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速记符号-北京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精品文档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文言文阅读选文
许将,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
辟
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
“臣以备位侍从,朝
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
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
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
“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 :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
往大国分画矣。”将曰 :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鄆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 :
“是绝其自新之路
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 :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
再见狱空耳。”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一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
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
对曰 :
“发人之墓,非圣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 : “兵机不可失,
愿从之。”未几,
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
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
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
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注释】1、福州,宋代的福州路,辖境为今福建省东部地区。2、闽,闽县,县治
在今福州。3、举,
科举考试中选4、。除集贤院校理,被任命为集贤院校理。集贤院,宋代
中央机构,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
校对整理。5、同知礼院,任太常寺少卿。礼院,太常寺的
俗称。宋代的太常寺掌管封赠祭祀的礼仪。同
知,宋代中央机构的副职称 “同知”。太常寺
的副职称 “太常寺少卿”(正职称“正卿”。6、编修
中书条例,宋代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机
构,属中书省领导,大致上说,是变法的秘书机构。这里是说许将
在这个机构负责。7、初,
当初。古代史书追叙曾经发生之事时的术语。8、选人调拟,候补官员调动和
转正。选人,
候补官员。调拟,调动和转正。9、先南曹,先到南曹办理手续。南曹,掌管诠选官吏的文
书。10、次考功,再到考功去办理。考功,掌管官吏的考核升降。11、无法吏得缘文为奸,
(这样的制度使)不守法纪的官吏得以根据文件的条文做坏事。为奸,指对候补者进行敲诈
勒索。12、
士无留难,解决了后补士子滞留在京城被敲诈勒索的难题。13、请代地,要求割
让代地。代,代州,今
山西北部、河北北部。14、岁聘,国家之间每年一次的定期互相访问。
15、备位侍从,愧列(陛下)
侍从之位,谦辞。16大议,国家的重大决策。这里是指宋与
契丹之间已订立的额条约。17、不有以折
之,没有折服对方的方法。18、国体,这里是指国
家的尊严。19、枢密院,这里是指掌管国家机密军
事文件的机构。20、肄射,古代双方外交
使节会见时比赛射箭的一项礼仪。21、破的,射中靶心。2
2、馆客,把客人请入宾馆。23、
界渠,界河。24、和好体重,双方和好事体重大。25、吾且往大
国分画矣,我将要(和你一
起)去画分边界了。26、申饬边臣,命令管理边疆事务的官员来回答。27
、岂不可,难道不
可以吗。28、何以使为,何必问双方的聘使呢。为,表示反问的语气。29、上元,
正月十五。
30、三圄,泛指州里的各类监狱。31、王沂,从上下文看,应为五十六年前鄆州的地方官
。
32、一横之,首先要使士兵作战勇敢。横,勇敢。33、方而圆之,遵守纪律的约束。34、枢臣,宰辅重臣。35、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年到1097年。36、贬谪元佑诸臣。宋哲宗在
位期间,先是反对新法的大臣掌权,后来章惇、蔡卞等口头上赞成新法的人掌权,实际上是
.
精品文档
宗派斗争,与是否变法了无关系。元佑诸臣,反对变法的大臣。元佑
,宋哲宗年号,1086
