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次型

别妄想泡我
853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9: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合肥公务员局-美术教学总结


6.3 基本内容
6.3.1 二次型及其矩阵形式
(1) 定义 n变量的二次齐次函数
2

f(x
1
,x
2
,,x
n
)

11
x
1
2

12
x
1
x
2
2

13
x
1
x
3
2

1n
x
1
x
n< br>



22
x
2

2

23
x
2
x
3
2

2n
x
2< br>x
n




2



nn
x
n

2




i1j1
nn
ij
x
ix
j
(其中

ij


ji

ij

R),
称为n个变量
x
1
,x
2
,,x
n
的二次型。
注 若

ij
0
(< br>ij,i,j1,2,,n
)则称f为标准型。
(1) 矩阵形式

f(x)xAx

其中
x

x
1
,x
2
,,x
n

,A(

ij
)
nn
,这里

ij


ji
,即A为实对称矩 阵。
T
T
注1 实对阵矩阵A成为二次型f的矩阵,而A的秩称为该二次型的秩。
注2 二次型与实对称矩阵是一一对应的,即二次型的矩阵必为实对称矩阵,而任一实
对称矩阵 均可看做是某一二次型的矩阵。
注3标准型的矩阵是对角阵。
6.3.2 与二次型的标准型有关的概念
(1) 满秩线形变换

x

x
1
,x
2
,,x
n

,y

y
1
,y
2
,,y
n

,P(p
ij
)
nn
可逆,则称x=Py为由
TT
x
1
,x< br>2
,,x
n

y
1
,y
2
,, y
n
的满秩线形变换。
注 若P为正交矩阵,则称为正交的(线性)变换。
(2) 合同矩阵
设A,B为n阶方阵,若存在n阶可逆阵C,使

CACB

T


则A合同与B,C为合同变换阵。
注1 若C为正交阵,满足
CACB
,A与B既合同,又相似。
注2 合同矩阵秩相等。
注3 合同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3) 对任一个二次型
fxAx
,总可以通过满秩线形变换x=Py化为

fyPAyd
1
y
1
d
2
y
2d
r
y
r

成为f的标准型。其中r=r(A),即任一二次型均可通过满秩变换化为标准形。
注1 f的标准型矩阵D=
P
T
AP
与f的矩阵A合同。
注2 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满秩变换不是唯一的,从而二次型的标准形也不是唯一的。
注3 当
d
1
d
p
1,d
p1
d
r
1
时的标准型成为f的规范型。其形式为
222
y
1
2
y
2
y
2
p
y
p1
y
r
,二次型的规范形是唯一的。
TT222
T
T
(4) 惯性律
对一个二次型
fxAx
,无论用哪一个满秩变换将其化为标准形,其标准形中平方< br>项前正系数个数p和负系数个数r-p都是唯一确定的,称p为二次型的正惯性指数,r-p为
负 惯性指数(其中r为A的秩),而p-

r-p)称为符号差。
注 两个n个变量的不同的二次型的正、负惯性指数如果相等,则它们有相同的规范形。
6.3.3 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的方法
(1) 配方法
对二次型

f(x
1
,x
2
,,x
n
)
2
T


i1
n
ii
x
i
2
 2
1ijn


ij
x
i
x
j
从左边先找出一个系数不为零的平方项
x
q
,把所有包含
x< br>q
的项集中在一起,配成完全平方
的形式;接着寻找下一个系数不为零的平方项
x
k
,同样把所有包含
x
k
的项集中到一起,配
成完全平方 的形式。依次类推,直到二次型的每一项都成为完全平方的形式。
注 若二次型,但

ij
0(ij)
,则可先做满秩变换
2


x
i
y
i
y
j

x
j
y
i
y
j
x
k
xk
(ki,j,k1,2,,n)
化为二次型为含平方项的二次型,再按上述方法配 方。
(2) 正交变换法
对二次型
fxAx
,由于A是对 称阵,故按实对称阵正交对角化的方法总可找到正交
阵Q,使
T
Q
T
AQ
=diag(

