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萌到你眼炸
846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8: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中生-民歌民谣


高適、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高適、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邱 燕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摘 要:高适、 岑参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
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 风格,描写了
雄奇的边塞风光、火热艰辛的军旅生活,洋溢着对祖国大好
河山无比热爱的真挚情 感,激起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向
往。今天,重新欣赏这一首首不朽的诗篇,依然会让人触摸
到那一颗颗不灭的灵魂,总是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为
一股以身许国的英雄正气所感染,为执著的进 取精神所鼓动!

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
主义 主流特色。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
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尤其从开元中期至& #8220;安
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
战事连连。火 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
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同时,&# 8220;
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
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 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


一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 的洗礼。他们
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
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 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于是,以反
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 br>歌”就产生了。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
”最杰出的代 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
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
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1、高適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高適与岑参齐名,风格相近,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他们
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 艰苦的奋斗精神。
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
就向往边塞立功的 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 两度亲临边塞,
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最著名的《燕
歌行》是盛唐边塞 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
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
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 ,鹰隼出风尘”(杜
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助近体诗法,
对仗精美,声韵铿锵。诗赞扬了戍边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
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充满了乐观


情绪和爱国精神,表现出高適对刀马生涯的歌颂和向往,以
及为 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
现在让我们来赏析这首《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
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
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
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
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
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颻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
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作于开元26年(738)。全诗以浓缩的笔墨 ,生动地
反映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既有对戍边军士浴血苦斗、死节
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 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
不均、戍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了男儿当驱马走天下,
倚剑 对风尘,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出于忌讳,


诗人用“汉家&# 8221;、“汉将”喻
“唐朝”、“ ;唐军”。首两句
“烟尘在东北”、“辞家破残贼 ”,
点明战事的地点和起缘。三、四句,写唐军声威。“
摐金伐鼓& #8221;“ 旌旆逶迤”写行军场面,
阵容恢宏,用浩大声势烘托主将的 骄气,为败绩的结局埋下
伏笔。七句中,一个“飞”字凸现了军情的十万火急,告急的“羽书”从“瀚海”
(即沙漠) 飞传而来,八句“猎火照狼山”写敌
军正气焰嚣张地践踏塞土,来者并非是& #8220;残贼”。
接下八句写战斗的惨烈和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军的惨
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诗用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手法,真 实而深刻地揭露了主题:正
当军士们阵前浴血奋战时,戍将们居然在军帐中寻欢作乐,
荒淫无忌 !这种尖锐的矛盾造就了唐军的必然失败,教训是
惨痛的!在谴责戍将的同时,诗人对广大军士寄予无限 同情: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
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读到这里,让人悲咽无语!
征人远戍日久,与家人相见无期,远隔绝域的城南少妇也只< br>能是日夜悲愁,柔肠寸断了。“相看白刃血纷纷,死
节从来岂顾勋。” 军士们血染白刃,捐躯沙场,从未
想到个人荣禄,这不正是对军士们的悲悯和礼赞吗?至此,

< p>
诗人把笔锋指向眼前的戍将:“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221; 怀念昔日体恤军士的飞将军李广,
暗示今天无李广!这是对骄奢失职、腐败昏庸的戍将的愤烈
谴责!这悲壮淋漓的结句,使全诗的思想意义,顿时豁然开
朗,重若千钧,震撼人心!
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打破了一般的边塞诗或描写民
族矛盾、或表现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题材 格局,另辟蹊径,
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苍凉绝漠的自然环境,激烈紧张的战
争气氛,戍边军士 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到一起,形成了全诗
宏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来注重写军中矛盾。全诗的主题:不但谴责了唐军将领在强敌面前骄傲轻敌,而且鞭挞
了他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荒淫无忌,骄 奢淫逸,不恤士卒,
造成战争失败,丧师辱国,使无数军士流血牺牲,苍凉悲壮
的教训惨痛地警 示着后人!同时,面对朝廷的赏罚不明,安
边无策,诗人流露出忧国爱民之心。
从艺术技巧来 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强烈而鲜明对比手法:如
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肃杀凄凉形成对比;军士的浴
血奋战、效命死节和将领荒淫无忌、怙宠贪功形成对比;用
汉朝体恤军士的飞将军李广和肆虐士 卒的唐将领形成对比。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全诗多用律句,
又有不少对偶 句,吸收了近体诗的优点。每四句换韵,平仄
相间,蝉联而下,抑扬起伏,跌宕奔放。从反映现实的深度 ,


广度和艺术表现的完美方面看,既是盛唐歌行体名篇。
高適的边塞诗,多数 是根据自己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
成的。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
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
一体。所以殷璠称赞高適“诗 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
2、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与高 適不同的是,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表现出的爱国精
神主题更为突出,更为强烈,突破了他人以写边塞 苦寒和士
卒劳苦为主题的传统格局。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
多的心血和真情。岑参向往 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他常以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R 20;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部人”来勉励自己,报
效国家。因而,他一生 中五次入边幕,两次出塞,深入西北
边陲,被征调到唐朝最远的边塞安西(今新疆库车)和北庭
(今新疆吉木萨尔),真正是投笔从戎,“往来鞍马烽
尘间十余载”, 220;城障塞堡,无不经行”。
边塞的军旅生活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边塞风物、西域俗 情,
在他的笔下顿生奇异瑰丽,诗情喷涌,流动着神韵,热情加
以歌颂。他的诗突破了以往边塞 诗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的
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在艺术 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


