
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
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
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
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
无事可干。
马克•吐
温在世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个人,自称能让每个死人的灵魂附上自己的体。他决定通过这个
人来问候一下
死了的表兄,就问道:你在哪里?死表哥通过活着的人答道:我在天堂里。当然,马克•吐
温很为表哥高
兴。但问下去就不高兴了——你现在喝什么酒?灵魂答道:在天堂里不喝酒。又问抽什么烟?
回答是不抽
烟。再问干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干,只是谈论我们在人间的朋友,希望他们到这里和我们相
会。这个处
境和我们有点相像,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
东方智慧。
这话梁任公
1920
年就说过,现在还有人说。洋鬼子在物质堆里受苦,我们享受天人合一的大
快
乐,正如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拿人间的朋友磕磕牙,我们也有了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了。要不是达•
伽
马找到好望角绕了过来,我们还真闲着没事干。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
人
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得弄。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就不一定爱听了:等
你
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是啊是啊,全世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
了
我们,此后再干点什么?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除此之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
书
11 25
人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把拥有这种
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最后一个
问题深得我心:你是知道我的生活方式的,有什么方法能使
我不上天堂而下地狱,我倒很想知道
!
言下之意
是:忍受地狱毒火的煎熬,也比闲了没
事要好。
是啊是啊
!
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
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
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
1<
br>.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6
分)
2
.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作用?(
6
分)
3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二、【
2017
届浙江慈溪市高三上
11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其社会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学院式的中国哲学研
究,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
耸动效应和扩散力量,天下人皆知有国学,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哲
学和国学是什么关系?我
们又该如何面对处置呢?
当下所说的“国学”,是近代中西
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对应着“西学”而得名的。在清末,“国学”
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通过
整体形式上的中西划界来拒斥作为“本体”的西学。新文化运动兴起
之后,学院化的形式成为定局,国学
研究被纳入到“分而治之”的学科体系当中。现代化的“国学”研究,
基本上是用西学的方式来整理中国
古代的典籍材料。这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
和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脱钩,远不
是传统意义上的固有形式了。所以,“国学”实际上扮演了中国传统学术
向现代化演进的中间角色,是中
学向西学看齐的中介形式而已。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同样也隐含了内在的双
重含义——现代学术与民族传统
。“中国哲学”所遵循的是西方式的学术标准和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科目,
它的价值立场是中立的;但研
究的内容又主要是儒、释、道之经典,这便很难与西方的体系相对应,在价
值观上也强烈地表现出“民族
性”的特征。近些年来,“中国哲学”的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原因就在于其研
究范式的过分西化,人们越
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而特别强调所谓“同情的理解”,试图
将中国人的生命世界和生
活实践植入到相关的理论研究当中去。
这样,具有新的时代意味的“国学”出场,似乎可以补
偿原有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缺憾,强化民族
文化的特征,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
峙。坚持中国哲学作为民族精神之载体的功能,
就会批评纯学术立场与中国文化之精神无关,掏空了儒释
道本来的精神生命。坚持中国哲学之现代学术立
场就会批评前者的主张将价值问题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
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这种分歧反映了中国
哲学这一学科的“身份混淆”和“角色分裂”。
那么,要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是否就干脆彻底回到传统的诸子学、经学的形态中去呢?<
br>这恐怕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那样简单,至少“传统方式或所谓的国学研究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
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从历史上看,传统学术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思想与文化的进步靠的是突
破
与创造,而不是泥古与守旧。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形而下的器
物
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没有西方的影子?如果一厢情愿强行剥离两者,这种努力只能是事倍功
半
甚或徒劳无功的。退一步来讲,国学也不是要回到传统的形态上去,因为从理念到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去
除
掉现代化的印记,重要的是需要寻找各自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交互为用,并行不悖,从而形成推
动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合力。
12 25
国学的兴起
是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主要以儒家经典为载体,废弃了经典等于
斩断了根脉,造
成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漂浮感。要连接上儒家传统的血脉,使其历久弥新,当代的
中国哲学研究就
不能不认真地对待“新国学”所标志的价值指向。由此,国学义理的诠释较之传统文献整
理的工作,对于
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来讲,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选文有删改)
1
.对文中“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国学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以期补偿中国哲学研究状况,是造成对峙的原因之一。
B
.坚持民族精神立场的一方认为,必须关注中国文化之精神,尊重儒释道本来的精神生命。<
br>
C
.坚持现代学术立场的一方认为,不应该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反对将价值问题
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
D
.对峙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已经“角色分裂”
,学术研究与民族精神相互对立,无法融合在
中国哲学的研究之中。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内容很难与西方化研究方法相对应,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因而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
B
.目前学者更重视中国哲学的价值,普遍认为传
统的国学研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C
.现代化的“国学”研究,用西学的
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材料,呈现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
况,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生活已经
完全脱钩。
D
.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要做好对国学义理的诠释而不是
文献整理工作。
3
.作者对“彻底回到传统以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的
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根据本文内
容说明理由。(
3
分)
三、
【
2017
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br>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
800
年左右,止于公元
200
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1
℃
~
2
℃。这种气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
找到佐证。
从植物
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北上。以竹
为例,目前
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
如,春秋时
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披淇奥,绿竹青青”;
到汉代
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即以“下淇
园之竹
为楗”(《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
多棕,
其草多竹,泾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曾言:
“如竹
