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可交换的条件及其性质

巡山小妖精
5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9: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湄公河行动豆瓣-大堂经理工作总结



中文摘要



特殊矩阵在矩阵分析和矩 阵计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在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经济学、物理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特殊矩阵的研究取得的
实质性的进展,都将会对计算数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矩阵应用程
度的不断加深,矩阵的可交换性越来越被学者和技术人员所重视.矩阵的可交换
性不仅在矩阵计 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卫星通讯等等许多领域也有着直接的
应用.

关键词:
矩阵交换 矩阵 可交换 特殊矩阵 上三角矩阵 数量矩阵















1



ABSTRACT
Special matr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rix analysis and matrix
computation and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economics,physics,biology,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rogress
obtained in the researchers on special matrices will give improvements in
computational the applications of matrices are more
and more abroad,the commutativity of matrix is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by scholar and technology commutativity of
matrix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trix computation,but also
in the secondary planet,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ields.

Keywords: the commutant of matrix,mathematics,exchangeable,special
matrices,upper triangle matrices,scalar matrices














2



矩阵的可交换性在各类矩阵的运算中应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现在 这种信息
时代,在卫星通讯、网络安全方面、解码器以及电路系统镇定性问题、路由交换
处理器 等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矩阵的可交换性质和可交换条件的研究以及矩阵交换的相
关概念和基本定义.对矩阵可交换的基本定理和一些优美性质进行了叙述和总
结,以及对一些特 殊的矩阵例如数量矩阵、上三角矩阵等等,满足可交换条件的
矩阵进行了探究.
在高等代数及 线性代数的教学中,矩阵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由矩阵的理
论可知,矩阵的乘法不同于数的乘法,矩阵 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即当矩阵
AB
有意义时,矩阵
BA
未必有意义;即使矩 阵
AB

BA
都有意义时它们也未必相等。
由于矩阵的乘法不满足满 足交换律,所以对于研究
AB

BA
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 若对
n
阶实方阵
A

B
,如果满足
ABBA,则称
A

B
可交换。可
交换矩阵有许多良好的性质,研究矩阵 可交换的条件及可交换矩阵的一些性质对
矩阵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的矩阵均指
n< br>阶实方阵)。
一.基本定义和相关概念

以下定义1.1.1到定义1.1.8均来自参考文献[6].
定义1.1.1
< br>若同阶矩阵
A

B

AB
n
阶对角矩阵,记
BA
,则称
A

B
为可交换矩阵.
ij
定义1.1.2

n
阶方阵
A

a
ij

nn
中若元素
a

a
11



A





0,ij,i,j1,2,...,n
,称
A


a
22

a
nn




.



