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绝句诗艺术成就

温柔似野鬼°
552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8: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挂职总结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作 者:
指 导 教 师:
所在学习中心:
所 学 专 业:
学 号:
年 级:
完 成 日 期: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1
一、绝句题材形式多样„„„„„„„„„„„„„„„„„„„2
二、用绝句体现人生境界„„„„„„„„„„„„„„„„„„4
三、语言自然朴素 „„„„„„„„„„„„„„„„„„„„„ 6
四、意境积极浪漫„„„„„„„„„„„„„„„„„„„„„„8
五、想象大胆奇特„„„„„„„„„„„„„„„„„„„„„„9





内容摘要:
中国文学界中,诗人千千万万,唯有李白有 “诗仙”之称。古代大诗人李白,才华横
溢,诗风奇特,有飘逸如仙之意境。唐代诗人贺知章推崇李白, 溢美其为“谪仙”。
宋代诗论家严羽撰《沧浪诗话》云:“人言太白仙才,长吉(李贺)鬼才,不然。太 白
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年。”明代诗词大家杨慎的《升庵诗话》则说:“李白神于
诗。杜甫 圣于诗。”后世评诗家冠于李白的“仙”与“神”,均因其诗而得,遂使李
白“诗仙”的雅号广为流传。
李白“诗仙”雅号的由来,更多的反映出其在诗词上面的成就。不论是艺术手法,还
是表达的精 神境界,他的诗歌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欣赏李白诗歌的人很
多,而研究李白诗歌艺术特色的 人更是不可胜数。而我想从绝句的表现方式这一角度
对其艺术成就做简要的分析。“窗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思》)、“玉阶坐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清溪夜半闻笛》),同
一个意向“月”的绝句诗,李白却写出了不同的感觉与境界。由于本人阅历浅薄,下
面我就李白 绝句中的艺术成就进行一个浅析。
关键词:
李白 绝句 艺术成就 境界
Abstract :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the poet is known as the poet. The ancient poet
Li bai, brilliant, the poetic wind is strange, has elegant and elegant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advocated li
bai, who was praised as
trouble yanyu
(li ho) devil of a genius, not. The white fairy, changji ghost in the immortal
the Ming dynasty, the poem by Yang shen, a poem by Yang shen, said,

the poems of li bai had to be popularized by li bai's
The origin of li bai's is more reflected in the achievements of his
poems. His poetry has left us a wealth of spiritual wealth, both artistic and
expressive.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admire li bai's poems, and those who
study the art of li bai's poetry are more than the number. And I want to do
a brief analysis of its artistic achievement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Key words:
Li bai rhyme artistic achievements state


李白绝句的艺术成就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成长
于绵州昌隆县,号青 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90多首诗歌,有《李太白文集》
三十卷行世。中国文学界中,诗人千千 万万,唯有李白有“诗仙”之称。古代大诗人
李白,才华横溢,诗风奇特,有飘逸如仙之意境。唐代诗人 贺知章推崇李白,溢美其
为“谪仙”。宋代诗论家严羽撰《沧浪诗话》云:“人言太白仙才,长吉(李贺 )鬼才,
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年。”明代诗词大家杨慎的《升庵诗话》则说:
“ 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后世评诗家冠于李白的“仙”与“神”,均因其诗而
得,遂使李白“诗仙” 的雅号广为流传。
李白“诗仙”雅号的由来,更多的反映出其在诗词上面的成就。不论是艺术手法,< br>还是表达的精神境界,他的诗歌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他在诗歌创作方面,
所写的歌行 体和七绝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绝句题材形式多样
中国诗人众多,各种题材诗歌都有代表诗人。其中山水诗代表有唐代诗人孟浩然、
王维;以边塞诗见长的 有高适、岑参。李白作为“诗仙”,他的出彩之处在于他并不
局限于一种题材。他的绝句题材形式多样, 反映的面很广泛。小到写儿女私情,大到
写时事政治,李白得心应手地用篇幅短小的绝句来表现其敢想敢 写,恣意坦然。可以
说,李白在绝句内容的开拓方面是极有贡献的。李白绝句表现的题材有以下10类:
1、山水系列,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2、友情系列,如: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
汪伦》)


