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

玛丽莲梦兔
821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8: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奢侈品牌排名-环卫个人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圆柱:底面是圆面

侧面是曲面
柱体


棱体:底面是多边 形

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2.

圆锥:底面是圆面

侧面是曲面
锥体


棱锥:底面是多边形

侧面 都是三角形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
表就是几何体的 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
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
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
..
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
状都是长方形。

2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
棱柱、四棱柱、五 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
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
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
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 3,且n为
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
可以把n边形成(n-2)个三 角形;这个n边形
共有
n(n
2
3)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

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
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有弧
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正整数(如:1,2,3)



整数

零(0)

负整数(如:1,2,3)



有理数

11

正分数(如:,,5.3, 3.8)


23

11

分数
负分数(如:,,2.3,4.8)


23

3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
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 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
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
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
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
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
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
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4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数;0的绝对值是0。

a (a0)

|a|

0(a0)

a(a0)
越来越大


a(a0)
|a|


a(a0)

-
-
-0
1
2
3
※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
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
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
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
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
正确的判断。
※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0
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则a=±b
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
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5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
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 取绝对值较
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
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
用。
¤灵活运用运算律,使用运算简化,通常有下列
规律: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
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改变运算
符号;
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变换,也就是说,减法没有交
换律。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在一个算式中,若

6



有减法,应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
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
②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当有减法统一成加法时,减数应变成它本身的相
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如:
35
-2与
1


…等)
2
53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
中同样适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注意:
①零没有倒数
②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
置。一个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

7



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可作为除数,
否则无意义。
个a

n

※有理数的乘方
aaaa
a
n





※注意: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
5=5;
②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
上,再在右上角写指数。
※乘方的运算性质: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④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
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
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
计算幂的绝对值。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
②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1

8



※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
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
..
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 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
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
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
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
个代数式有意义 ,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
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
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7
a
应写作
a
; 数后与字母相乘,如
2
1
3
3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
“×”号不省略 ;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

9


< br>4
的写法来写,如4÷(a-4)应写作
a
;注意:
4
分数 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
名称的,则 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
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
(a
※代数式的系数:
代数式中的数字中的数字因数叫做代数式的
....
系数。如3x,4y的系数分别为3,4。
..
注意:①单个字母的系数是1,如a的系数是
1;
②只含字母因数 的代数式的系数是1或-1,如
-ab的系数是-1。a
3
b的系数是1
※代数式的项:
代数式
6x
数项
注意:在交待某一项时,应与前面的符号一起交
待。
※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
项叫做同类项。

10
2
2
b
2
)
平方米
2x7
表示6 x、-2x、-7的和,6x、
22
-2x、-7是它的项,其中把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



注意:①判断几个代数式是否是同类项
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 ;b.相同字
母的指数也相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合差同类项:
把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
项。
①合并同类项的理论根据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
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注意:
①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
项后结果为0;
②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不能合并的项,在每
步运算中都要写上;
③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最后结果,结果还是
代数式。
※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 br>前面是“-”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11



※根据分配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
“-”号看成 -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
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注意:
①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②去括号时,首先要弄清楚括号前是“+”号还
是“-”号;
③改变符号时,各项都变号;不改变符号时,各
项都不变号。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
一. 线段、射线、直线
※1. 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
们的区别:



线

线
线

图形 表示方法 端点 长度
直线
无端无法度

无法度

l
A
B
AB
(或
BA
)



线l
OM

射线OM 1个
l
B
A

线段2个 可度量
12




AB
(或
BA
)
线段
l

长度
※2. 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二.比较线段的长短
※1. 线段公理:两点间线段最短;两之间线段的
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 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①圆规截取比较法;
②刻度尺度量比较法.
※3. 用刻度尺可以画出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
差、倍、分;
用圆规可以画出线段的和、差、倍.
三.角的度量与表示
※1. 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
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A
※2. 角的表示法:角的符号为“∠”
B
图1
O
b
图2
①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1所示
∠AOB
②用一个字母表示,如图2所示∠b
③用一个数字表示,如图3所示∠1
1
β
图3

图4
13



④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图4所示∠β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终边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
.......
始边
离。
图5

1º=60’ 1’=60”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
转而成的。如图5所示: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
条直线时,
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6所示:
图6
..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
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如图7所示:
图7
..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
成两个相等 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
....
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
线平行。

