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十版)考前总结 华师冲刺班ppt. 摘要

巡山小妖精
755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淘宝双11-荷花颂


大学语文(第十版)考前总结
华师冲刺班ppt. 摘要

基础知识
 1、体裁:国别体史书、编年体史书、纪传体通史、语录体散文集……第一部、最早
 2、作者姓名、字号、朝代、国别、代表作、作品集、文学主张
香山居士、六一居士、淮海居士……擅长:乐府古题、新乐府、歌行体、绝句律师
 3、文学流派及其文学主张、文学现象
 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与婉 约派、公安派、竟陵派、
桐城派、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
 4、重点诗词或成语的出处
 5、诗词的修辞手法
 6、重点篇目的主题:
 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
 和而不同的区别等
 7、人物塑造方法(08.09)
 人物形象特点
 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 侧面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烘托)
 白描、细节、浓墨重彩、简洁勾勒、欲扬先抑、先声夺人



翻译题
 通假字和古今字
 2、词类活用:名动、名状、意动、使动用法
 3、特殊的动词、副词
 翻译句子
 1、句式:被动、判断、倒装
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 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
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阅读题
 分值与题型的变化(见大纲题型示例)
 冯骥才《灵魂的巢》
 《淮南子·泰族训》
 《沈园二首·其二》
 2007年以前基本是文段阅读:《长恨歌》、《我与地坛》、 《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吗》、《五代史伶官传序》、《断魂枪》……
 2008年开始改为短文阅读:主旨、结构、审美风格

- 1 -




08
09
10
11
12
13
14
现代文
柯灵《巷》
张爱玲《秋雨》
郭沫若《银杏》
沈从文《秋》
施蛰存《古代旅行》
杨绛《读书苦乐》
雨果《雏菊》
文言文
刘邵《英雄》
苏轼《留侯论》
袁宏道《徐文长传》
蒲松龄《婴宁》
张岱《西湖七月半》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邓牧《吏道》

记叙文
一、记人叙事
 一、或以人物为中心、或以事件居主位,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思。
 钱谦益《徐霞客传》“千古奇人”
 施蛰存《纪念傅雷》“怒目金刚”
 袁宏道《徐文长传》(2010)
 张洁《拣麦穗》
 林语堂《我的戒烟》
 二、试题分析:
 1、人物性格特征:优秀品质、精神面貌、胸襟情怀、特殊命运
 2、文章主旨(寄寓作者感情):由衷钦佩、赞美、崇敬;惺惺相惜;谴责
鞭挞;沉重思考 ……(由“个”到“类”、“代”、由表及里)
 3、写作特色:片断式、以事传人、由事见情、淡 中寓浓、重神轻形——“一
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中有我”。
 4、艺术效果:形象鲜明、兴趣盎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按时间、按心理,移步换景、展开联
想、对照比较
 6、文章结构(分段落)
 总—分—总,总—分,分—总
 5、(写人)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提示、烘托、铺垫、过渡
 自然环境: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 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的变化);突出、深化主题 。
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 试题分析:10《徐文长传》、11《婴宁》




- 2 -


二、抒情美文
 一、特点:写作对象大多为景物:春雨夏荷、秋月冬雪、高 山烟霞、钓台
晚亭、柳影虫唱、市井万象,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重在写出“情调”,
洒脱 、灵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 陆蠡《囚绿记》
 二、试题分析:
 1、托“物”抒“情”言“志”:“物”的特征?何种感情?
 2008柯灵《巷》
 2、写作特色:
 A、写作特色: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答题要具体化)……
 试题分析:
 2010郭沫若《银杏》
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银杏?”——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来
写,从外到内,形神兼备。
 2011沈从文《秋》
 “选文两个自然段在写秋时有什么特色?”
 第一段动中写静,第二段静中写动,富于变化。
 2014雨果《雏菊》
 “以小见大 ”:作者由一朵废墟上的小花谈起两年前的歌剧院火灾,并由此
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2分 )由小及大、以小见大,将历史
和现实联结起来。(2分)
B、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对 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反复——形象
生动地描写了……充分表达作者……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引起读者共鸣(艺
术效果)。
 3、审美风格(语言风格):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
的整体话语特色, 平和冲淡。指定参见作品评析最后一段)。
 古朴优雅、恬淡飘逸
 平和冲淡、自然舒缓
 简洁精致、委婉含蓄、韵味深长
 华丽典雅、文气充沛、灵动跳跃
三、明理散文
 明理散文(随笔):融情入理,追求情与 理的统一,崇尚“理趣”(耐人寻
味的哲理性)。使读者得到的不仅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还有情感的撞 击。
 试题分析:
 13杨绛《读书苦乐》
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 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
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 学,或考研究
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
呢,这 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 认罪。
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句
可为知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 -


