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绝世美人儿
593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春节快乐图片-初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课 型 诗歌欣赏

一、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近酒》,通过整合教学,走
教学 近李白,感受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二、了解李诗常用的诗歌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路数。
三、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四首诗歌。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了解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
重点教学难点
难点 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路数。

教学
准备
(含
资料
辑录
或图
表绘
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先行对几首诗歌进行多角度比较。搜集有关评论李白与酒的文章、文献。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












预习要求:
熟读李白诗歌,并自行疏解诗歌的意义,做初步的比较鉴赏。
教法要求:
组织学生 充分展开讨论甚至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探讨,但绝不灌输和强迫学
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先 自由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


















编号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导入




一、常识简































教 师 活 动

“天上·人间”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送友人》
李白头顶星空,喃喃自语 ,用梦呓一般的声音表达自己,他极力
想挣脱地球的引力绝尘离世,可是终究又无法摆脱人间的烦扰,< br>活在半梦半醒之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幻想升天的一个“梦”,
让我们看到了飘飘欲仙的天 上的李白;而《送友人》则是李白在
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侧影,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人间情怀。
1.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 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
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
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 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
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
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 错,换韵自由,富于
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
学的这首 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2.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 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
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
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 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
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
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 ,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
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 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
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
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 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
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 ,
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
然 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 激”“豪迈俊逸”来概括,
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
学 生 活 动














三.整体感




























《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 过“豪”的表面寓
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
基本特征。
3.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这是李白 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
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 时东鲁的家已颇
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
他有一个不安 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
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 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
所以在诗的最后发 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演奏

⑷失向来之烟霞:代神异的景象
..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
...
(6)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⑺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确实

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
梦醒留别(现实)
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 洞外恐怖;夜晚-
洞中仙乐。
4.理清本诗结构
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1.研习第一节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 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
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
则成 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
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 起了作者神游天姥
的念头。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 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
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研习第二节
导入: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
绕呢, 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
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
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 景的特色。
明确:月夜→寂静清幽 白昼→壮美奇绝 傍晚→离奇险怪 夜
晚→壮丽辉煌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
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 ,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
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
连三地 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 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 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
就更适合于超 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
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 的美
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
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 场服务。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 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
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 要方面











































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
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
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 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
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三.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
什么作用?
明确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
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 是为了表明对黑
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
对自由生活的向 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 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 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
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
是 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
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并大量
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
云梯”) 、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
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 活灵活现,也更好
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3.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 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
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 br>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
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 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 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
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
言”的束缚。
六.拓展延伸
李白留别诗举例, 体味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联想和夸
张)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
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 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
长?”



比较鉴赏



二、知人论



六、课堂小






1. 两首诗选取的意象各有怎样的特征?
2. 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3. 两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以上两首诗为李白画了像,组织学生研讨李白留给后人的是
怎样的一种形象。


鉴赏一首诗歌,可以先从意象入手,由咀嚼意象获取最大程
度的诗意和美感;然后去 揣摩蕴涵在意象中的情感变化;最后还
需要探究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根源,这就是表现手法和知人论< br>世。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导入











一.常识简













三.整体感




四. 鉴赏情





教 师 活 动

“独酌·会饮”篇
《月下独酌》《将进酒》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是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
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 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
就佳作藏之名山。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是“酒
仙 ”,由于他的盛名,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
招牌。这是一个在半梦半醒之间挣扎的诗 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和悲哀,于是饮酒就成为他用来调和悲愁的主要手段,他时而在
花间“独 酌”,时而与朋友“会饮”,借助酒劲挥洒他的快意人生。
《月下独酌》和《将进酒》便是诗与酒的结晶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解题
⑴《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 即“劝酒歌”,多以饮
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
无怒” 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
不同 。
2.作品背景
这 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
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 将政事交给奸相
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
国事为念,社会 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
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 借酒销
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
之气,这种反抗方式, 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
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莫使金樽空对月 ⑵烹羊宰牛且为乐
..
⑶钟鼓馔玉不足贵 ⑷斗酒十千恣欢谑
..
1.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
豪放的表现。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 变化?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悲→ 欢→愤
→狂
学 生 活 动











































①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 ,
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
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 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
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
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
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
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 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
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
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
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 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
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
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
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 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
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
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
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 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
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
人, 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
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 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
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
豪华酒宴 ,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 愁”埋下了伏笔。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
值昂贵之物都拿 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
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 上看,是诗
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
万古愁”来结束全诗 ,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 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
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4.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5.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你能读出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五.比较阅











六、课堂小












作业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 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
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
表 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 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
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
表现了他 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一、 背景链接
《月下独酌》和《将进酒》这两首与酒相关的诗是在什么情
形下写就的?
二、 李白形象之“孤独与狂放共舞”
在月下“独酌”和与朋友“会饮”时的李白表现出怎样不同
的姿态?
三、 李白形象之“颓丧与昂扬协奏”
李白善于借酒张扬生命,表达情感。师生共同体味两诗的情
感变化。
四、 活动探究
搜集李白其他写酒的诗,探讨:李白为什么与“酒”结下了
不解之缘?
李白嗜酒,更 多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他曾经两次
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 、出
众的才华,而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
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 志的知识分子处世的常用方法。陶渊
明曾经这样谈论酒趣:“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连雨独饮 》)
喝一口酒,种种世俗之情都远离而去;连饮几杯,就忘了自己。
饮酒可以使人进入忘物忘己 的境地。魏晋人喜欢饮酒,认为酒能
引人入胜,陶渊明则更独特地领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 br>酣饮时,俗念没了,思虑没了,天就是人,人就是天,物我两忘,
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 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
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
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以“李白的诗酒人生”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

中秋节假期-高中英语教学计划


党小组推荐意见-申报材料


教师自我叙事-公务员政审单位鉴定


三城联创-五一劳动节资料


2015广东高考英语-关于学习的演讲稿


金华市教育网-销售面试问题


陕西省人事-党课心得


机械专业大学排名-宁波市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