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 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
灵集》)。“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水一条如白练”,
语言明丽清秀;“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和“火山突
兀 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
敢来” ,异景瑰奇,引人神往。 岑参的边塞诗最著名
的是两“歌”一“行”:
2.1:奇异壮丽的边塞风景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之一,在于诗人善于以广漠边塞的< br>山水风物作为歌咏的意象,构设奇异壮丽的意境,来挖掘庄
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 诗歌的独到之处。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
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
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
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句句咏雪,开篇奇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八月即飞雪。”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
因铺 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胡地已是满天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221;用南国的春风
和梨花来喻雪,把朔风严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
象来传感 大雪纷飞的意境,清新诱人,可谓妙笔生花,读之
无不叫绝,不愧为千古佳句。“忽如&# 8221;显出雪来
得急猛紧。由于诗人对祖国山河有着深沉的爱,才能精巧构
思、浪漫想象。 这明丽清秀的语言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现
了诗人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也给荒凉绝域中人们平< br>添了多少温馨的希望!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
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 ,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
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
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
景,帐外“翰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 0;黪淡
”二字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
中军置酒饮归 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
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 翻。”
这里的描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
冷白的色调和暖 红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反衬,相映成趣;冻


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一静一动形成反衬,在色 彩鲜丽的画面
中,凸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
满天山路。山回 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
景结情,含蓄委婉。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友人 ,只有
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仿佛
在述说着一段魂牵梦绕的离情 。至此,诗歌为我们留下了一
个绵绵无期、悠悠不尽的千古艺术品味空间。在这首诗中,
诗人由 “雪”而开篇,由“雪”而
归结,“ 雪”的意象细腻而有气势,鲜明而有色
彩,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感受力。全诗 笔力矫
健,既有大意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
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 ,再现了边塞瑰丽的自然风光,
实为边塞诗中的上乘之作。
2.2:激昂慷慨的爱国豪情 < br>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之二,在于抒发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即是抒写了戍边将士捐躯卫国的浩然 正气;抒写了诗人向往
到边塞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与其它诗人相比,
岑参的边塞 生活最长。在“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
”、“终日风与雪,连 天沙复山”、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艰苦岁月中,度< br>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因而诗中也常反映出思乡思亲之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 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


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就 是这种真
情的动人刻画,内心活动挖掘得细腻而深刻。但是,岑参能
够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与 对祖国的爱心系在一起,“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R 21;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这种为理想和抱负执著追求
的精神是他人所不及的。赏 析他的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封
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诗人抓住了典型环境和细节的描写,开 篇“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
碎石大如 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围绕“风
”字落笔,描写出征的险恶环 境:平沙莽莽,狂风夜
吼,碎石乱飞,烘托大军压境;一个“吼”字,
写出了“风”呼号咆哮,把“大如斗
”的石头刮 得满地乱走,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一场
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的紧张气氛跃然而出,这种反衬和夸张手法,太有艺术感染力了!接下来笔锋一转,写对方。“


匈奴草黄马正 肥,金山西见烟尘飞”。用“马正
肥”写匈奴剽悍强劲;用远的 处的“烟尘飞
”写匈奴进犯之急。描写精炼,让人回味无穷。“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在此严寒漆黑
之夜,足见军情之紧急;& #8220;戈相拨”,不时发出
的兵戈相碰的铿锵之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军纪 的
森严、号令严明的英勇军。“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
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 凝”三句,加上上面“
风头如刀面如割”, 极力夸张渲染边塞 大漠中环境和
气候的恶劣,令人望而生畏,夜行军之苦是不言而喻的,烘托
了将士们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同时,连战马都
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汗气蒸” ,“
旋作冰”对战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画,
是诗人细致 观察的结果。经过这样充分的烘托铺垫之后,人
们自然会联想到:这难道不是一支无敌的军队吗?紧接着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洋溢了己 方必胜的喜悦之情和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
3、结语
盛唐边塞诗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 的爱国精神,是以爱
国精神为核心的团结统一,执著追求并献身于理想事业,慷
慨报国,建功立 业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代代承
递,薪火相传,才使我们的民族几千年来虽屡遭外患的磨难,


但始终仍能生生不息,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从不
朽的盛唐诗篇中走出 来,融入21世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的
时候,当我们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的时候,当我们奋力开发建设大西北、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今天,
重新欣赏这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无论是 诗人描绘的奇异的边
塞风光,还是抒写火热的军旅生活和恢宏而残酷的战斗场面,
从更深层来说 ,无疑都是诗人慷慨昂奋的人生追求和炽热的
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不能割断民族文化的血脉,而应
当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我们仔细审视眼
前这个社会上泛滥的物欲横流、道德 沦丧的世风时,难道我
们还没有感受到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是多么需要民
族的先进的文 化思想的“奶酪” 的补养吗?当
我们追寻盛唐边塞诗人们的足迹去感受那塞 外的羌笛悠悠,
大漠的孤烟缕缕,楼兰的胡笳慢慢,蓟门的风沙茫茫的时候,
依然会让人触摸到 了那一颗颗不灭的灵魂,总是让人荡气回
肠,感慨万千,为一股以身许国的英雄正气所感染,为执著的进取精神所鼓动!
参考文献:
[1].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0
[2].漆绪帮.盛唐边塞诗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 br>[3].黄舜,刘玉美.盛唐边塞诗与新边塞诗的研究,河南省
社科联2004年调研课题(一等 奖),2004.

中班科学教案-淇滨高中


通信地址-入党志愿书2015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办公室述职报告


中央档案馆-小学教师年终总结


上海海关-辛辛那提大学排名


天津一中地址-教师节几号


关于春节作文-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新西兰皇后镇-大三学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