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3《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团队凝聚力-北京市财政局网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
光,描
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
写夜晚景
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
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
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泰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
评价也很高。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
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
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
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
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
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
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
的
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
新格高调。
《十五夜望月》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出处:唐代诗人王建
创作的《十五夜望月
寄杜郎中》。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
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
,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
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教学目标】
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
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
借花、蝶、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
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
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知诗人,解诗题。
韩,字君平
,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
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
《韩君平诗集》。
第 1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的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二、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1.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
暮”的意思。
2.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再读诗句,画出停顿、重音。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一)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想想每个词的意思,遇到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 御柳)
2.“飞花”是什么
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
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
①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
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
春意之中的盛况。
3.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句。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板书:蜡烛 轻烟)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
含义。
2.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
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
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你自己的见解。
第 2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寒食
以汉喻今
流露不满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牛郎织女故事图,提问:这是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诗《迢迢牵牛星》。
3.板书课题,解
释题意。(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
末年。迢迢,遥远。)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指导学生读好以下词语。
迢迢(tiáo
tiáo) 皎皎(jiǎo jiǎo) 擢(zhuó)素手 札札(zhá zhá)
机杼(j
.........
ī zhù) 脉脉(mò mò)
..
2.重点指导书写“素、章、盈、脉”四个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笔顺。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迢迢: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织女星与牵牛星隔银河相对。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第 3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几许:多少。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②连词成句,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
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诗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不能
相见的哀伤
与不幸的情感。)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织女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
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小组交流:诗中的织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勤劳、孤独、哀怨、
痛苦)
2.推荐阅读《牛郎和织女》。
迢迢牵牛星
牵牛星↔织女星美丽、勤劳、
孤独、哀怨
- 第三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一
轮玉盘似的月亮高
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
诵读关于月亮的古诗)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十五夜望月》。
二、释题意,明作者。
1.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王建,字仲
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唐进士,曾任昭应丞、渭南尉。一生困顿,
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
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
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
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
善用七言歌行体。
三、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
第 4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2.重点指导书写“栖、鸦”两个生字,注意“栖”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横。“鸦”
是左右结构,
注意书写时笔画的穿插避让。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栖:歇,休息。
冷露:清冷的露珠。
湿:打湿。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怀亲的思绪。
②连词成句,感悟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
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
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五、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八月十五望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习俗?
2.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乡
之情。)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习俗的古诗或思乡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十五夜望月
望月兴叹
1.课前布置了搜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古诗的学习起
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经过充分地朗读,能体会诗文的意思,理解诗人的情
感。 《寒食》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候长安城白天满城飞花,皇家花园柳枝随风轻
摇的曼妙春色,傍晚皇宫
分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的情景,展示出寒
食节长安的独特迷人风光。
本课的鉴赏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对诗情的多元解读。对《寒食》一诗,自古
第 5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以来就有两种看法。有的认为这是首讽刺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
得宠
专权的腐败现象;有的认为这是首摹景诗,选点典型,写出了唐朝寒食节市
井民情,赞颂皇恩浩荡。既然
诗的主题没有定论,教者在教学中没有必要也不应
该把自己的主观理解强加给学生。只需引导学生从不同
角度去解读诗文,学习多
元解读的方法即可鉴赏关注的第二个方面是感受诗文中的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
往往“形象大于思想”,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
与情感之中,因
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诗中典型形象,
可以使学生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
鉴赏关注的第三点是佳词妙句,教学中教
师引导学生在对佳词妙句的品评中提升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通过课堂展示
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
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
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课件
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
方式和以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
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
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
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始终以学“悟”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
疑、生生合作、师生合
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
br>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
风,走下讲台和学
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
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
,一块讨论,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
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
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
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
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
我赞赏她:“读得真好!
老师仿佛置身于诗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
励,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得更主动了。虽然有令
人欣喜的成功,
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
第 6 页 共 7 页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
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
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
力。
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
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
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
生去思考、去质疑、
去解疑,并时时注意学生解疑后方法的总结。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
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
得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
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