年到1093年。36、熙宁,宋徽宗年号,1102年到1107年。37、
特进,二品寄禄官,是一
种虚衔。
【现代汉语译文】
许将,字冲元,福州路闽县人。他参加进士科考试,得了第一名。宋神宗召见他回
答问题之后,被任命为
集贤院校理、太常寺少卿、并且负责处理变法秘书处的日常工作。从
前,候补的官员调动和转正,先要经
过南曹发文件,还要经过考功部考核作出决定。不守法
纪的官员通过这些繁文缛节从中渔利,候补者又无
法向上级申诉。许将上奏皇帝,请求撤销
南曹,开设公舍接待申诉的人,破解了士子滞留京城的难题。
契丹人以二十万大兵压境,派使者要求割让代州土地。当年出使契丹的人不敢前去,<
br>朝廷决定派许将出使契丹。许将到宫中面见皇帝,说 : “我愧为陛下的侍从,(奉命出使北方
强邻),不能不知道朝廷(从前对北方边疆作出)的重大决策。万一契丹人说到关于代州的
事,如果我们
不能折服对方,将会伤害我们国家的尊严。”(宋神宗)就让许将到枢密院查
阅北方边境的相关文件。许
将到了契丹境内,当地民众跨过大街小巷,聚集围观,说 : “大
家快去看看南朝的状元是什么样子。
”双方使者举行射箭比赛,许将又先射中靶心,赢得了
胜利。契丹派来的使臣萧禧(陪同许将)进入馆舍
,果然问起了代州的归属。许将一一回答
了对方提出的问题。萧禧又说 :
“双方的界河还没有画定,为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大局,我们
还是快去画定边界吧。”许将回答说 : “
画定边界这等具体事务,下令让管理边疆的工作人员
去做不就可以了吗,何必我俩前去?”许将回京向皇
帝复命,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第二年,许将被任命为秦州知州,又调任鄆州知州。正
月十五晚上,人们观赏花灯,
官吏登记了犯偷盗罪的人,要把他们关进监狱。许将说 : “这样就断绝
了他们悔过自新的
道路。”就把他们全都释放了。从这以后,鄆州的百姓没有人再触犯法律,监狱里空无
一人。
老人们都说 : “自从王沂在这里任知州以来,五十六年过去了,才又一次看到了监狱里空无一人的情况。”鄆州城内的读书人有聚在店铺里批评官吏政务的风俗,许将虽然没有下令
禁止,可
这种风俗却自然消失了。
许将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向皇帝上奏章说 : “
治军有一定的制度。虽然
名称不同,可是从本质上说,都是要士兵勇敢作战,并且接受纪律的约束,使千
军万马像一
个人一样。”宋军与西夏人交战时,神宗派近侍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刻一一详尽上奏。<
br>第二天去问掌管军事机密的大臣,却都回答不上来。
宋哲宗绍圣初年,章惇担
任宰相,和蔡卞在一起罗织罪名,贬谪元佑年间掌权的大
臣,上奏皇帝,要求打开司马光的坟墓。哲宗询
问许将,许将回答说 : “打开逝者的坟墓,
不是品德高尚者所做的事。”哲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崇宁
元年,许将被派往鄯州、廓州抚平
动乱。西北边疆发生叛乱,守边大臣要率军渡过黄河平息叛乱,朝廷上
讨论时很多人发表了
不同的意见。只有许将一个人说 : “用兵的机会不可以失去,希望遵从边将的意
见。”不
久,边疆传来了捷报。因为许将主持收复了河湟(今甘肃一带,因黄河及其支流湟水而得名)<
br>地区的国土,被提升为二品。御史中丞朱谔拿出许将旧时给皇帝上的谢恩奏章,断章取义,
罗织诽
谤朝廷的罪名。(朝廷)就给他加上资政殿大学士的虚衔调任河南知府。朱谔不依不
饶,改为资政殿学士
,任颖昌知府。政和初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谥 “文定”。
(第12题A项,岁聘之使自己不敢去,并非许将要取代他。把“肄射先破的、北
人争看状元”概括为
“尽灭契丹威风”也不正确。“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是据理力争
的外交辞令,不能说是
“坚决予以反击”。)
古代诗歌阅读选诗
编辑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
.
精品文档
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始成。
【注释】1、拙诗,对自己所作诗歌的谦称。2、戏赠,用写一首诗送给某人看的方<
br>式与他开玩笑。3、元九、李二十,唐代文人习俗,朋友间喜欢用其在弟兄间的排行称呼对
方,兼
有戏谑与亲昵两种含义。九、二十的排序,都是把堂兄弟包括在内,并非仅为胞兄弟。
4、风情,风采与
情怀、男女情爱。这里兼有两种含义。5、正声,义理与风格都雅正的诗篇。
白居易的10首《秦中吟》
继承《诗经》的传统,反映民生疾苦,是为 “正声“;《长恨歌》
是他描写爱情的代表作,是为“风情
”。6、偷格律,古代诗友之间用相同或相近的格律(字
数、句数、押韵、平仄等写诗时对形式的规定)
互相写诗唱和。偷,互相唱和的谑称。7、
歌行,格律要求不严的古诗叫
“歌行体”。白居易以歌行体写诗,到了炉火垂青的水平,被
李绅激赏,所以说 “苦教短李伏歌行”。
“短李”是与李绅开玩笑,说他个子矮。8、无分,没
有缘分。分,读第四声。9、合有名,应该会留下
声名。合,应该。
“短李”是对李绅的谑称,C不对。D项第二句不对。标题明明
说是“戏赠”,怎么
成了“自我炫耀”?E 项更不对。命题人给出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