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玛丽莲梦兔
541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维基百科网-本科生留学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泻水置平地①,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③。
【注释】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这句是说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
路难》的歌唱。
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不进。
《拟行路难十八首》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着重
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
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它从平凡的日 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
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 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
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
表面上,这是叫 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


无限的酸辛与愤慨。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 的现象归之于
“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 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
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
喝将起来,连歌 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
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 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
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
平! 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
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 般喷射出
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
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 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
全诗,硬是将 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
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 愤激
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
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 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
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
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 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
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

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
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 了结尾处,则又改
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
感的高潮。声情并 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
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整体感知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卷四十五)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
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 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
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鲍照的
《拟行路难》 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
鲍照出身寒微,“身地孤贱”,空有一身才华,郁郁不得志,
至多 只做过一些小官。他的诗文与谢灵运一样很有影响,居
然史书无传。可见鲍照身前身后的寂寞冷清境况。 钟嵘为之
叹道:“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门阀制度像大山
一样压在鲍照身上, 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
《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 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
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刁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
中 ,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
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 我安慰,声称


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
六 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 句:“心非木石
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
前四句不言愁, 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
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 br>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
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 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
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斯 愁,’
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
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
语言品味
一、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
表面上,诗人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 起兴,在说人们应该像
接受泻地之水一样,接受“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不必“行叹复
坐愁”。 实际上,在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忿懑不平之
气。既然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动,那么人的贵 贱不是
被家世门第决定的吗?因此,诗人声称安于命运,其实是满
腔愁苦。
二、对“举杯断绝歌路难”一句,有两种理解。
一说“断绝”指歌断绝,一说“断绝”指断绝 愁思。一般多采用前


一种说法,如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中说: “《拟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韦凤娟却认为“后者更为贴切,意境
更为完整”。《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
离别悲伤的感情。语言以悲愤为主,声调以悲凉为主。“举杯
断绝歌路难 ”一句,正刻画了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诗人趁着
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拟行路难》,将一腔悲 愤倾
倒出来。这种景况何等悲烈!
关于练习
一 背诵这篇作品。体会“安能行叹复 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
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诵读这首诗,在诵读中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安能行叹复坐 愁”一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
十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
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
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
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 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
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
木石 岂无感叩,感情沸腾,在这甸达到了高潮。
二 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 句


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开头的几句。
参考答案
这个比 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
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 统论。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
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 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
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三、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
难》:(参见,·“相关链接”)有哪些影响。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粗知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某些传统、幕些一脉相承
的现象。
参考答案 < br>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
内容看,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 感情。从语言风格看,
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
深邃的诗意。 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

哲学与人生-北京出入境管理办事大厅


保护动物的广告语-广西大学商学院


学习小组组名-托福机经网


不甚了了的意思-作风纪律整顿心得体会


武清海关-行政管理实习报告


冬至是什么时候-湖南会计信息网官网


奥巴马经典演讲稿-西财天府学院


牙疼快速止疼偏方-申请表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