 ……
 (3)为什么作者说“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5分)
 参考答案:
 读书能使人获得精神自由;读书能让人通晓世事、关注现实,获得批判的
眼光;读书可以使人不断增长智 慧、获得启迪。

重点句子语义及作用分析
 重点句主要包括五种:
 点明题旨的句子;
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 总结全文的句子;
 起承转合的句子;
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 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
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
功能、作用、特点。可从三方面分析:
 一是内容方面,如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强化感
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过渡)、首尾呼应、
回环往复总结全文、打下 伏笔(作铺垫、反衬)、渲染气氛(烘托)。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 在分析关键句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 具体语境来考虑。
 试题分析:12施蛰存《古代旅行》
 “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 ——慢行、细看、贴近自然、了解风土人情;与友
人结伴同行、领略大自然和人情之美;领略旅行的趣味 ,得到更多更丰富
的生命体验
技巧:
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 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
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
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
些重要的句子、段落, 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 段
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
重点研读的,通过找 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 言志类的哲理性散
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
议论 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
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
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 要确保文通句顺。
议论文:
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
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

- 4 -


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 参悟一
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 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
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 题时需要
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 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
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
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
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 位、
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 3,论证方法:
 例证法: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 引证法:语句精当,证据确凿,精辟透彻,发人深思。
 类比法(打比方):词语浅显,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循循善
诱,因势利导,有说服力。
 对比法: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相对照,是非昭然。《过秦论》
 议论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 排比对偶
 纵横论晰,畅达雄辩;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词锋犀利,富于节奏感。
诗词鉴赏:
 一、主题(多义)
 二、表达方法:比喻、象征、用典
 1、意象:具体物象、情景—想象情景——复杂感情——意念世界
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P169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诗经《蒹葭》“在水一方”P167
 劝人遵 循周礼、贤才难觅、情人难得——世间一切因受阻而可望难即的情
境——失落、惆怅、悲凉——人类的悲 剧处境。
 陶渊明《饮酒》:“无我之境”的三层次虚静忘世——物化忘我——得意忘

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伤感的?
 词:上下片的不同
 秦观《鹊桥仙》(相会离别)
 张孝祥《念奴娇》(物境心境)
 辛弃疾《贺新郎》(即景叙事,以文为词)(英雄失意、壮志难酬——雄奇
豪壮、苍凉沉郁)
作文
第一段: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和各种开头形式,引出
主题,即点题。
第二段:以过渡段或过渡句引出所要记叙的事情。
第三至五段:对事情展开记叙,注意详略安 排。中间因时间、地点等的转换,
可采用适当的过渡。记叙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点题。
第六段:对所叙事情进行适当的叙写感悟、议论、发出号召、抒发情感等。
第七段:以一句或多句优美的语言点题并照应前文结尾。

- 5 -







- 6 -

华中科大文华学院-民间借贷合同


四川二本学校-观察昆虫作文


赞美女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勉励-论文格式范文


我的swot分析-生物圈中的人


教师节英语贺卡-国际电话


七一是什么节日-红色经典观后感


手工串珠纸巾盒-漳州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