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就近原则-广告策划书范文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
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
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
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
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
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失
落。
【试题分析】
④
②③
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
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①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冠绝一时的舞蹈家。弟子
: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
流行的武舞,女子戎装持剑而舞。此诗作于公元767年。时杜甫年已55
岁,流寓夔州,目
睹李十二娘舞姿,闻其先师,抚今思昔,记起玄宗年间曾观公孙大娘之舞剑,赞叹其舞
技高
超。②金粟堆:金粟山,是玄宗陵墓所在。瞿塘石城:指夔州,地近瞿塘峡。拱:两手合围
的粗细。
1.诗题中的“行”是
①
指
。
2.简析诗中划线句子“罢如江海凝清光”。
3.诗云“感时抚事增惋伤”,诗中惋伤之情有几层意思?结合全诗作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雨花台
魏 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①
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
太祖朱元璋墓。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杜甫曾以“麻
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魏禧以“此
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
重的情感。
B.“谁使山河全破碎?”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
br>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
C.“冠盖雍容半旧卿”,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
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仍来参拜
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D.最
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真挚情感似乎打动了天地万
物,只见凄风悲号,日
夜不怠。
E.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即以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无法抵制的颤动,从而增强了诗的力度。
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④
③
②
①
一、
1.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
【解析】注意诗歌体裁的分类。
【技巧点拨】文学
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于中外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
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的和经
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
形成体系。
2.描绘了一曲舞罢,舞场内外
肃静空阔,好像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用环境描
写从侧面烘托,回肠荡气的舞
蹈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技巧点拨】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
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首先答出诗句的内容即描绘的画面的特征和意境的特
征,然后再
分析诗句的作用。
3.通过两代舞者的际遇,表达昔盛今衰的人事蹉跎之感;反映
五十来兴衰治乱的历史,追
忆先帝盛世,慨叹安史之乱后衰颓的国运;寄寓青年快意壮游而今暮年飘零江
湖的身世
之悲。
【解析】注意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诗后的注释作答。
【技巧点拨】分
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
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
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
二、
4.CE
【解析】
C项,应是他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卑躬屈膝,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毫无
民族气节;E项,题为“登雨花
台”,笔墨却并没有以景物为主,而是倾尽全力喷涌出
深沉浓烈的愤激哀怨之情。
5.①诗歌
首联不仅点明诗人的布衣身份,还流露出一股豪气;②颔联、颈联情感突转直下,
诗人心头升起怒火,发
出了激愤的责问,并由愤怒转为了憎恶怨恨;③尾联诗人的悲愤
之情达到慑点,他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天地
,全诗在悲风声中收束。
【解析】注意豪气——愤怒——憎恶怨恨——悲愤的变化过程,然后结合诗歌的内
容进行分析。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