3、送别系列,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赠答系列,如: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以诗代书答元 丹
丘》
5、歌咏系列,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
夜洛城闻笛》)
6、怀古系列,如: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
台览古》)
7、闺情诗系列,如: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
8、边塞系列,如: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军
行》)
9、时政系列,如: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 双悬日月照乾坤。(《上
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十)
10、其他类: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
绝句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因此在表达题材方面可以说是有一定限制的。但是在李
白这里,各种题材都不是 问题。他不仅可以用简短的绝句描述出祖国的名山大川,朋
友间的深情厚谊、离愁别绪、应酬答谢、开怀 畅饮,自己的咏物抒怀、漫游经历等,
而且可以用绝句表达社会政治这种严肃重大题材,突破了个人情感 的狭小天地。李白
作为一名诗人,不仅关心国内政治,李白对边境安危也同样关心,《从军行》、《军< br>行》都赞颂了边疆战士的勇猛善战,表达了诗人对边境战事的关注。《送外甥郑灌从
军三首》虽然 是送别诗,但却没有送别的悲伤,全都是勉励外甥郑灌奋勇杀敌, 为国
建功立业的话语,同样也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关注。
通过用绝句表达重大社会政治 是李白对绝句题材的一大开拓。不仅如此,在处理
传统细小题材时李白也有所创新。同前辈诗人相比,李 白的视野也大大开阔了,他突
破了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各式各样的人物都能受到李白 的关注。
《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描写了冶
炼 工人工作的情景;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描写了秋浦农民劳动的 情景;《哭宣城善酿纪叟》悼念的是一个酿酒的老头;《赠汪
伦》描写的是村人汪伦的友情;《出妓金陵 子呈卢六四首》是以妓女为题材的诗;《别
内赴征三首》、《赠内》等是写给妻子的诗;《陌上赠美人》 甚至写的是一个路上邂
逅的陌生美人。李白的视野很宽广,他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下层小人物都可以成为 他
诗歌的题材,李白以极真挚的情感来描写他们,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这在一定
程度上反 映了李白诗歌的广度与深度。


二、用绝句体现人生境界
李白的 许多绝句充满了许多奇特的幻想,有的诗篇更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大到
同日月一般耀眼。在《把酒问月 》这首诗中,诗人探讨宇宙的许多事物的存在问题。
刻画自己神仙般的形象,将自己的本体放大到宇宙的 层面,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程度。


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就是将自己的意识放大到无限 的宇宙。他认为认得宇宙化
本身就是个性的张扬,一种对自我,对人的局限性的超越,他强调了人的意志 。这表
明李白本身具有的反抗性和创新性。这些都从李白的绝句中得到了体现。
“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
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 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 时,千花尽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经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 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 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且
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
李白这里说的“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酒倾愁不来”,和“酒酣心自开”
将酒的功效和醉酒后 的状态生动的描述了出来。这里说的“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和前面就提到过的“君爱身后名,我 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都道出
了李白享受酒醉远远胜过求名求仕途的心态。难道李白是 个贪杯的酒鬼?当然不是。
当他有意或是无意的将酒和名并列在一起谈论时,他报国无门,有志难展的苦 闷就在
不经意之间跃然纸上。李白可以是超人,可以是宇宙,可以是大自然,可以在《宣州
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 、“揽日月” , 但是他却无法从根本上摆
脱他所在的社会体制对 他心志的束缚,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他“举杯浇愁愁更愁”的真
正原因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 舟!”了,也就明了了他在《将进酒》中
“锺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 者留其名” 的感慨
了。李白的狂妄也好,自大也好,同尼采把自己比作太阳一样,都没能使自己得到真
的变得如同宇宙一般大。尼采终究是人,不是太阳,李白最终也没能成为神仙。但谈
们敢于同现 实做抗挣,敢于在荒诞中大声疾呼,敢于在秽浊之世道上大胆的表露真实


的自己,不管他 们最终的结果怎样,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与光晕!
三、语言自然朴素
李白绝句的语言,自然朴素,明白如话。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赠汪伦》),“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 “两
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山中与幽人对酌》),“三百六十日,日日醉
如泥”(《赠内》),“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铜官山醉后绝句》)等等。
李白的绝句有触即发、直抒怀抱,似乎不假思索、自在流出,这就是“清水出 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李白绝句语言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
首 先,这是接受我国古代注重恬淡自然、不尚雕饰的美学传统影响的结果。道家
老子、庄子睥睨万物、一切 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在文学创作中就表现为不饰辞藻,
追求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东晋诗人陶渊明退隐江 湖之后,也以道家的超凡脱俗顺应自
然回归自然,以浅显自然的语言和无限真情写下一首首和谐美妙情真 意实的诗歌。南
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明诗篇”中明确提出了诗歌理论中的自然说,他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之后,钟嵘在《诗品》中,也力
斥当时“文多拘 忌,伤其真美”(《诗品序》)的文坛现状,提倡一种“自然英旨”
的审美标准。李白之前的山水田园派 的艺术实践虽未明确标举自然之美的旗帜,但已
经暗合自然之美。而李白少年时代就生活于道教浓郁的蜀 中之地,耳濡目染,深受道
家“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加上南北朝诗歌理论的影响和同代诗人的熏陶,他 对自然
之美极其推崇。他热爱自然、提倡“天真”,反对雕琢、追求真美。他在自己的诗中,
就 反复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古风》其一),“清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 雕虫丧天真” (《古风》其三十五)等等。
其次,这是认真学习乐府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六 朝乐府民歌体制小巧,


