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白居易《琵琶行》的叙事性

玛丽莲梦兔
76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9放假安排-六级算分


龙源期刊网 http:
试析白居易《琵琶行》的叙事性

作者:刘自歆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7年第10期

白居易《琵琶行》(以下简称《琵》)自产生以来,便声誉鹊起,从唐宣宗所赞“童子解
吟长恨曲,胡儿 能唱琵琶篇”至清人张维屏感叹“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并且成
为后世戏曲题材的重要选 择,可谓流传广泛,影响巨大深远。不仅如此,它也是中学语文教学
的传统经典篇目,被选入人教版教材 必修三中,足见其地位和价值举足轻重。但是,很多教师
对其应该怎样解读并实施教学,特别是对它的叙 事性缺乏自觉的认识,常常陷入解读误区和偏
狭之中。倘若沿着叙事性的角度,在我国传统叙事理论基础 上,借鉴符合《琵》文本要求的西
方叙事学理论给予整体审视和细读,更深层次地挖掘曾被忽略的叙事内 涵,那么,或许会发现
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解读途径。
一、文体特征和叙事性弱化
《琵》中的“行”,源于汉乐府与古诗,是古诗中的一种 体裁。《琵》又被称为《琵琶引》
和歌行体叙事诗。南宋姜夔较早的阐释过各诗歌题名意义:“守法度曰 诗,载始末曰引,体如
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①明代徐师曾《诗体明辨》解释道:“放情 长言,杂而无
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胡震亨《唐音癸签·体凡》也说 :
“衍其事而歌之曰行”。他们都共同指出这种“歌行体”的诗歌,具有兼容叙事性和抒情性的特
征;至于在一篇中孰轻孰重,則应具体文本具体对待,而《琵》具有借事传情、因情传事的突
出特点, 即使叙事,也是在抒情下的叙事。《琵》称“长庆体”是始于宋人,缘于白居易、元稹
的文集名,其特点 是叙事性的律化的长篇七言歌行,但并非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在抒情诗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抒情风 格的叙事诗。美国学者王清献将《长恨》《琵琶》与《孔雀东南
飞》比较后说:“文人作诗看来更多地倾 向于根据他的情趣与哲学事件作出解释,而不是通过
严谨详实的情节来复述故事。”(王清献《唐诗中的 叙事性》出自《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可见,《琵》的重心在于表达诗 人的情感,白居易曾旗帜鲜明地
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 诗歌矣。”(《策林》
六十九)
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本该与抒情性 同等重要的叙事性,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弱
化),甚至被漠视,即使对叙事性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在粗 糙的勾勒概括上,严重缺乏在叙
事视野下的情节结构、故事人物以及音乐描写、景物描写和故事人物的关 系诸方面的整体细读
和深入探究。这种现象除上述文体原因外,还存在着种种复杂原因,归纳起来,大致 有三个方
面。首先,从《琵》的接受史和批评史来看,学界始终注重其抒情性和社会政治意义,而轻视< br>其叙事性和系统的叙事学理论建构。我国叙事诗并不发达,到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期才集中出
现了 一批叙事诗,“中唐诗坛开始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就是正统文学的趋向终结和市
民文学的兴起。 于是诗歌从内容到语言上都出现了新的转变。”②事实上,真正确立和形成
《琵》叙事诗地位的标志是明 代戏曲评论家何良俊的评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安全培训心得


党性心得体会-4级查分


辽宁机电职业学院-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中国震撼-廉洁文化进校园手抄报


长沙的专科学校-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


中国航天飞机-贵州公务员考试试题


学校消防-两会结束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气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