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整理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奇葩请假条-核废料
第一节 辽代文学
辽代诗歌:诗人多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
识记:耶律倍及其《海上诗》
耶律倍:曾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好读书,不喜射猎,从汉族文人
张谏学习汉文
化,知音律,善书画,能为五言诗,博学多才。《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
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是一首失意的悲歌。
识记: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
虽然所有事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采用的也是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但融
入了契丹民族刚健质
朴的粗犷气质,体现着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识记: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
萧观音:契丹族女诗人,懿德皇后。曾应制赋《伏虎林》诗。
萧瑟瑟:聪慧娴雅,工文墨,善诗歌,作《讽谏歌》。
识记: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 <
br>除契丹族作家外,辽代还有一些汉族诗文作家,只是从诗人作家的人数到作品
辽道宗耶律洪基有诗
文集《清宁集》,他的《题黄菊赋》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诗的数量,都不及契丹族。比较有成就和影响的有赵延寿、
王鼎等。
作。
理解:寺公大师《醉义歌》
寺公大师:《醉义歌》,长达一百二十
句,是辽诗中最长诗篇。全诗写得慷慨,
气势流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耶律楚材《醉义歌序》将它称
之为辽诗的“绝唱”,
以为“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
理解: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醉义歌》原为契丹文,经耶律楚材译为汉语后流
传于世。诗人以饮酒为契机,
纵情放歌,自比陶渊明和李太白,脱形迹于醉乡,杂糅儒、佛、道思想以求
解脱。
第二节 金代文学的发展
识记:金初文坛作家构成
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
1、由辽入金的文臣,他们很少有作品流传。
2、活跃于金初文坛的是由宋入金的文士。
理解:金初主要诗文作家(名字+代表作)
1.初期:借才异代
宇文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益州广都(今四川成
都)人。他于北宋大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泰安(今山东泰安)人。他少时聪敏过人,曾与辛
观三年
登进士第,历官州县,后入京为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建炎二年,他以资弃疾为同舍生。他是继蔡珪而起的著名
作家,诗、文、书法都很擅长,其文平实畅
政殿学士充大金通问使,入金祈请徽、钦二帝南归,因未能完
成使命,遂留在金朝。达,不尚虚饰,其诗体物精细,寄兴高妙,有魏晋陶谢之风。如《奉使行高邮道中》。 <
br>代表作《又和九日》,以深挚的笔调,抒写去国的哀愁和怀乡的感慨,有一种强烈
的恋宋情结。这
几乎成了金初诗歌的情感基调。
吴激:字彦高,建州(今福建建瓯)人。他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女
婿,工
诗能文,字画俊逸,奉命使金时,被金人强留,命为翰林待制。吴激以词名世,最
受推崇
的作品是《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王庭筠:字子瑞,自号黄华山主,他出身于渤海望族的
一个文学世家。《河阴
道中》,笔调明快,自然。
理解: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
3.后期:
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诗歌创作强调“师古”,但又提倡风格的多样化,
蔡松年:字伯坚,自号萧闲老人。他主要以词著名,与吴激齐名,并称“吴蔡体”。他的七言长诗气势奔
放,不拘一格,律诗壮丽,五言古诗则真淳简澹、冲和清远,
他的《大江东去》写寄怀林泉的归隐之思,
词风清丽闲雅,无激愤语,但词中曲折如《效王右丞独步幽簧里》写得疏淡古朴、有一种清丽之美。
透露出来的感情却十分复杂。
理解:“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
2.中期:国朝文派
蔡珪:字正甫,系蔡松年的长子。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可多已
失传,
其四十六首诗歌作品,因收入《中州集》而流传甚广。其《闾山》,具有北国的雄
健诗风
。
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尚奇”诗派,仰慕黄庭坚。代表作有《送李经》。
王若
虚:字从之,号慵夫。博学多才,推崇苏轼,抨击黄庭坚。是金人著名的
批评家。《戏作四绝》。
第三节 元好问(金代文学最高成就)