14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垂直。
※如图8所示,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
C
为O点,线段CO的长度叫做点到 直线的距

C
....
AB
....
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A
O
B
图8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
并且未知数的指数 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
一元一次方程。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
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 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
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
数的系数 化为1等几个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
方程“转化”成x=m的形式。

15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 10的数可以
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
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 记数法。
.....
※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
期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
目及之间的大小关系。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
(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n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 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
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

16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
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
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
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 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
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
单项式,一个多 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
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
它们各自的次数,但 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
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
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 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
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
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
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
括号内 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17


单 项式
整式


代数式


多项式

其他代数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aaa(
m,n
都是正数)
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
算时,要 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
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 体的数字式字母,
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
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
广为
aaaa
(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
aaa
(m、n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a)a
(
m,n
都是正数)是幂※1. 幂的乘方法则:
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
淆.
※2.
(a)(a)a(m,n都为正数)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 底数是a与
(-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
同底,
如将(-a)
3
化成-a
3

mnmn
mnpm np
mnmn
mnmn
mnnmmn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nn
※5.要注意区别(ab)与(a +b)意义是不同
nnn
的,不要误以为(a+b)=a+b(a、b均不为

18

a
n
(当n为偶数时),
一般地,(a)
n

a(当n为奇数时).
n



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
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 幂相乘,即
(ab)ab
(n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不变,指数相减,即
aaa
(a≠0,m、n都是
正数,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
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
a1(a0)
,
00
101< br>如,(-2.5=1),则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 br>nnn
mnmn
0
0
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a≠0,p是
-1-3-p
正整数), 而0,0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的值可能是正也
可能是负的,如,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六. 整式的乘法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
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 只在一个单项式
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
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9
a
p

1
a
p
(-2)
-2

1
4
(2)
3

1
8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 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
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
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 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
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
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 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
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
多项式相乘 ,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
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
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
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 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
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
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

20



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
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
一次二项式相乘
(xa)(xb)x(ab)xab
,其二次项
系数为 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
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
一次项系数 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
和(nx+b)相乘可以得到
(mxa)(nxb) mnx(mbma)xab

七.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
于它们的平方差,
※即
(ab)(ab)ab

¤其结构特征是:
①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
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②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
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八.完全平方公式
¤1.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
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倍,
¤即
(ab)a2abb

¤口决: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2.结构特征:
①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2
2
22
222

21



②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
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
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
(ab)a b

样的错误。
九.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除法单项式
单项 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
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
母,则连同它 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 每一
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
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222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台球桌面上的角
※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
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
个角互为补角;
注意:这两个概念 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
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
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 系。
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2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即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的判定定理,共有三条: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特征
※平行线的特征即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共有三
条: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
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
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 意一点为圆心,
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
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
弧。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记数法:对任意一个正数可能写成a

23



×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
数的方法称为科学记数法。
¤ 2.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
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
位;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
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
个数 的有效数字。
¤3.统计工作包括:
①设定目标;②收集数据;③整理数据;④表达
与描述数据;⑤分析结果。
第四章 概率
n
¤1.随机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不总是各
占一半,都为50%。
※2.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事件,而
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
※3.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 =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
=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 P(A)<1
0
不可能发生
1
2
1
必然发生

※ 4.了解几何概率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
事件发生概率=
事件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面积
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面积

第五章 三角形
一.认识三角形
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24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这里要注意两点:
①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
上”;如果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就不存在; ②三条线段“首尾是顺次相接”,是指三条
线段两两之间有一个公共端点,这个公共端
点就 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锐角三
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根据公理“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可
得三角形三 边关系的一个性质定理,即三角
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另一个性质:三角形任意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对于这两个性质,要全面理解,掌握其实质,
应用时才不会出错。
设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a、b、c则:
①一般地,对于三角形的某一条边a来说,一
定有|b-c|<a<b+c成立;反之,只有|b-c|
<a<b+c成立,a、b、c三条线段才 能构成三
角形;
②特殊地,如果已知线段a最大,只要满足b+c
>a,那么a、b 、c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
如果已知线段a最小,只要满足|b-c|<a,那

25



么这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
3.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
角;
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4.关于三角形的中线、高和中线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
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
中线和三条高;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 角平分线、三条中
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
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 在三角形
的内部,如图1;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
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边,如 图2;
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
高在三角形的外部,如图3。
④一 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
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
一点。
A
F
E
C
B
F
A
C
B
D
锐角三角形
C
A
D
直角三角形
B
E
钝角三角形< br>D
鹏翔教图1