1
,

2
,,

n
)

所以由正交变换x=Qy,可得
22
fx< br>T
Axy
T
y

1
y
1
2< br>

2
y
2


n
y
n

注 用正交变换得到的标准形平方项前的系数必为A的特征值,但若用其他满秩变换 化
为标准型,则平方项前系数A的特征值无关。
6.3.4 正定二次形和正定矩阵的概念
对于任意n维非零向量x,若恒有
fxAx0
,则称f为正定二次型,f的 矩阵A称
为正定矩阵,记作A>0。
注1 正定矩阵必是对称阵
T
T
n
注2 若对任意
xR
,有
fxA x0
,且存在
x
0
0
,使
fx
0
A x0
,则称f
T
或A为半正定,记作A

0,类似地可以定义f或 A为负定或半负定。
6.3.5 正定矩阵的判别方法
设A为n阶实对称阵。
(1) 若A的正惯性指数等于n,则A正定。
(2) 若A的特征值全是正的,则A正定。
(3) 若A的各阶前主子式均大于零,则A正定。
(4) 若A合同于单位阵,即
ACC
(C为可逆阵),则A正定。
(5) 用正定的定义,即
x0,xR,fxAx0
,则A正定。
注1 上述各条均为实对称阵A正定的充要条件,最常用的方法是(2),(3),(5)。
注2 n阶矩阵A=
(a
ij
)
的k阶前主子式也成为顺序主子式,即为行列式 < br>nT
T


a
11
D
k
detA
k

a
12
a
1k
a
2k

k(1,2,.n)


a
kk
a
21
a
22


a
k1
a
k2

共有n个。
注3 对负定矩阵来说,类似于方法(3)的结论应为:

(1)D
k
0(k1,2,,n)
,则A负定。
6.3.6 正定矩阵的有关结论
(1) A正定,则
a
ii
0,(i1,2,,n)

注 这是正定的一个必要条件,常用来判定A不是正定的,但不能用来判断A正定。
(2) A正定,则
A,A,A,A
(m为正整数)均为正定矩阵。
(3) A,B为n阶的正定矩阵,则A+B也是正定矩阵。
6.4 典型例题分析
1)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问题
(1)对实对称矩阵A,求正交矩阵Q,使
Q AQ


为对角阵)。
(2)对二次型
fxAx
, 求正交矩阵Q,使
QAQ


为对角阵),则当
xQy
时,有
fyy
为标准型。
方法:关键是求正交矩阵Q,步骤为:
( 1)求出A的所有特征值

1
,

2
,,
n

(2)对重特征值

i
,将
(a
< br>i
I)x0
的基础解系正交化;
(3)将n个正交的特征向量
< br>1
,

2
,,

n
标准化得
< br>1
,

2
,,

n


Q


1
,

2
,,

n

即为所求,

T
TT
T
T1*m
k

122


例1 设
A244




244


(1)将A对角化。
(2)求一个正交变换
xQy
,使二次型


22
f (x
1
,x
2
,x
3
)x
1
2
4x
1
x
2
4x
1
x
3
4x
2
4x
3
8x
2
x
3

为标准型。

(1)求出A的特征值:
1

22
A

I24

4

2
(

9 )