识记:元好问的生平
元好问,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亲历了
战乱的流离失所,
到中年又目睹亡国的惨痛,其个人的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清刚
之气与伤乱的时代造就了诗人元好问。
1、的特点:反映那个不幸和痛苦的时代,受到杜甫沉郁顿挫的
影响,都具有苍
地联系在一起。金亡不仕,以保存金代文献为己任,晚年隐居秀容,建“野史亭”,著凉
沉郁,悲愤高亢的特点。如《岐阳三首》其二)。
述其上,编成《中州集》,以诗存史,搜集金代史料近百万言,多为后人编纂《金
史》所本。
元好问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仅就文学言,他涉猎诗、文、词、小说、文
学批评,且都取得
了极可称道的成就。
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
2、还写了咏物诗、山水诗、题画诗、应酬诗等。
3、元好问擅长各诗体,而以七律、七绝成就最为突出。
应用:元好问词作的特点
元好问是金元词坛最多产的一代巨擘。他的词以豪放为主,但并非一味豪放,
而是能融汇婉约情词的韵致
,形成清雄顿挫而深婉明丽的成熟风格,成为辛弃疾之
1、十八岁时所作的《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
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后宋、金词坛上的又一大家。
句,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2、风雅为宗,要求诗歌回归“正体”,通过细评汉魏以下诗人,明辨诗史正伪清
浊。
3、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
4、诗的评价中,推尊李、杜,对宋黄庭坚特别是金代效法黄庭坚诗而形成的弊
端,有所批评。
应用: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元好问散文的特点
元好问的散文成就也不
容忽视。其散文众体皆备,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为文
取法欧苏,纡徐委备,平易之中又极有情致。代表
性的作品有《送秦中诸人引》、
《送高雄飞序》、《雷希颜墓铭》、《赵州学记》、《市隐斋记》等。
应用:元好问的文学成就(诗词文三方面)
第四节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识记:诸宫调
3、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由相逢、联吟、闹场、兵围、请
宴、琴挑、挚简、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由于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相思、
问病、拷红、许亲、送别、惊梦、婚变、出走、团圆等,构成五万余言的鸿
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因
而称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篇巨制。
诸宫调作品。作者董解元,金章宗时
人,名里及生平均不详,“解元”只是当时人借一
种功名之称来敬称读书人,并不是他的名字。
应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1、《西厢记诸宫调》是
董解元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的再创作。唐
代元稹的《莺莺传》问世后,它所讲述的崔莺莺与
张生的爱情故事就广为流传,但
4、其曲词也极优美,明人胡应麟评此作“精工巧丽,备极才情,而字字
本色,言
言古意,当是古今传奇鼻祖。金人一代文献尽此矣”。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元代是蒙古族统一的政权)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杂剧文学剧本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
故事的内容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直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问世,才对故
事情节了成熟期,它反映了中国戏曲唱、念、做集于一体的特征。元杂剧又是以中国文学
内容作了创造性
的改造。 史上第一种成熟的叙事文学样式登上文坛的,它因而极大地扩展了中国古典文学的
2、其中最
为重要的改动,是将原作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改为崔、表现空间。
张二人私奔出走而
最后获得“美满团圆”的戏剧结局。这不仅从思想上摒弃了原作中表
现的“女人是祸水”的道德说教,也
使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
根本的变化,使这一故事展示出新的面貌,在艺术上取
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
应用: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元杂剧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兴盛,进而风靡全国,有着多方面的原
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2.元杂剧
一折一套曲子,一套曲子都属同一宫调,押同样的韵,一韵到底。演唱