定义1.1.3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1,其余元素全是0的
nn
矩阵


1


0





0


0
1

0




0


0





1


称为
n
阶单位矩阵,记为
E
n
,或者在不致引起含混的时候简写为
E
.显然 有

A
sn
E
n
A
sn

3




E
s
A
sn
A
sn
.
定义1.1.4


n
阶对角阵
A
中,若
a
11
A
a
22
...a
nn


,

R
,称此时的
为数量阵.记
A

E,
其中
E

n
阶单位阵.
定义1.1.5

n
阶方阵
A
满足
A
T
称阵.
A,
其中
A
T

A
的转置阵,则称
A
为 对
定义1.1.6


n
阶方阵
A

a
ij

nn
满足
A
T
A
,即

A
的转置阵,则称
A
为反对称阵.
BAE
aij
a
ji

i,j1,2,...,n

,其 中
A
T
定义1.1.7
若同阶方阵
A,B
满足
AB
定义1.1.8

若< br>n
阶方阵
A
满足
A
T
A

A为正交矩阵.
,其中
E
为同阶单位阵,则

A
B
互为逆方阵,记逆矩阵
A
1
B
或者
B
 1
A
.
AA
T
E
,其中
E
为同阶单 位阵,则
定义1.1.9

n
阶方阵
A

a< br>ij

C
nn
,满足
a
为正矩阵.
i j
0,

i,j1,2,...,n

,则称
A
定义1.1.10

若对于矩阵
A
、矩阵
B
存在可逆矩阵
C
,使得
C
1
AC
称矩阵
A
和矩阵B
相似.这里对于置换矩阵
C

C
1
ACBC< br>T
AC
.
B,

二.矩阵可交换的充分条件
定理2.1.1


A

B
至少有一个为零矩阵, 则
A

B
可交换;
定理2.1.2


A

B
至少有一个为单位矩阵,则
A

B
可交换;
定理2.1.3


A

B
至少有一个为数量矩阵 ,则
A

B
可交换;
定理2.1.4


A

B
均为对角矩阵,则
A

B
可交换;
定理2.1.5


A

B
均为准对角矩阵,则< br>A

B
可交换;
定理2.1.6


A< br>*

A
的伴随矩阵,则
A

A
*
可 交换;
定理2.1.7


A
是可逆矩阵,则
A

A
1
可交换;
推论2.1.8

AB

E
,则
A

B
可交换.
证明: 2.1.1< br>对任意矩阵
A
,均有:
A00A

0
表示零矩阵;
EA

2.1.2
对任意矩阵
A
,均有:
AE

E
表示单位矩阵;

2.1.3
对任意矩阵
A
,均有:
A(kE)(kE)A

k
为任意实数;
4




2.1.4、2.1.5
显然成立;

2.1.6
AA
*

2.1.7
AA
1
AAAE

AAE

1
*

2.1.8

ABE< br>时,
A

B
均可逆,且为互逆矩阵.
ij
定理2.1.9

A
是对角元为
a
i

i1,2,...,n

的对角阵,
B

b

为与
A
同阶
的方阵.如果
a
i
b
ij
b
ij
a
j
,

i,j1,2,...,n< br>
,则
A

B
可交换.
定理2.1.10

AB
证明:

AB


A

B
,其中

,

为非零实数,则
A

B< br>可交换.


A

B
可得
,
(A

E)(B

E)

E

1

(A

E)(B

E)E

1
(B

E)(A

E)E
, 故依推论2.1.8 得

于是
BA

A
B

E

E
,
所以
BA

A

BAB
.
定理2.1.11< br>设
A
m
B


ABE
,其中
m< br>为正整数,

为非零实数,则
A

可交换;
证明:

A
m


ABE


A(A
m1


B)E
,
故依定理2.1. 8得
(A
m1


B)AE
,
于是
A
m


BAE

所以可得
ABBA
.
定理2.1.12

A
可逆,若
AB
证明:

AB0

A

B
可交换;
0

AAB

ABA

,由可逆 得
B(A
1
A)BA
1
(AB)0
,从而
BA0
,故
ABBA



AAB
,同理可得
B(A
1
A)BA
1
(AB)E
,故
ABBA
;

ABA
,则
BB(A
1
A)(BA)A
1
E
,故
ABBA
.
定理2.1.13


A
B
均可逆,若对任意实数
k
,均有
A(AkE)B
,则
5



A

B
可交换.
证明:

A

B
均可逆,故由
A(AkE)B

AkE
可逆,且
B(AkE)
1
A
,
'

A
'
B
'


(AkE)B

'

(AkE)
1
A


B
'
(AkE )
'
A
'

(AkE)
'


1

B
'
(A
'
A
'
kA
'
)(A
'
kE)
1

B
'
A
'
(A
'
kE)(A
'
kE)
1


B
'
A
'


(AB)
'

两边取转置可得
ABBA
.
或由
A
1
B
1


(AkE)B

1

(AkE)
1
A


1

B
 1
(AkE)
1
A
1
(AkE)


B
1
(A
2
kA)
1
(AkE)


B
1

(AkE)A

1
(AkE)


B
1
A
1

两边取逆可得
ABBA
.
定理2.1.14


n
阶方阵





A




A
1
0
0
0
0
A
2
0
0




0


0

,
0


A
S


s

其中
A
i

mi
阶方阵

i1,2,...,s

,

m
i

n
阶方阵
i1


B
11


B
21





B


s1
B
12
B
22

B
s2



< br>B
1s


B
2s





B
ss


是与
A
分块方法相同是 矩阵,若
A
i
B
ij
B
ij
A
j
,(i,j1,2,...,s),

A

B
可交换.
三.矩阵可交换的充要条件
6



定理2.2.1

下列均是
A

B
可交换的充要条件:
(1)
A
2
B
2
(AB)(AB)(AB)(AB)
;
(2)
(AB)
2
A
2
2ABB2
;
(3)
(AB)
'
A
'
B
'
;
(4)
(AB)
*
A
*
B
*
.
证明:
(1)由
(AB)(AB)
2
AABBAB
2
22

