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巡山小妖精
913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提瓜-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部分名词解释
诸宫调: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
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 (2)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
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3)但它 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诸宫
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楔子: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 段落。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
曲中的过场戏。
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它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是由民间小唱、唐诗宋词发展而来 的. 小
令包括“带过曲”、“重头小令”。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 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以“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
底。曲的出现是对词的一次重大 变革。曲的对仗有“合璧对”、“鼎足对”、“连璧对”、“连珠对”、“扇面对”等。
南戏:南戏又 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
曲 、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开始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朝统
一全国后,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又受北杂剧影响,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戏剧样式。
《永乐大典 戏文三种》:今存《永乐大典》中所收的三个元代南戏戏文,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它们在艺术上虽然粗糙,但就其性质来看,已经是成熟的戏剧文学。所以,在戏剧史上,它们有着 不容忽
视的价值。
酸甜乐府:元后期散曲作家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时人称其散曲为 “酸甜乐府”。酸甜乐府多写逸乐生活以
及男女恋情,题材比较狭窄,讲究雕章琢句,对仗工整。 南戏中兴之祖:对元末高明《琵琶记》的誉称。语见魏良辅《曲律》。《琵琶记》随后于《拜月亭》,但它的 问世标志
着南戏的成熟和定型,为南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南戏诸腔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故称“南戏之 祖”。
元末四大传奇:又称“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 狗记》四部南戏作品的并
称,简称“荆刘拜杀”。说见王骥德《曲律》。
元诗四大家:指虞集 、杨载、范梈、揭傒斯,他们都是元大德、延祐年间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因有文采而被选入翰
林院,在 京师成为士人向慕的著名人物而称誉诗坛。尤其是虞集,在元中期文坛名声最大。
公安派:公安派是李 贽的文学革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由于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
北公安人 ,所以被称为“公安派”。三人中以袁宏道最知名。其诗歌主张是:A不拘格套,独抒性灵。B反对道统对
文学的控制,强调文学自身的价值,要求诗歌创作脱离“理”的束缚而自由抒发个人真实性情,表现个人生活欲 望。
C认为诗歌不能墨守成规,应不断创新。
虞山诗派: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 生的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冯班为其代
表人物,他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 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
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 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
《四声猿》:指明代徐渭的四部杂剧。它们 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四剧独立,合为《四声猿》。
王骥德《曲律》评 这四个短剧“高华爽俊,浓丽奇伟,无所不有。称词人极则,追躅元人。”(“四声猿”语出郦道元
《水 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
台阁体:“台阁体”主要流行于明代永乐至 天顺年间。这一文体在任职台省馆阁的上层官僚间形成,代表作家“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采用 的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应用范围多属应酬、题
赠、应制、颂圣 。诗歌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这一文风标志着明代文人的独立人格已经被统治者彻底摧垮,他们
甘心 以摇尾乞怜之姿态去换取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地位。
茶陵诗派:茶陵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 而得名,成员谢铎、张泰、陆代、邵宝等人。他们论诗主张宗法杜甫,
针对台阁体平冗委琐的风气,李东 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虽未尽除台阁遗风,却首开复古运动的先河,他们的
诗歌成就不高,但在明 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唐宋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 以反拨前七子的复古 理论为主要
目标的文学流派。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 导的“文道合一”的传
统。唐宋派内部彼此间的文学主张有细微差别:王、唐二人推崇宋代理学家的诗文 ,认为衡量文学的准绳是理学,将
文学视为有碍理学的东西。茅坤取法较宽,在宗宋时,不排斥唐代散文 。归有光则表现了重“情”的倾向。
昆山腔:明中叶以后流行的传奇唱腔,主要有四大声腔,即海盐腔 、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明嘉靖间,戏曲音乐
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主,把弋阳、海盐等南区诸腔以及 北曲声腔熔于一炉,加以提炼,集中了南北曲的优点,形成一
种轻圆舒缓、轻柔婉转的新型声腔。这种新 的昆山腔(也称昆腔)遂流行南北,独霸剧坛,至今仍流传大江南北。
临川派:因代表人汤显祖是临川 人而得名。他们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熔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戏
曲史上称之为“玉茗 堂派”或“临川派”。通常认为这批剧作家有吴炳、孟称舜、洪昇和张坚等人。注重情辞,提出
“凡文以 意趣神色为主”,要求格律服从情辞,反对格律约束情辞。在戏曲语言的运用上,重视文采,因此,此派又
称“文采派”。
吴江派:主要作家有沈璟、顾大典、卜世臣、吴天成、王骥德等,因沈璟是吴江人而 得名。“吴江派”注重音律,要
求“合律依腔”,注重演唱效果,甚至认为“宁协律而词不工”,在戏曲 语言的运用上,强调“本色”,就是主张多用
拙俗的民间俚语。因此,此派又称“格律派“。
临川四梦:指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由于作者是临川人,四部传 奇都有人
物梦境活动的情节,所以人们称之为“临川四梦”。(又汤显祖的书斋名“玉茗堂”,故又称“ 玉茗堂四梦”)《牡丹亭》
是汤的代表作,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童心说: 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
实坦率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绝假纯真”,就必须割断与 道学的
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 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竟陵派:以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而得名。竟陵派的出现是由于仿效公 安派诗歌者日益显露出的“陋”和
“俚”的弊病而出现的。它公安派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认为“ 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而是古人
的篇什,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孤 僻的情怀。在艺术上,认为公安派浅易的风格是“俚俗”,
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其诗多用怪字、押 险韵,刻意追求新奇,结果使他们的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
梅村体:梅村乃清朝诗人吴伟业的号, “梅村体”是他在继承元、白歌行体诗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
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 ,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的一种叙事诗体。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