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 音,明转出天然”。
清妙的歌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
来。[7]P94李白绝句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他不仅运用乐府古题写作绝句,创作了
《玉阶 怨》、《横江词》等名作,使其语言具有乐府民歌生动自然、清新明快的特点,
而且还把乐府民歌的语调 声情广泛地运用到所有绝句中,从而使他的绝句富有乐府的
情致和风韵,具有民歌的特点——感情真挚、 音节婉转、形象清新、语言明白如话。
如: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巴女词》)语
言朴素简洁,不假雕琢,又活泼生动,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味;“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
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初看如
脱口而出 ,明白如话,但深入下去,便觉音节美妙、意味隽永,清新而自然的民歌语言
中蕴藏了诗人无尽的乡思。 其他的如“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
望秋月。(《玉阶怨》);“耶溪采莲女,见客 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越女词五首》其三);“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 语,愁杀荡舟人。”
(《渌水曲》)等,都明白如话,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清新的画面,通
俗生动,具有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和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

四、意境积极浪漫
李白绝句不仅在语言方面向乐府民歌进行学习,在艺术表现方面其实也深受乐府
民歌的影响。李 白不仅发扬了汉魏乐府的比兴传统,在绝句中大量运用比喻,同时也
吸收学习了乐府民歌自由而又多想象 、拟人、夸张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表
现方式。而这些又同他的浪漫主义气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形成了李白绝句的浪
漫主义艺术特征。表现在诗歌所使用的材料上,常用神话传说或借助梦境,突 破现实
的时空限制,凭借丰富想象,用非现实的手段反映现实中的矛盾和感情。《梦游天姥
吟留 别》、《蜀道难》、《梁甫吟》等都表现了这个特点。如《梁甫吟》:“我欲攀
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 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天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 者怒”,写自己政治上遭受冷遇,皇帝沉湎于享乐,喜
怒无常,都是用神话方式表现的,与屈原《离骚》 中写上天叩阍时的情景很相似(屈
原说:“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另外如《蜀道难》写蜀 道的险峻难走,
他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用一些渺茫无凭
的神话传说烘托 奇险气氛。《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通过梦境,抒写对美好的山水胜
界和神仙境界的向往,表现对鄙俗的 现实的厌恶,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渴望等等。
极度夸张手法也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 诗歌一般离不开夸张,但李白的诗
歌夸张得幅度更大,更为成功。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 镜里,何处得
秋霜!”(《秋浦歌十七首》第十五)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魅力,这也是李白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 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
完美的统一。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 的诗歌,不
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
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 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
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 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 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
的特色。故而李白的同代人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之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 鲜
有此体调也。”
五、想象大胆奇特
李白绝句善于抓住他歌咏对象的某些特 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借助他极其丰
富的想象力,加以夸大和强调,大大突出了被反映事物的本质特 征,从而极大地加强了
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飞流直下三 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三千丈”白发,“三千尺”飞流,虽< br>然是极其大胆的夸张,但是前者是以诗人自己的愁绪之深长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庐山
瀑布之高为基 础的,这样的夸张不但没有不真实之感,反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
人无尽的苦闷惆怅和庐山瀑布的雄 伟壮观。类似的夸张还有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
若飞”(《巴女词》),“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 瓦官阁”(《横江词六首》其
一),“剑壁门高五千仞,石为楼阁九天开”(《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 一)等等。
总的来看,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
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有那么真实可信,起到了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
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 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结袜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在对比中
进行夸张,从而加大艺术反差,更能突出重点,加强艺术效果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拓展了绝句的题材,提高了绝句的表现力,丰
富了绝句的 形式,灵活地形成组诗从而扩大了绝句的容量,他用清新的语言,真挚的
感情,随心所欲地脱口即成绝唱 ,形成自己“惊风雨、泣鬼神”的独特艺术魅力。有
唐一代, 五七言绝句各极其工,兼长五言绝句与七 言绝句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
人。正如明人胡应麟说的那样:“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 篇篇神 物。”李白把绝
句创作推向了顶峰,也为绝句创作树立了典范。李白绝句极为有力的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表现艺术,为绝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李白绝句不仅吸引和
影响着当时的许 多诗人,也启迪和影响着后人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郁贤皓,胡振龙.八世纪以来李白 研究的十大热点[J].文史知识,2001,(10):
15-23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 3]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J].文学评论,
1999,(1):8 0

[4]陈静.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比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1):23

[5]谢泉.唐代七言绝句研究[DB].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6]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一文,《文学遗产》1986年第一期。
[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8]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J].文学评论,1999,
(1):8 5-86

[9]郭世綖.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4):30

[10]刘维治译《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4-96页。






qq营销技巧-计算机二级答案


怎么说课-辽宁招考之窗


船务操作-儿童节英文


库伦吧-服务心得体会


胡兆明-介绍家乡的景物


东营考试信息网-通报批评怎么写


诗歌散文-给远方亲友的一封信


洛莉塔-卫生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