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发展史链条梳理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工作总结
一、先秦诗歌
《诗经》
《诗经》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
所继承。“国风好色而不
淫,小雅怨谤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
和《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
发的特点
,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齐梁间诗坛流行颓
靡之风,陈子昂感叹“风雅不作”
,主张革新,以“风雅”广泛的现实性和严肃
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风格来矫正诗坛
的这种风气。
诗经所创立的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
民族
文化传统。屈原的《楚辞》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手法。„„
《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和《诗经》
共同构成中国诗
歌史的源头。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
而创作的诗赋。
楚辞名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
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
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
待遇的哀怨。
二、秦汉诗赋
汉赋
西汉司马相如、杨雄——东汉班固、张衡
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
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曾
明年,因此,社会成
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东
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盎中五斗米储
,还视架上无悬衣”(东门行);《鸡鸣》
《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朗”(
鸡鸣)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
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刘兰芝
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
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诗
经》《楚辞》基本都是抒情诗,偶有叙事也多附属于
抒情。两汉乐府诗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书。
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
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陌上桑》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
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
五言诗的过渡。(这种变化既是诗歌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有乐曲的音素。)西汉时民间流传的歌谣已
经很多是五言句,西汉乐府广泛搜
集的各种歌谣中,必有相当比例的五言诗。这些五言歌谣在形式上不同
于传统的
四言诗,引起文人的浓厚兴趣,并且亲自模仿创作,因此,东汉开始有较多的文
人五言诗。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是早期五言诗发
展的基本轨迹。
东汉文人诗
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代替传统的四言
成为
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
些附在赋的
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写西汉
缇萦救父一事。
缇萦的父亲太仓令有罪,被押送到长安。缇萦听到这件事很沉痛,因而陈辞表情,
汉文帝听闻之后生了恻隐之心,下令废除肉刑。班固称赞缇萦犹胜过男儿。另有
张衡、秦嘉等的诗歌。
东汉文人诗有一部分没有留下作者姓名,如《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
首》虽然没有留下
作者姓名,但它们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
十九首》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
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多借游子之歌或思妇之情表现
出来。《古
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
反复
低回。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客从远方来》《明月
何皎皎》《迢迢牵牛星》。钟嵘《诗品》称其“惊心动
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语言明白晓
畅,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丰
富的表现力,可谓深衷浅貌。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
“三曹”“七子”之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
文坛以曹氏
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与两汉的儒生相比,
这是
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新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
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
不再拘守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创作
反映了动乱的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
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它被后世诗人们所追慕着
,
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曹操的诗歌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
下的雄心壮志。如《短
歌行》。宋敖器《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丕
创造了七言体,其《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明
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
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
其中有六
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
《楚辞
》的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
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
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
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
才获得完成”。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
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催月支。仰手
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
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东汉末年的动乱,既使建安文人饱受离乱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
,
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
为己任,其政治理想对同时代的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曹丕、曹植至王粲等人都有
卓尔不凡的气质,不甘
以文士自居。建安文人普遍高扬的政治热情,造成了当时
诗歌悲凉慷慨的特点。
阮籍、嵇康与正始之音
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期大不相同。诗人的政
治理
想开始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由于正始
玄风的影响
,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转为词旨深邃、寄
托遥深。
阮籍《
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
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两晋诗坛
西晋太康诗风(陆机、潘岳。繁缛、骈偶)
东晋建立后数十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
、正始、太康以
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
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
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他
将玄言诗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
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的
作品。(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南北朝文学
南北朝民歌《西洲曲》(南朝民歌)《木兰诗》(北朝民歌)
南朝是中国诗歌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
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
与华美。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
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鲍照的乐府
诗,唱出了广大寒士
的心声,并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齐梁诗坛
齐梁以后,形成了以皇家为中心的诗人集团,梁陈两代以帝王为代表的
宫廷诗人,将民间情歌从市井引入宫廷,并进行大量的模仿创作,他们较多地对
女性进行审美关照,通过
艳丽的辞藻和声色的描摹来满足娱乐的需求。“宫体诗”
四、隋唐文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己情怀,有一种慷慨悲凉的
感人力量。
五言律
诗的发展成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即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
传统
,他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
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好结
合起来,创造出健康瑰丽的文学。他对风骨的追求
和提出的诗美理想,对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与盛唐兴象
在诗歌意境的创作方面,张若虚与刘希夷的诗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他
们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和空明
纯净的诗境,表
明唐诗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
上的充分准备。“骨气端翔、兴象玲珑”
。
五、盛唐诗歌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
雨后,天气晚
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
自
可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的边塞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北风
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仙”李白——天赋异禀、豪放洒脱、自信磅礴。乐府歌行《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
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七
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
“诗圣”杜“沉郁顿挫”——律诗《登高》“风急
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中唐诗歌
韩孟诗派、刘禹锡、柳宗元
白居易、元稹与元白诗派
七、晚唐诗歌
杜牧、贾岛、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