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抒情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 了情
节的传奇性。吴伟业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 ,把古代的叙事
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梅村体叙事诗约百余首,《 圆圆曲》是代表性作品。
清初散文三大家:指清初写作文学散文的三大古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其中侯方域的影响最大,他的散文继承
韩、欧传统,融人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代表作品有《 马伶传》、《李姬传》。
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 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
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 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
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 散文理论。
笠庵四种曲(一人永占):指清初李玉早期的四部作品《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 》、《占花魁》。这四种传奇表现
的是社会下层的世态人情,着重嘲讽鞭挞的是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 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是出自微贱中人,这种
情形近乎“三言”小说的世界,而道德意识又更重了些。由 于李玉是带着道德感情去写他心爱的和憎恶的人事,表现
力求尽致,强化了戏剧冲突,剧作富有感染力。
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 修正,也产
生了一定影响。因此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所以被称为“阳湖派” 。他们在散文理论上与桐
城派相异处有二:一是在桐城派规定的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家之外,同时兼取 子史百家;二是把骈文的笔法引入古
文,使散文也具备骈文博雅工丽的特点。这使得他们的文章较为纵恣 洒落,笔势较为放纵。但他们的散文多为碑铭文
字,内容陈腐,只有一些山水游记较为可取。
神韵说:清代王士禛提出了“神韵说”,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 淡
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为此,他竭力提倡唐代 王、孟、韦、
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其中多为七言绝句,《江上》、《 真州绝句》其四。这类诗都
写得古淡自然,清新蕴藉,在如画的风景之外,能够给人以淡淡的遐思和缈想 。“神韵说”忽略诗人的真情实感,还
有些虚无缥缈,可意会而难言传,所以让人难以捉摸。这几方面的 问题在当时就受到了赵执信和查慎行的注意和纠正。
格调说:清代沈德潜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 建社会秩序,在表现上,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 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
学古,必须有 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究格律”,由于他的努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弥漫于诗坛。
性灵 说:清代中叶,真正与宗唐、宗宋的道统文学观相对、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的,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
衰枚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从强调个人性情出发,在文学史观上 ,他主张文
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都应当有自己的文学。基于此,他对清代以来的神韵派、格调派、肌 理派等予以全面的批判
和排斥,表现了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特点。性灵派的主要成就在诗 歌,与袁枚主张和诗风相似的诗人
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
阳羡派:以清代词人陈维崧为 代表的词派被称之为“阳羡派”。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诗风,但前
人写豪放词多用长 调词,而陈维崧则长短并用,即使是极短的小令,他也能挥洒自如,豪情奔放。如《点绛唇·夜宿
临洺驿 》。不仅如此,他还能将清初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写进词中,从而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等。他们相互唱和,并编辑过《今词苑》和《瑶华集》等。
浙西派 :与清代词人陈维崧的词风明显不同,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但他的文学 修养好,
功力深厚,所以作词风格醇雅清丽。如《洞仙歌·吴江晓发》将静谧的江南水乡之晨,舟人出发 的风情,描摹得细腻
传神。著名的《桂殿秋·思往事》也写得婉深恳切,圆转流畅。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 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
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 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
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岸登及他本人的词为《 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常州词派:清代嘉庆时期,以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 等人为代表的词派,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
统,强调寄托比兴。但由于他们所说的“比兴”, 主要还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诗骚传统迥然有别,所以
他们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 根本上实现。
江左三大家:指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因他们都是江东人而得名,三人 文学成就不同,钱谦益和吴
伟业文学成就较高,龚鼎孳次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为当时文坛领袖 ,他力排七子的“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
转移当时诗歌创作的风气,是从明诗到清诗转折的一大关键人 物,其诗作转益多师,风格接近晚唐和宋诗,技巧成熟。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作诗取法盛唐及元、 白诸家,早期作品风格绮丽,后期作品则激荡苍凉,多写明清之际时
事和民生疾苦之作。
江右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诗界革命:维新变法失败后,新学之诗的实验中断。梁启超在亡命海外之后,以“新民 ”即启发民众觉 悟为宗旨,
提倡和发动文学界的全面革命,诗界革命最先被他提出。1989年梁氏在《夏威夷游记》中 首次标示“诗界革命”。并
且提出“诗界革命”的纲领“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或曰“熔铸新理想以入旧 风格”。“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黄遵
宪、梁启超、康有为、丘逢甲等。
魏六朝诗派:与宋 诗派称盛的同时,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湖湘诗派,影响
较大。
四大谴责小说:“谴责小说”一词是鲁迅1920年研治小说史时所创。他认为清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 ,但屡败于英、
法、日本诸列强,戊戌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民众对清廷腐败认 识愈深,加之“小说界革命”
大兴,政治小说蓬勃发展,一批以揭露官场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涌现,故 名。谴责小说的代表是《官场现形记》、《二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与《孽海花》。 湘乡派:曾国藩是桐城文派的中兴缔造者,使桐城派衰而复振,其文自成一家而籍列湘乡,乃有湘乡派之称。 其主力
为曾门四弟子,包括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
南社:是建立于清末的文学社 团,“操南音不忘其旧”,高旭、陈去病、柳亚子为主要创始人和领导核心。它与革命诗
潮的兴起、壮大 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革命诗潮之兴催动南社诞生,南社之立又为革命诗潮推波助澜。它是第一个有明
显近 代性质的文学社团。其文学思想以振兴国魂、保存国粹为主要宗旨。
小说界革命:晚清文学革新的重要 组成部分。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
名文,正式提出了 “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小说界革命”的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提倡最力的小说类型是“政治
小说 ”。它促进了新小说的诞生和兴盛,甚至使小说的地位提升到社会中心的关键位置。
宋诗派:道光、咸 丰时期,诗歌题材上产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