244

特征值为

1

2
0


3
9



1


2
0
,解方程组
(A0I)x0



x
1
2x
2
2x
3
 0

2x
1
4x
2
4x
3
0



2x
1
4x
2
4x
30
得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

1


2,1,0< br>
T


2


2,0,1
< br>T

将它们正交化得

T
1


1


2,1,0




T
2
,
1

24

2


2



1


,
5
,1
1< br>,

1

5





3
9
,解方程组
(A9I)x0
,即


8x
1
2x
2
2x
3
 0

2x
1
5x
2
4x
3
0



2x
1
4x
2
5x
30
得到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3


1,2,2

T

由 于

3
必与

1
,

2
正交,故 将

1
,

2
,

3
单位化,得
TT


21
1



,
5
,0






245


1
5
2




35
,
35
,
35




3


3
,

Q


1
,< br>
2
,

3

,则Q为正交阵,且有
Q
T
AQ
,即
AQQ
T


2
,
2

T
33




0


0

。 其中
 


9


(2)
f
的矩阵恰为A ,故由(1)的计算可得正交变换
xQy
,则
2
fx
T
Axy
T
y9y
3

注1 实对称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正交的,所以本题中属于

3
9
的特
征向量

3


1


2
0
的特征向量已正交,只需将其标准化即可。
注2 特征向量(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取法是不唯一的,所以正交矩阵Q
不唯一。
注3 在构成正交矩阵Q时,标准正交向量

1
,

2
,

3
的顺序是可变的,只要

1
,

2
,

3

对角阵中的位置与

1
,

2
,

3
在Q中的位置相同即可。
注4 用正交变换将二次型化 为标准型,标准型的平方项系数恰为二次型矩阵的特征值,
但用一般可逆变换时,这个结果不成立。
2)用配方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例2 用配方法化下列二次型
22
(1)
f(x
1
,x
2
,x
3< br>,x
4
)2x
1
4x
1
x
2
 x
2
4x
2
x
3

(2)
f(x< br>1
,x
2
,x
3
,x
4
)x
1< br>x
2
2x
1
x
3
x
1
x
3

为标准形,并求出所用得非退化线性变换。
解 (1)
f( x
1
,x
2
,x
3
,x
4
)2(x1
2x
1
x
2
)x
2
4x
2< br>x
3
2(x
1
x
2
)(x
2
4x
2
x
3
)

222

2(x
1
x
2
)(x
2
2x
3< br>)4x
3

2222

y
1
x
1
x
2

y
1

110

x
1





y
2x
2
2x
3
,则
y
2
012x
2
,即


yx

33

y
3




001


< br>
x
3



112


110




x012

y012y
,使





001



001

< br>222

f2y
1
y
2
4y
3

1



x
1
y
1
y
2

110



(2) 令

x
2
y
1
y
2
,即
x110y
,则

xy

3

3

001


2222

fy
1
y
2
2(y1
y
2
)y
3
(y
1
y
2)y
3
y
1
y
3
y
1
y
2
3y
2
y
3


11
2
13
22

y
3
)
2(y
2
3y
2
y
3
y
3
)( y
1
y
3
)
2
(y
2
y
3
)
2
2y
3
2422
111

y yzyzz10
113

1
2
3

1< br>
22


333




y
2
y
3
z
2
,即

y2
z
2
z
3
,即
y

01< br>
z
,于是
222



001

y
3
z
3

y
3
z
3




(y
1
1

10

2


110
< br>

111




01
3< br>
z

112

z
,使
x

110



2


1


001



001


0 0



222

fz
1
z
2
2z
3

3)与二次型的标准形有关的问题
例3 已知二次型
f(x,y,z)5x2x y6xz5y6yzcz
的秩为2,求参数c,并指

f(x,y,z)1
表示何种曲面。

222
f(x,y,z)

x
故对应的矩阵为
y

513

x

z


153

y





33c




z



513

A

153





33c


由已知得r(A)=2,所以
5
A1
3
故c=3。
1
5
3
3
324c720

c


下面求A的特征值。
5


A
I1
1
5

3
3
3

(

4)(

9)0
,得A的特征值为0,4,9 ,则
3

3
必有正交变换

x

u


y

Q

v





z


w


22
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形
f4v9w
,故
f(x,y,z)1
,即为
4v9w1
表示椭圆柱面。
22
例4 对二次型
f2 x
1
x
2
4x
1
x
2
4x
2
x
3
分别作下列三个可逆线性变换,求新二次型
22

x
1

112

y
1

 
(1)
x
2
012y
2
,
< br>

x
3




001




y
3




x
1

(2)

x
2






x
3





1
2
0
0

11

y

1
11

y
2

,
1
 

0

y
3


2



x
1

110

y
1


(3)
x
2
012y
2
< br>


x
3



< br>001




y
3


解 (1)解法一 将线性关系直接代入
f2(y
1
y
2
2 y
3
)
2
(y
2
2y
3
)
2
4(y
1
y
2
2y
3
)(y
22y
3
)4(y
2
2y
3
)y
3
2yy4y
2
1
2
2
2
3