的必要基础。一方面广大的观众为
杂剧的创作和演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经济支持,时,一人主唱,一唱到底。
一方面编演者为了争取观
众而要不断地努力提高戏曲和演出水平。这对杂剧发展的
推动,无疑是巨大的。
其次,蒙古贵族的爱好,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提倡和推动作用。
3.元杂剧的角色,
以旦(女角)、末(男角)为主。今人一般把元杂剧的角色分
为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角,女主角
叫正旦,正旦主演的剧本叫旦本,这部
戏就称旦本戏。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
,这部戏也就是
再次,元初取消了科举制度,一批文人为了生存创作了大量剧本和话本小说,末本戏。
文人的参与创作和演出,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因素。
识记:“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马、白
三家在前期。
理解:元杂剧的体制
元杂剧本剧由折、楔子和题目、正名组成。其主体部分是折和楔子。
应用: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
关于元杂剧的发展和分期,一种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应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是元杂剧的
鼎盛时期,这时元杂剧的中心在大都(今北京),著名的作
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
、高文秀、康进之、石君宝、纪君祥。
所谓“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关、马、白三
家在前期。元杂剧著名的优秀作品,大多产生在这一时期,作品多悲剧,著名的四<
br>1.一本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组成。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大悲剧《窦娥冤》、《梧
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都产生在这一时期。
段落,也是音乐的一个单元,如今天戏的一
场。同时它还是一套曲词。元杂剧以四
折一楔子为通例,超过四折的称为变体。
2、元成宗大
德末年以后,杂剧中心南移到了杭州,从此到元末,是元杂剧发展
的后期。著名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
、乔吉、秦简夫等。后期代表作有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宫天挺(宫大用)的《范张鸡
黍》、秦简夫的《东堂老》、乔吉的
《扬州梦》。
4、历史剧也是元杂剧中的一大类,著名
的历史剧有《汉宫秋》、《梧桐雨》、
《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有人称之为“五大历史
剧”。元杂剧中的历
3、与前期杂剧相比,作品内容也有了明显差别,与前期多社会剧、悲剧不同,史剧
往往充分体现剧作者的主体精神,历史事实和历史故事都不过是为表现这一主
后期多爱情剧、文人事迹剧
、神仙道化剧。
理解:元杂剧分为五类
杂剧分为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公案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五类。
1、爱情婚姻剧约占杂剧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爱情剧《西
体精神服务的。
5、家庭伦理剧表现伦理道德观念,有比较浓的说教意味。影响较大的有《东堂
老》、《范张鸡
黍》等。
元杂剧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元代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也
厢记》
、《拜月亭》、《墙头马上》和《倩女离魂》,其中又以《西厢记》影响最真切地展示了杂剧作家丰富多彩的个性
和精神世界。
大。
2、比较著名的神仙道化剧作品有《陈抟高卧》、《黄粱梦》、《任风子
》、《城
南柳》等,这些剧中所表现的是文人隐士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
3、元杂剧的公案
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
治豪强,为民申冤的。一类是写恶人图财害
命,或因家庭、财产纠纷,善良受欺受
诬,清官伸张正义的。第一类的代表作品有《鲁斋郎》、《蝴蝶梦
》、《陈州粜米》
等,第二类的代表作有《灰阑记》、《盆儿鬼》、《魔合罗》等。
第二节 前期作家白朴、马致远等
理解: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郑廷玉及其《看钱奴》
纪君祥以其著名悲剧《赵氏孤儿》成为有国际声誉的戏曲家,
郑廷玉以其讽刺喜剧《看钱奴》在元初剧坛和中国戏曲史上享有盛誉。
识记:白朴的生平创作
白朴(12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
朴7岁
时,蒙古军陷金都汴京,父白华随金主出奔,母死于战乱,赖父执元好问抚
养长成。元世
祖中统二年,史天泽以其所业力荐于朝,白朴拒不出仕。1276年,蒙平之后,明皇返回长安,退为太上皇,在
一个秋雨之夜,梦会杨妃,忽然被雨打梧
古军大举伐宋,朴随军南下,此后行迹不可考。