(AB)(AB)AABBAB
可证得;
( 2)由
(AB)
2
A
2
ABbaB
2
可 证得;
(3)分别由
ABBA

(AB)
'
A
'
B
'
两边取转置可证得;
(4)分别由
ABBA

(AB)
*
A
*
B
*
两边取伴随可证得. 定理2.2.2

n
阶矩阵
A

B
,其中A

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根,则
ABB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r>A

B
可同时对角化。
证明:
必要性 由于
A

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根,则存在可逆矩阵
T
使得


1


0
1
TAT
< br>


0


0


< br>2

0

0


0






n


因为
ABBA

所以有
(T
1
AT)(T
1
BT)(T
1
BT)(T
1
AT)



1


0
而与




0< br>

0


0


0
< br>可交换的矩阵只能是对角矩阵,




n


2

0


T
1
BT
为对角矩阵.
即存在可逆矩阵
T
使得
A

B
同时对角化.
充分性 由已知存在可逆矩阵
T
使得

7




1

0
1


AT





0
0



2

0

0

0

T
,
BT




n


0




1

0
1





0

0
0




2

0

0


0

T
,




s






1

1


0
那么有
ABT
1




0


2

2

0



0

TBA< br>.




n

n


扩展:

S
是一个矩阵集合,
S
中每个矩阵都与对角矩阵相 似,那么
S

任意两个矩阵是可交换的

存在可逆矩阵
P< br>使得对
S
中所有矩阵
1
PZP
为对角阵.
证明:
必要性
(1)先证明当
S
为有限集时结论成立,设
S


A
1
,A
2
,

,Am

,
用数学归纳法,当
m1
时,结论成立;当
m 2
时,仿定理6的必要性易
证得.

mk
时成立,考虑
mk1
时:因为
A
1
可对角化,从而存在可逆矩阵
T
使得


1
E
n
1


01
TA
1
T




0


0

2
0
0


2
E
n

0



n
E
n
s




①,



其中< br>
1
,

2
,

,

s< br>各不相同,
n
1

n
2

n
s

n
,
E
k

k
阶单位矩阵.

A
i
A
j
A
j
A
i
(i, j1,2,

,k1)
②,
(T
1
A
i
T)(T
1
A
1
T)(TA
1
T)(TA< br>i
T)
(i1,2,,k1)
③,
0
B
2

0
(i)
1

B
1
(i)


0
1
由①③知
TA
i
T




0


(i1,2,,k1)

B
k
(i)




0


0


为准对角阵,


(i)

B
s


E
n是同阶矩阵.
k
因为
A
i
可对角化,那
B
k
(i)
也可对角化,由②得
B
l
B
l
(i)(j )
B
l
(j)
B
l
(i)

(i,j 1,2,,k1,l1,2,,s)

1
从而由归纳假设知存在可逆矩阵< br>Q
l
,(l

1,2,

,s)
使得
Q
l
B
l
(i)
Q
l

8



(i1,2,,k1)
为对角阵.
< br>
Q
1


0

R




0


0
Q
2

0




0


0

,
PTR
,则
P
可逆,且使得



Q
S


0



(i)


n




1
(i)

1 11
PA
i
PR(TA
i
)R



0


为对角阵.

Q
1
1
1
PA
1
P


对角阵,

0


0



(T
1

Q
S


Q
1

1A
1
T)


0


0
< br>

1
E
n
1



< br>

Q
S



0
0
< br>
s
E
n
s




< br>也为
此即
mk1
时也成立.
再考虑
S为无限集时,由于
dim(P
nn
)n
2
,而
S< br>包含于
P
nn
,从而
S
中必存
在一个极大无关组< br>A
1
,A
2
,

,A
m
,其中mn
2
.
则由(1)知存在
P
,使得
P
 1
A
1
P,P
1
A
2
P,

, P
1
A
m
P
都是对角阵,任意
ZS
,

Zk
1
A
1
k
2
A
2
 k
m
A
m

P
1
APk
1(P
1
A
1
P)k
2
(P
1
A
2
P)k
m
(P
1
A
m
P)为对角阵.得证.
充分性:利用数学归纳法易证得.
定理2.2.3
A,B< br>均为实对称矩阵,则
A,B
可交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B< br>可同时正交对角化.
证明:
必要性 由于
A,B
均为实对称矩阵。则
A,B
可对角化,



1
E
k
1

1
所以存在正交矩阵
P
,使得
PAP



值,

0
k
1
k
2
k
s
n
.



0


s
E
k
s





,其中

i
A
的特征

ABBA

P
1
APP
1
BPP
1
BPP1
AP

9



B
1


0
1

PBP




0


0
B
2

0




0


0

为准对称矩阵.