苞矣,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鄂杜竹林,南山檀
柘,号
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
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
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摽有梅”,地域当在
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有
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
有梅,有鸮萃止”,《曹风》有“鸤鸠在桑,其子
在梅”,两国地域均在兖、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
。而梅树的下限温度为
-l4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
13 25
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
,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今河流冬季
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
北跨黄河,沿黄河北侧高地西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
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西汉时期,河流
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令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
些。据《左传》《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记载,
在关中地区及曲阜、洛阳地区,于鲁桓公十四年(前
698
)、
成公元年(前
590
)、襄公二十八年(前
545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07
)、昭帝始元二年(前
125
)都
有“无冰”记载,而河流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
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
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
关系。《汉书·沟洫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掾
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
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
骧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
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天
津、宁河、宝坻、武清、静海、
黄骅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
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
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
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
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
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
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
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
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
“天尝连雨,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B
.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气温上升。
C
.河流冬季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这一时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D
.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2
.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
A
.《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B
.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
C
.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D
.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中期发生的一次大海侵,范围大体在今天津、宁河、宝坻、武清、静海、黄骅六县市各
一部分或大
部分地区。
B
.这次大海侵,从西汉中期发生直至魏晋南北朝时
期,这一地区受到的影响一直存在。
C
.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这一地区人烟稀少。
D
.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渤海湾地区是温暖多雨的气候特征。
四、
【
2017
届福建福州外国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14 25
齐、鲁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文化以周文
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仁者
型文化系统;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智
者型文化系统。孔子曾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这实际上分别是对齐、鲁两国文化本质
特征的概括。这有孔子自己的话为证:“齐一变,至于鲁;
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二是鲁文化
属大陆型,齐文化属海洋型。从地理上说,“齐带山
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史记·货殖列传》)。鲁国属
内陆丘陵平原地带,多贫瘠土地,适宜农作。
文化上,齐国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
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
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国则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
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
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
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br>
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齐、鲁两国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学术文化。齐国学术文化偏重智慧
型和
功利型,涌现出了兵家、法家、纵横家等偏重于实利型的诸子百家;而鲁国学术文化则偏重仁德型和
理想
型。儒、墨作为当时的“显学”虽有不同,但在非攻、尚义、节俭等尚仁德方面,二者又是共通的;
鲁国
异于齐国的独特文化还通过对孔子弟子的形塑而进一步左右着儒学的传承。孔子生前,其弟子就为儒
学的
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去世后,其言论由弟子辑录成《论语》,使之成为儒学的圣典。随着孔门弟
子的增
多,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
儒学,
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
后来
,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
促进了区
域间的文化交流。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走上了一体化道路。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
之后又
传播到全国各地。齐国之所以成为儒学传播的重镇,一是从战国初期,一直到秦始皇,齐国均在临
淄设立
学术基地——稷下学宫。正是齐国这样一个条件,儒学才有机会在齐国得到传播。二是孔子之后两
个最大
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
一段时
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在荀子的书里面,也第一次出现了齐鲁并称,
说明当
时齐、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得到了大大地推进。三是齐国管仲学派的推动。他们把道家、法家
和儒家
思想融合起来,其中儒学占了很大部分。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
现了儒
学的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
级的认
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整个国家的“独尊儒术”。
(有删改)
1
.下面对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风格迥异,但实质相同的文化体系。
B
.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的仁者型文化系统。
C
.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周文化为辅的智者型文化系统。
D
.齐文化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鲁文化重仁义、尚伦理、贵人和。
2
.下列内容不属于“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
项是(
)(
3
分)
A
.代表鲁国文化的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并使齐国成为传播的重镇。
B
.整个战国时期,儒学一直在齐国的学术中心稷下学宫得以传播。
15
25
C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的曾经在齐国传播儒家学说。
D
.管仲学派把道家、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融合进来,推动了儒学的齐鲁化。
3
.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战国时期的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
学,从而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大规模改造。
B
.齐鲁第一次并称出现在荀子的书里,说明那时候的齐鲁文化已经彻底融合。
C
.汉代初期,董仲舒吸收了齐鲁文化的新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D
.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学术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16 25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阅读之理解概念句子答案
【真题导航】
一、
1~3
.