1、
白朴一生创作杂剧16种,传世3种:《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
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
记》;
2、有残曲者2种:《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
3、散曲今存有小令37首,套数4套。
4、其词有《天籁集》二卷,收词作200多首。
桐的声音惊醒,追思往事,无比感慨。
4、整个第四折,用23支曲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安史
之乱后唐明皇的孤寂落寞、
哀伤幻灭之感,是唐明皇的心灵独白,是一组极富情感冲击力的抒情诗。王国
维说
该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人间词话》),即指第四折所创造的悲凉意境。
识记:马致远的生平创作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其生平多不可考,只知道曾为
江浙省务
5、白朴主要以杂剧名世,在元代已极负盛名,后人又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提举。
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其《梧桐雨》、《墙头马上》都是元剧中的名篇。
应用:①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
1、《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
2、该剧取材于白居易《长恨
歌》,但与以往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不同,
它把目光集中投向乱后归来但已经失去权位退居西宫的
唐明皇的孤独和寂寞。
3、前三折写唐明皇自以为太平无事,宠幸杨贵妃,朝歌暮舞,导致“渔阳鼙鼓
动
马致远杂剧和散曲创作都极负盛名,所作杂剧l5种,现存7种,存残曲者1种。
其他7种仅
存目。其散曲后人辑为《东篱乐府》。
应用: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
1、
历史剧《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杂剧的代表作,
也是元杂剧名作之一。 2、剧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事。据《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匈奴传》,汉元
地来”,安史乱起
,明皇西行避兵,途中马嵬兵变,“宛转蛾眉马前死”。第四折写乱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请求和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
昭君赐单于。汉以后,昭君故事一直在演变。
<
br>3、《汉宫秋》在此基础上,又对史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和虚构:首先他把背纪君祥,一名天祥,大都人
。著有杂剧6种,今存《赵氏孤儿》l种。《赵氏孤
景改成胡强汉弱,奸臣毛延寿索贿不遂,丑化昭君的
画像,使她居于冷宫不能得皇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剧演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忠)与屠岸贾(奸)<
br>帝宠幸。事发叛逃到匈奴,唆使匈奴可汗引兵来攻,指名索要昭君。在国家受到强两个家族的矛盾,突出忠
奸斗争的主题。
敌威胁时,满朝文武“似箭穿着口,没个人敢咳嗽”,只有弱女子王昭君挺身而出。行
至汉匈交界的黑龙江,投江自杀。
4、在马致远的笔下,历史故事完全是为其情绪的抒写服务
的,剧中表现的,是
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浓郁的民族情绪。
应用: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
1、马致远以写神仙道化剧著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
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
郑廷玉,今存杂剧5种,其中《看钱奴》是著名的讽刺喜剧,曾被翻译成英文、
法文,流传美、英、法等国。
康进之,他以优秀的水浒戏《李逵负荆》(水浒剧)而得名。
石君宝,著有杂剧10种,今存3种。《秋胡戏妻》也是屡经改编久演不衰的名
剧。
元代前期有成就的杂剧家和有影响的剧作还有不少,如尚仲贤及其《柳毅传书》
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
具有比较浓厚的佛道虚无避世的思想倾向,故又可称为佛(神话剧),李好古及其《张生煮海》(神话剧),高文
秀及其《双献功》(水浒
道隐士剧或度脱剧。
2、值得注意的是,以马致远剧作为代表的元代
神仙道化剧,剧中神仙,都不是
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而是人间的隐士。
3、《黄粱梦》、《陈抟高卧》等,是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
理解: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 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
比较著名的有纪君祥、郑廷玉、康进之、石君宝等人。
剧),都可称得上是名家名作。