26



二.图形的全等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形。全等图形的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只是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
或者说只是满足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两个图
形都不是全等的图形。
三.全等三角形
¤1.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 三角形。互
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
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 br>所谓“完全重合”,就是各条边对应相等,各个
角也对应相等。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各条边对应< br>相等,各个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
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
相等和两个角相等。
四.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边边边”或“SSS”
※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27



五.作三角形
1.已知两个角及其夹边 ,求作三角形,是利用
三角形全等条件“角边角”即(“ASA”)来作
图的。
2. 已知两条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是利用
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角边”即(“SAS”)来作
图 的。
3.已知三条边,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
等条件“边边边”即(“SSS”)来作图的。

六.探索直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这只对直角三角形成立。
※2.直角三 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类,它具有一
般三角形的性质,因而也可用“SAS”、“ASA”、
“A AS”、“SSS”来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判定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个锐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
角形全等。
③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
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

28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
端点的距离相等。
※4.角、线段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
垂直平分。
※7.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
abc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abc
,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br>满足条件
ab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22
222
222

29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 681(5,12,
13);(8,15,17);(7,24,25);(20,21,
29 );(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
数仍是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
2
等于a,即x=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 术
平方根,记作
a
。0的算术平方根为0;
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 才有算术
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
2
即 x=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
方根 ,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
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
负 数。
abab

a0,b0

aa
(a0, b0)
b
b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
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
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
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
行且相 等。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
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
样的图形 运动称为旋转。

30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
状相同;
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
距离相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
相等。
(例:如图所示,点D、E、F分别 为点A、B、C
的对应点,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
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 度,任意一
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
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 四平边形性质探索
※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叫 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
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
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
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1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
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且四条
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
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
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
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
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
半。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
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

32



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
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
直角的菱形是
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
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
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
等腰梯形。
※多边形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
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开叫
做中心对称图形。

33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
段被对称中心平分。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
直且有公 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
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轴或纵
轴,两数 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点的坐标:在平面内一点P,过P向x轴、y轴分
别作垂线,垂足在 x轴、y轴上对应的数a、
b分别叫P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
实数对(a、b)叫做P点 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这个
点(如图4所示),方法是由P(a 、b),在x轴上
找到坐标为a的点A,过A作x轴的垂线,再在y
轴上找到坐标为b的点B, 过B作y轴的垂线,两
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P点。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尽量使计
算方便,一般地没有明确的方法,但有以下几
条常用的方法:①以某已知点为原点,使它坐标为(0,0);②以图形中某线段所在直线为x
轴(或y轴);③以已知线段中点为原点;④以< br>两直线交点为原点;⑤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以
对称轴为y轴等。
※图形“纵横向伸缩”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

34



来的图形在横向:①当n>1时,伸长为原来的
n倍;②当0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
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 br>来的图形在纵向:①当n>1时, 伸长为原来
的n倍;②当0※图形“纵横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
坐标分别加上a,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
而位置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了|a|< br>个单位。
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
坐标分别加上b,所得的图形 形状、大小不变,
而位置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了|b|
个单位。
※图形“倒转与对称”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
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x轴对称。
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 br>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
※图形“扩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分别变原来的n
倍(n>0),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①当n>1时,对应线段大小扩大到原来的n
倍;②当0n倍。

35



第六章 一次函数 < br>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
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
是x的 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
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
正比例函数。
b.0

k0

b0

b0


1


2


3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
条直线。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随x的增
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
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两个一次方
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减消元法(无论是代
入消元法还是加减消
元法,其目的都是将
“二元 一次方程”变
为“一元一次方程”,
所谓之“消元”)
※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

36

b.0< br>
k0

b0

b0


1


2


3



骤: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
只要设问题为x或y;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
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②寻找等量关
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
句 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问题
分析求解
方程(组)解答
抽象检验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
x
1
,x< br>2
,x
n
的权分加为
,则称为这n个数
的加权平均数。 ( 如:对某同学的数
学、语文、科学三科的考查,成绩分别
为72,50,88,而三项成绩的“ 权”
分别为4、3、1,则加权平均数为:
w
1
,w
2
, w
n
x
1
w
1
x
2
w
2
x
n
w
n
w
1
w
2
w< br>n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
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 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
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
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 出现次数的考察,中位数
首先要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而且要注意当
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间 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
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