220


2

,设线性变换矩阵为P,则 解法二 f的矩阵为
A22



020


00

220

112

1
fx
T
Axy
T
P
T
APyy
T

110

212

012

y



221




020




001



2

22
y
T

1

y2y1
2
y
2
4y
3

4




1

2
T
(2)
PAP

1


1


222
fy
1
y
2
y
3

< br>0

220

10

212
 

1


1

020


2


0
1
2
0
0

11

1

11



1



1

1

0< br>
2



100

220

110

244

T

2
012



474

(3)
PAP11021



021
< br>


020




001< br>



444


222

f2y
1
7y
2
y
3
8y
1y
2
8y
1
y
3
8y
2
y
3

注1 可以对一个二次型作不同的可逆线性变换,但如(3)那样并不是任意一个不可 逆变换都
可使二次型化为标准形。
注2 二次型经可逆变换化为标准形,相当于二次型矩阵经合同变换化为对角阵。
注3 二次型的标准形不是 唯一的,如(1)与(2)的结果都是f的标准形,但标准形中具有的非
零系数及正系数的平方项的项数 是分别相同的,这需要特别注意。
222
例5 设二次型
f(x
1
,x
2
,x
3
)x
1
x
2
x
3
2x
1
x
2
2x
1
x
3
2ax
2
x
3
通过正交变换化为标
222
T
准形
f2y
1
by
2
2y
3
。(1)求常数a, b;(2)若
xx3
,证明f的值不超过6;(3)求f
的规范形及正,负惯性指数 。
解 (1) 二次型及其对应的标准形的矩阵分别为

111

2

A

11a

,B

b



1

2


1a

因为A与B相似,所以A,B有相同的特征值,可得
tr(A)tr(B)


34b
,所以
b1

111

A2I0,即11a(a1)
2
0
,所以
a1< br>。故
11a
ab1

T
(2)若
xx3
,则必有
yy3
,从而
2222
f 2y
1
2
y
2
2y
3
2(y
12
y
2
y
3
)2y
T
y6

T




y
1



(3)作线性变换

y
2



y
3



22
fz
1
2
z
2
z
3

1
z
1
2
z
3
,则得f的规范形为
1< br>z
2
2
其正惯性指数为2,负惯性指数为1,符号差为
211
例6 若实对称矩阵A的秩为
r
,符号差为
s
,证明:r

s
奇偶性相同,且
sr

证 设A的正惯性指数为
p
,则符号差
s2pr
,即
rs2p

因为
2p
为偶数,故
r

s
同奇偶。又
0pr
,所以
0sr2r

于是有
rsr
,即
sr

4)正定矩阵的判别与证明
例7 判别下列二次型是否正定。
22
(1)
f
1
(x
1
,x
2
,x
3
)3 x
1
x
2
6x
1
x
2
6x
1
x
3
2x
2
x
3
;
222
(2)
f
2
(x
1
,x
2
,x
3
)tx
1
2x
1
x
2
tx
2
2x
2
x
3
x
3

(3)
f
3(x
1
,x
2
,,x
n
)