DCC
二、
1~3
.
CBC
【能力热练】
一、
1~3
.
ACB
二、
1~3
.
BDC
三、
1~3
.
BDD
四、
1~3
.
BCA
【真题导航】
一、
1
.(
1
)“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
(
2
)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这就是因声求气。
2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
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
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
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
不好文章了。
3
.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
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
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
句等的用法。
二、
1
.
A
2
.“每
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
3.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能力热练】
一、
1
.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博学和聪明”),
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
2
分)苏格拉底对“智慧”的理解,(
2
分,
如答“苏格拉底的话”或“苏格
拉底的妙论”给
1
分)恰如一剂苦口良药,可以疗救国
人自高自大的毛病。(
2
分)
2
.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谈论人间
朋友和国人自以为拥有最高智慧可以拯救世界的盲目自大作类比,(
2
分)批判(或“讽刺”)
了国人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2
分)呼吁跳出传统,寻求新知,体会寻求知识
的快
乐。(
2
分)
3
.首先,由海森堡的难题引出苏格拉底关于智慧的
论述;(
1
分)接着,分析中国人有一种自认为是世上
最有智慧的人的“偏向”;(<
br>2
分)然后,用马克·吐温的故事讽刺国人的固步自封;(
2
分)最后,表明<
br>自己的态度,要努力去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
1
分)
二、
1~2
.
DC
17 25
3<
br>.不赞成。(
1
)传统学术也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思想文化的进步靠的是突破与创造;
(
2
)事实上中西文
化已深度融合,二者难以强行剥离;(
3
)国学
不可能完全去去现代化,也不是要彻底回到传统,二者应该
交互为用,并行不悖。
三、
1~3
.
DBC
四、
1~3
.
ABD
18 25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阅读之理解概念句子解析
【真题导航】
一、
1
.
2
.
3
.【解析】试题分析:
C
项“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
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
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
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
唐代古诗有偏见。
二、
1
.
2
.
3
.
19 25
【能力热练】
一、
1
.
2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内容的
能力。
C
项表述错误,由原文“以猿猴伸臂作钩的设计构
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可知,“最
成功的”错。
3
.
二、
1
.
2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
到选项在原
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
心意思的能力。
D
项“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
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
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3
.
20 25
三、
1
.
2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
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词“佛教与儒、道
之间矛盾冲突”。
A
.原文信息为:“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
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
起的斗争。”“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犯了主
次颠倒的错误。<
br>B
.原文信息为:“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
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调和态度非极端手段。
C
.原文信息为:“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
要集中在神的存
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并非只有这两个问题,原文中关于因果报应的观点也并不是相
同的。
3
.
四、
1
.
2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私语真情”的理解
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
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
C
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
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
,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
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
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可知,偷换概念,此项表述的是
“书信”的特点。
21 25
3
.
【真题导航】
一、
1
.
2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要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
或
是文章某一个部分的中心句,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同时要注意对其<
br>“
言外
之意
”
的把握。“凑合”指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
法。整个句意是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
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3
.
二、
1
.
2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
会如何与自
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
须进行的精
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3
.
22 25
【能力热练】
一、
1
.
2
.【解析】题干“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
•
吐温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作用”这是一道考
查情节的作用的题目,
答题时抓住关键词语“引述马克
•
吐温的故事”“作用
”
,
作用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就是内容
+
结构。就内容而
言
,须要结合议论文这一文体特点。对此,我们要首先明确马克吐温故事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论述什么问
题
时引用这一故事的。问题定位在文章第三段,注意阅读故事后的相关文字,就可看出用天堂里的人闲着
没
事谈论人间朋友和国人自以为拥有最高智慧可以拯救世界的盲目自大作类比,从而来说明作者要阐述的
问
题。
3
.
二、
1
.
23 25
2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
。本题比较简单。
A
.“身份性被质询”与“们越来不满意”因果倒置。原文是
“原因就在于
”
。
B
.“更
重视”无中生有,
“
普遍认为
”
错误,原文是
“
大多数
”
。
D
.否定
“
文献整理工作
”
不当,原文是
“
更重要
”
,二
者都重要。
3
.
三、
1
.
2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
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可见本题考
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
,选项
B
句意侧重把握错;“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
瓠子决河”是证明此地竹子
多。
3
.
四、
1
.
2
.
3
.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24 25
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
,
A
项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
并发展
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可知,因果颠倒;
B<
br>项结合文本内容“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可知,绝对化;<
br>C
项偷换概念,应该是“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两个国家,而不是齐鲁文化。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