37
724503881
431



据的平均数才是 中位数,特别要注意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唯一的,但众数则不一定
是唯一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

38



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
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
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
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
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
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
(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
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
(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
等式的基本性质<1>、 若a>b, 则a+c>b+c;
<2>、若a>b, c>0 则ac>bc若c<0, 则ac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递性:若a>b,且b>c,则a>c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39



四、解不等 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
骤:(1 ) 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
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
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
1、 求4x-6 7x-12的非负数解.
2、已知3(x-a)=x-a+1r的解适合2(x-5) 8a,
求a 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
-5和5之间。

第二章 分解因式
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公式:1、 ma+mb+mc=m(a+b+c)2、a-b=
二、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 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
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
乘法运算.
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
因式分解.
3、ma+mb+mc=m(a+b+c)

40
22
(a+b )(a-b)3、a
2
±2ab+b
2
=(a±b)
2



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三、把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
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单
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形式. 找公因式的一般步< br>骤:(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最大公
约数;(2)取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数取较低 的;
(3)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指数取较低的.
(4)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
四、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为:
(1)若有“-”先提取“-”,若多项式各项有
公因式,则再提取公因式.
(2)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根据多项式特
点,选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
(3)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形如a+2ab+b或a-2ab+b的式子称为完
全平方式. 分解因式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2、
运用公式法。


第三章 分式
2222
注: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
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41



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
零;分子等于零。( 中B≠0时,分式有意义;
分式 AB中,当B=0分式无意义;当A=0且B≠0
时,分式的值为零。)
常考知识点:1、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化简。
2、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利用分式
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 相似图形
一、 定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1.如果a与b的比值和c与d的比值相等,那么 或a∶b=c∶d,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a,b,c,d
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 间的两
项叫做内项.即a、d为外项,c、b为内项.
2.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 两条线段AB、
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
比(ratio)AB∶CD =m∶n,或写成 = ,其中,
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
项.如果把 表示成比值k,则 =k或AB=k•CD.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
d的比,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
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的定义:在

42



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
BC,如果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
(golden 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
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 ≈0.618.
引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
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 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
边对应成比例. 相似多边形: 对应角相等,对
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
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比:相似多
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1、若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如
果(b,d都不为0),那么ad=bc.
2、合比性质:如果 ,那么 。
3、等比性质:如果 =…= (b+d+…+n≠0),那
么 。
4、更比性质:若 那么 。
5、反比性质:若 那么
三、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 注意的问题:(1)两条
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
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 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43



(2)两条线段的比,没 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
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
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 值总是正数.
四、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 似三角形对应高
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
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 于相似比,面积
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ASA,AAS,SA S,
SSS,直角三角形除此之外再加HL
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方法有:1.< br>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角对应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 夹
角相等;4.定义法: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定理:平行于三 角形一
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在特殊
的三角形中,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1、两个全
等三角形一定相似.2、两个等腰直角 三角形一定
相似.3、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4、两个直角
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 相似.
七、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

44



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
相似图形,而且 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
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
个点叫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八、常考知识点:1、比例的基本性质,黄金分
割比,位似图 形的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及判定。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
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
抽样调查.
(5)样本(sample):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
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 较
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7)我们
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

45



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指一组 数据中最大数
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
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 差的算术平方
根。识记其计算公式。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
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还要知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的定义。
刻画平均水平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刻
画离散程度用:极差,方差,标准差。
常考知识点:1、作频数分布表,作频数分布直方图。2、利用方差比较数据的稳定性。3、平均
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
3、频率,样本的定义
第六章 证明
一、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 即:
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
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 每个命题
都有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
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
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
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其中“如
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

46



结论.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
以 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
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
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
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
要作辅助线.既可以作 平行线,也可以作一个角
等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三、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是: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
邻的内角.
四、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
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
写出证明过程.
在证明时需注意:

47



(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
(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如果两
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相互平行。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 一半。斜
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
常考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定理。
2、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及判定。命题及其条件和
结论,真假命题的定义。



48

潮阳实验学校-班主任教育案例


赖芊合-英语作文素材


春蕾杯作文-分手后个性签名


工商局企业年检-真相只有一个用日语怎么说


摩门教-幼儿园教师工作小结


天河教育在线-留学服务中心


五道杠少年-策划书封面


美国电话号码-关于桥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