第三节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理解: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
后期杂剧
虽然出现了一批名家名作,但与前期相比,无疑已呈衰落之势。就内
容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度下降
,而反映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内容增多;艺
术上则趋向词语的工丽和情节的曲折。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不如前期。郑光祖、宫天
挺、乔吉、秦简夫是后期杂剧的代表作家。
识记:郑光祖的生平创作(后期成就最高)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他
是南方戏曲界最为活跃的人
物,作有杂剧18种,现存杂剧8种,《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
应用:①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1、《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
》,写张倩女与王文举原曾“指腹为婚”,
3、剧本的语言笔触细腻,文辞秀美婉转,善于融化前人的诗
句入曲,熔铸成优
美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识记:宫天挺的生平创作
宫天
挺,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人,所作杂剧6种,今存《范张鸡
黍》、《七里滩》。
应用: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
《范张鸡黍》全名《死生交范张鸡黍》。范式、张劭、
孔嵩、王韬四人同窗,
但王家家道中落,张母以其家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要他二人兄妹相称,要求王文举
分手时,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此日到张家拜访,张说一定杀鸡炊黍相待。两年后,
应试做官后方能成亲
。王文举赴京应试,张倩女一病不起,灵魂离开躯体,随王文范式如期前往,路遇王韬,原来王韬将孔嵩所上万言
书冒为己作得了官,两人同到
举进京。王文举中举得官回来,倩女的灵魂和躯体复合为一,成就了美满姻
缘。 张家。吏部尚书第五伦奉命征范式为官,范不就,夜梦张劭以母、妻相托,范推测
2、此剧情节离
奇,富于浪漫色彩。倩女灵魂和躯体分离的创意,具有深刻的启张劭已死,于是前往张家,赶上张劭下葬,灵车距
墓地不远时突然停下,直待范式
示意义:离开躯体的灵魂摆脱了现实的种种束缚,以纯真的性情大胆追求
着自己的到来,亲挽灵车,才入墓穴。第五伦再次征聘范式,范式应聘为官,并推荐了孔嵩,
所爱,可以
不理会世俗的一切伦理观念;而留在现实中的躯体,却承受着种种痛苦王韬冒名事败露。
的折磨,正反
映了青年女子在现实礼教的禁锢和压抑下心灵的痛苦。这种分离,虽
是理之所无,却是情之所有,故具有
动人的感染力。
剧本道德评判色彩鲜明,在歌颂人间友情的同时,抨击了仕途的黑暗。
识记:乔吉的生平创作
乔吉,字梦符,太原(今属山西)人,流寓杭州近四十
年。共创作杂剧ll种,秦简夫,大都人,生平不详。他有杂剧5种,今存3种:《赵礼让肥》、《东
今
存3种。乔吉是元代曲家(包括杂剧和散曲)中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位,有人把乔堂老》、《剪发待宾》。《东堂老
》是秦简夫杂剧的代表作。
吉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并列,号称“元曲六大家”。
应用: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
应用: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 1、《东堂老》,又名《破家子弟》,全名《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写商人李实
《两世姻缘》又名《
玉箫女》,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剧写洛阳歌妓韩玉为人正直,人称“东堂老”,友人赵国器临终以不肖子扬
州奴相托。扬州奴在父亲死后
箫与书生韦皋相爱,时值朝廷桂榜招贤,韩母逼韦生赴考,二人忍痛分离。
临别时,终日追欢逐乐,家产挥霍殆尽。后在东堂老的教育和帮助下悔过自新,重振家业。
韦皋约三年
必返,结果逾期未归,玉箫相思成疾,憔悴而死,临死前还自画真容。2、剧作既肯定商人们质朴务实、刻苦耐劳
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在
韦皋入京,状元及第,官授翰林编修,自请领兵平定吐蕃,镇守边疆
l8年。及至成元代文化背景下对商人和商业的肯定,也表现了儒家伦理观念在商人职业道德中的
功而返
,得知玉箫已经病故,悲痛万分。班师回朝,路经荆襄,应邀赴荆襄节度使体现。
张延赏之宴,而转世
再生的玉箫恰巧是张延赏的义女,两人相见,互相示爱,激怒3、《东堂老》不以情节、词采取胜,词语本色,但
东堂老、扬州奴及引诱扬州
了张延赏,几乎干戈相见。玉箫母赶来,出示玉箫真容,解除误会。最后由皇
帝做奴的无赖们的形象,都刻画得细致而逼真。
媒,成就了韦皋与玉箫的两世姻缘。
本剧前
两折悲剧,后两折喜剧,悲喜连缀,贯通一体,成为元杂剧中一个很特
别的体式,明代汤显祖的传奇《牡
丹亭》明显受其影响。该剧最动情处在第二折,
其中写玉箫思念韦皋的曲词既优美又极有感染力。
识记:秦简夫的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