B
s



由于
B
可对角化,则它的初等因子都是一次的,

B
i
的初等因子也是一次的,所以存在
R
i
使得
R
i
B
i
R
i
为对角
阵.令


R
1


0
R




0


0
R
2

0




0

B
1

0
< br>0
'

R







0
R
S



0
B
2

0




0


1

0

0
R



 

0B
S

0

'
0
< br>



2

0
0

< br>0






n

< br>

1
E
k
1

1

T PR
,则
T
为正交阵,且
TAT



0


为对角阵.




s
E
k
s



为对角阵.






1


0
'
TBT




0
< br>0





2

0
0< br>

0






n


充分性 由
A,B
可同时正交对角化,则存在正交阵
T
使得



1
0


0

2
A T




00






0


1

0

0
'

T
,
BT
< br>



0

n

0

0
0




0

0

T
,




n< br>


2

0




1

1


0
所以
ABT
1




0


2

2

0



0

TBA
.




n

n


 AB
11
定理2.2.4
可逆矩阵
A

B
可交 换的充要条件是
(AB)
1


证明:
分别由
ABBA,
(AB)
1
A
1
B
1
;两边 取逆可证得.
定理2.2.5
(1)设
A

B
均为(反) 对称矩阵,则
A

B
可交换的充要
条件是
AB
为对 称矩阵;
10



(2)设
A

B
有一为对称矩 阵,另一为反对称矩阵,则
A

B

可交换的充要条件是
AB
为反对称矩阵.
证明
(1)必要性 设
A

B
均为对称矩阵,那么有

(AB)
'
B
'
A
'
BAAB
,因 此
AB
为对称矩阵;

A

B
均为反 对称矩阵,则
(AB)
'
B
'
A
'
(B)( A)BAAB
,因此
AB
也为
对称矩阵.
充分性 设
A

B
均为对称矩阵,则
AB(AB)
'
B
'
A
'
BA


A

B
均为反对称矩阵,则
AB(AB)
'
 B
'
A
'
(B)(A)BA
.
仿(1)可证(2).
定理2.2.6

A

B
为正定矩阵,那么
ABBAAB
正定.


证明:
必要性 由
ABBA

(AB)
'
B< br>'
A
'
BAAB
即是实
对称矩阵.
由于
A

B
都是正定的,从而都可对角化,所以存在可逆阵
T
使得,



1


0
1
TAT




0


0
< br>


0


0

,
T< br>



n




1< br>

0
1
BT




0

0




0


0

,




n


2

0

2

0
其中
< br>i
,

i
大于零.



1
1


0
1
TABT

< br>阵


.
0

AB
0



2

2

0



0



i


i
大于零,即为正定



n

n


0 充分性 由是正定阵,从而是实对称阵.所以
'''
AB(AB)BABA
.

定理2.2.7
A,B

n
阶矩阵,且
A
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根,
2n1
那么
ABBA
B

E,A,A,,A

的线性组合.
证明

充分性:显然;
必要性:由定理5知存在
T
使得
11




1


0
1TAT




0


0



2

0
0



0


0






n


0


0

,




n






1


0
1
TBT

< br>



0

2

0
< br>又由拉格朗日内插法知,存在唯一的
n1
次多项式
f(x)
使得 < br>f(

i
)


i
,i

1,2,

,n.

于是
T
1
0

0

f(

1
)

f(

2
)

0

0
f(A)T






0

0

f(

)

n




1


0





0

0





2

0

0


0

T




n


1
BT

所以
Bf(A)
,即
B

E,A,A
2
,,A
n1
的线性组合.
定理2.2.8
A,B

n
阶矩阵,
A
2
证明
必要性:由
A
2
P
1
A,BB
,那么
A BBA
存在
2
可逆矩阵
T
使得
T
1
AT

T
1
BT
均为对角阵.
A

A
可对角化,设
P
使得
0

0



E
r
AP


0


E
r

0


ABBA

P
1
APP
1
BPP1
BPP
1
AP
,即

P
1
BP



B
1
PBP


0

1
0

E
r




0

< br>0
0

1

PBP
0


,所以有
0


,
B
1

r
阶子块. < br>B
2


0

B
1




0B
2


2


B
1
121
(PBP)PBP
,故

0

0


B
2

,即
B
1
B
1
,B
2
B
2
.
22
于是存在
Q,S
,使得
12



Q
1

E
S
B1
Q


0

0

B
t
1

,SB
2
S


00


0

Q

,

R

00


0


,
TPR,< br>
S




T

1

E
r
AT


0


Es

0


0
1

,
TB T

0
0




0

0
0
0
0
0
0
E
t
0
0


0

,

A,B
可同时对化.
0


0


充分性:同定理2.2.6充分性的证明.
四.可交换矩阵的一些性质

A,B
可交换,则有

性质2.3.1

AB
m
数;
BA,(AB)AB ,ABBA,
其中
m,k,l
mkkkll
都是正整
证明:

ABBA
可得
m
B



BB A

B



B



B



BABA

AB
m
A

m个m1个m个
同理可证
(AB)
k
A
k
B
k
,A
l< br>BBA
l
.
性质2.3.2

Af(B)
式可交换;
由性质2.3.1可证
f(B)A
, 其中
f(B)

B
的多项式,即
A

B
的 多项
性质2.3.3

A
m
B
m
(AB) (A
m1
A
m2
BB
m1
)


(A
m1
A
m2
B 

B
m1
)(AB)
;
性质2.3.4

(AB)
m
m


C
k0
k
m
A
mk
B)
(矩阵二项式定理).
k
性质2.3.3、性质2.3.4对
m
用数学归纳法可证得.

性质2.3.5


A

B

n
阶方阵,
AB

P
,使得
P
1
AP

P
1
BP
同为上三角矩阵.
BA
,则存在一个
n
阶可逆矩

性质2.3.6

型如

A



a

x

b
kx


a



的二阶方阵的可交换阵为二阶方阵
< br>B


y

ky


(其中a,b,k,x,y
b


为任意实数).

性质2.3.7

型如
13




a
11

A


0


b
a
12


(且
a
11
a
22

a
22


b
12


(且
b
1 1
b
22
,其中
a
ij
,b
ij
i1,j1,2



b
22

的二阶上 三角形矩阵的可交换矩阵仍是二阶上三角阵
11

B


0

任意实数).

性质2.3.8

型如

a
11


A

0

0

a
12
a
22
0

a
13


a
23

(且
a
11
a
22
a
33
a
33


的三阶上三角形矩阵的可交换矩阵仍是三阶上三角阵



b
11

B

0

0
数)

.
b12
0
b
22
b
13


ab
b
23

(且
b
11
b
22
b33

12

12
其中
a
ij
,b< br>ij

i1,j1,2

为任意实
a
23
b
23
b
33



性质2.3.9
型如
阶方阵

b


A< br>
0

0

x
b
0
0
< br>
x

的三阶方阵的可交换矩阵仍是三
b





0

B


0

0

k
0
0
0


k

(其中< br>b,k,x
为任意实数).
0


性质2.3.7到2.3 .9是关于比较特殊的二阶、三阶上三角矩阵可交换的性质,
下边给出的是更一般的关于特殊的
n
阶上三角矩阵可交换的性质.

a
1


0< br>型如
A




0


0
a
2
a
1

0
0
a
3
a
2

0
0
a
n


a
n1




2.2.1



a
2


a
1








的上三角形矩阵.若约定矩阵

2.2.1

的对角线从主对角线向右数起,则第一
条对角线上的元素皆 为
a
1
,第二条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
a
2
,......, 针对型如

2.2.1

的矩阵有如下结论:
引理2.2.9


n
阶方阵

14



0


0
D




0



0
的可交换矩阵型如

2.2.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性质2.3.10
n
阶方阵
A
能同一切型如

2.2.1


n
阶方 阵可交换的充要条
件是
A
也是型如

2.2.1


n
阶方阵.
证明:
必要性:设方阵
A
能同一切型如
2.2.1


n
阶方阵可交换,则与


010

00




001

00

D

< br>




000

01



000

00

也可交换,由引理知
A
为型如

2.2 .1


n
阶方阵.
充分性:设
< br>a
1


0
A




0



0

a
2
a
1

0
0
a
3
a
2

0
0





a
n

b
1

a
n1

0



B 



a
2

0

a< br>1

0
b
2
b
1

0
0
b
3
b
2

0
0





b
n


b
n1





b
2


b
1


a
i
,b
i

i1,2,...,n
是任意数,通过矩阵的乘法比较
AB

BA
,易证得
ABBA
.
性质2.3.11

第一行为

a
1
,a
2
,......,a
n

,

a
1
0

的型如

2.2.1

的矩阵< br>A
是可
逆的,且它的逆矩阵仍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
a
1
的 型如