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这里所谓的“宋”与“宋诗”,概指以 苏轼、黄庭坚为
主的宋人诗风,同时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提倡以学问补充 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也
以宋诗开疆拓土的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晚清宋诗运动大要经历了三期:道 光、咸丰之际为第一期,咸丰、同治时期
为第二期,光绪、宣统至民国后为第三期。
同光体: 同光体是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同治体之名得自陈衍1901年所言:“‘同光体’者,苏堪(郑孝胥)与余< br>戏称同光以来诗不墨守盛唐者”(《沈乙庵诗序》)后来论者对此多有议论。大体而言,不明言宗宋而称“ 不墨守(或
不专宗)盛唐”,即指学宋为主而不以以上乘道咸以来的宋诗传统自居,其实“同”字所指的 同治并无着落,故改称
“光宣”更符合事实。(参钱钟联《论“同光体”》)这一派诗人创作多始于光绪 中叶以降此自限。称“同光”(同治、
光绪)乃出于标榜,。同光体即是指称光绪、宣统至民国后的宋诗 派。

地理复习资料-小升初英语试卷


祝福祖国的话简短-神龙教口号


宁夏高考分数线-青春格言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企业口号


六一祝福-关于师生情的作文


ielts怎么读-北京交通大学考研网


皖南医学院录取分数线-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


廉政警句-小学黑板报版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