2.2.1

的矩阵.
1
证明:
易证< br>A
是可逆的.设
A
1


b
ij

,其中当
ij
时,
b
AA
1
ij
 0
,因
AA
,由引理2.2.9及逆矩阵的唯一性得
1

A
1


b
1


0





0


0
b
2
b
1

0
0
b
3
b
2

0
0





b
n


b
n1



.

b
2


b
1

1
1
又 因
AA
1
I
,所以
b
1
a
1
,

A
1
为主对角线上元素皆为
a
1
的型如< br>
2.2.1

的矩阵.
15



五.举例
例1


A
与所有的
n
阶矩阵均可交换,则
A
一定是数量矩阵.


证明:

A

a
ij< br>
nn
,用
E
将第
i
行第
j
列的 元素表示为1,而
ij
其余元素为零的
nn
矩阵.因
A
与 任何矩阵均可交换,所以必与
E
ij
可交换. 由
AE
ij
E
ij
A

a
ii

a
jj
(i,j

1,2,

,n)


a
ij

0(i

j,i,j

1,2,

,n )
,故
A
是数量矩阵.

例2

(1) 设矩阵
Adiag(a
1
,a
2
,,a
n
)< br>为对角矩阵,其中
ij
时,
a
i

a
j< br>(i,j

1,2,

,n)
,则
A,B
可 交换的充要条件是
B
为对角矩阵.
r
(2)设
Adiag(a< br>1
E
1
,a
2
E
2
,,a
rE
r
)
为准对角矩阵,其中其中
ij
时,
a
i

a
j
(i,j

1,2,

,r)< br>,
E
i

n
i
阶单位矩阵,

n< br>i
n
,则
A,B
可交换的充要条件是
B
为准对角矩 阵.

i1
证明:
(1)若
A,B< br>均为对角矩阵,则由定理1(4)可知
A,B
可交
,因为
A
为 对角矩阵,
换;若
B

Adiag(a
1
,a
2
,,a
n
)
可交换,
ij
时,
a
i

a
j
(i,j

1,2,

,n).设
B(b
ij
)
nn

AB(C
ij
)
nn
,BA(d
ij
)
nn
所以
a
ij

a
i
b
ij
,d
ij

a
j
b
ij
(i,j

1,2,

,n)
.由
ABBA
,即
C
ij
d
ij(i,j1,2,,n)

(a
i
a
j
)bij
0
,而
ij
时,
a
i
a
j
0
(i,j1,2,,n)
.故
b
ij
0
(i,j1,2,,n)

所以
B
为对角矩阵.仿(1)不难证明(2) .










16



结论

本文针对一般的矩阵不可交 换这一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些特殊的矩
阵(如上三角矩阵、数量矩阵等)给出了一些可交换的性质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
件.
本文主要参考一些特殊的公式和通过一些特殊的矩阵如对焦矩阵、数 量矩
阵、上三角矩阵等的研究来对矩阵可交换性的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探讨和总结
以及矩阵可 交换性的一些优美性质的探讨.
In this thesis,we focus on the most matrices that can not be
satisfying the give some quality and sufficiency
conditions for some special matrices,scalar matrices and some upper
triangle matrices.
In this thesis,by the study of some special formula,matrix such
as,diagonal matrix upper triangle matrix etc,we get some sufficiency
conditions for the commutant of the matrix,and some beautiful quality
about commutativity.












17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 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
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
导老师—王宽小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
文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
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 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
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 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
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
文的撰写和排 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
评和指正!














18



参考文献

[1] 倪国熙.常用的矩阵理论和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王松桂,杨振海.广义逆矩阵及其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3] 高丽.一类上三角形矩阵可交换的充要条件.滨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6(4):31-33
[4] 金辉.矩阵可交换的充要条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3(1):24-26
[5] 周颐等.域上方阵乘积可交换的充要条件.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1,21,(3):30-33
[6]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3-2330 < br>[7]韩锦扬.矩阵乘法
ABBA
成立的两个充要条件与一个充分条件.[J]工科数 学,1995,
(1):169-170
[8]赵锡英等.可交换矩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3):51-54














19

如何获得美国绿卡-幼儿园大班毕业评语


二手房合同-小学生作文教案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河北农大教务系统


湖北中考分数线-骑驴看唱本的下一句


巴菲特名言-空军航空大学


广西高校-阳光工程


辉煌中国第四集-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


教师节的画-我家的一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