x

xx
2
ii
i1i1
nn1
i1

解 (1)因为
a
33
0
,故
f
1
不是正定二次型。
0

t1

t1

(2)
f
2
对应的矩阵为
A1



011


A的各阶顺序主子式
D
1
t,D
2
< br>t1
1t
t
2
1,D
3
At
2t1

只有
D
1
0,D
2
0,D3
0
同时成立时,
f
2
正定,否则不正定。解上述不等式组, 得到
t
1515
,即当
t
时,
f
2
正定。
22




1

1

2

(3)
f
3
对应的矩阵为
A








1
2
1
1
2
1
2
1

1
2



1
1
2









1


2

1



k
经计算,A的任意k阶顺序主子式
D
k< br>()(k1)0(k2,3,,n)
,所以
f
3
正定。
1
2

101

2

例8 设
A020,B(kIA)
,其中
k
为实数。求对角阵

,使< br>B

A
相似,并



101



k
为何值时,
B
为正定阵。
解 因为
A
是实对称阵,所以
B
T
(kIA)
2

T
(kI
T
A
T
)
2
(kI A)
2
B


B
也为实对称矩阵,从而
B
一定相似于对角阵。
易求得
A
的特征值为
2,2,0
,从而
B
的特征值为
(k 2),(k2),k

取对角阵
222

(k2)
2





(k2)
2




k
2



B

A
相似。 实对称阵当且仅当特征值全为正数时为正定阵,所以,当
k0

k2
时,
B
正定。
例9 已知A为n阶实对称阵,且满足
A6A11A6IO
,证明A为正定矩阵。
证 设

是A的特征值,因为
A6A11A6IO
,所以有

6

11

60

3232< br>32
(

1)(

2)(

3)0
,故


2


3

即A的特征值都大于零,故A正定。
例10 (1)设A为n阶正定阵,B为n阶半正定阵,试证A+B为正定阵。

1

(2)设A,B分别为m和n阶正定阵,试证


A0

为正定阵。


0B

证 (1)
x0
,因为A正定,B半正定,所以有


x
T
Ax0,x
T
Bx0

从而
x
T
(AB)xx
T
Axx
T
Bx0

得证 A+B正定。
(2)证法一 (利用顺序主子式)
设 A、B的各阶前主子式为
detA
1
,detA
2
,,detA< br>m
;detB
1
,detB
2
,,detB
n,则

A0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为
C


0B

detC
1
detA
1
,,detC
m
detA
m
detA,detC
m1
detAd etB
1
,detC
m2
detAdetB
2
,,< br>etC
mn
detCdetAdetB
因为A、B皆正定,故由
detA
i
0(i1,2,,m),detB
j
0(j1,2, ,n)
。于是
detC
k
0(k1,2,,mn)
,友显然 C为实对称阵,故C正定。
证法二 (利用特征值)

C


A0

,则C的特征多项式为


0B

0

A

I
m
B

I
n

B

I
n


A

I
m
C

I 


0
可见A的特征值

1
,

2
,,

m
,B的特征值

1
,
< br>2
,,

n
均为C的特征值,所以C的全部
特征值为

1
,

2
,,

m

< br>1
,

2
,,

n

由A,B 的正定性知

i
0(i1,2,,m),

j
0( j1,2,,n)
,故C的所有特征知皆正,
又C为实对称阵,所以C正定。
证法三 (用定义)

zx,y
T

TT
< br>R
mn
,其中x
T
R
m
,y
T
R
n
,若
z0
,则有
x0

y0
,于是

A0

x

z
T
Czx
T
,y
T

x
T
Axy
T
B y0



0B

y

且C为实对称阵,故C正定。
注1 要证明某个矩阵正定,首先要说明该矩阵是是对称阵。
注2 本例(2)中列举方法是证明矩阵正定的几种基本方法。
注3 若直接证明一个矩阵是 正定矩阵又困难时,可以转化为证明对应的二次型时正定二次
型,此时往往可用定义,某些情况下这时较 为简单的方法,本例(1)就是。


例11 设n阶实矩阵A满足
A4A3 I0
,试证

A2I

2
T

A2 I

为正定矩阵。
证 设
B

A2I
T

A2I

,则
B
T

A2I

A2I

B

T
故B是实对称阵。
对任一非零向量
xR
,有
nx
T
Bxx
T

A2I

A2I
x


A2I

x

T
2
T


A2I

x


2

A4A3I0
,即

A2I

I,可得
A2I
可逆,故
(A2I)x0
。所以有
xT
Bx


A2I

x

故B即

A2I

T
T


A2I

x

0


A2I

正定。
2
注 本题也可用特征值
A2I
可逆,证法如下:


是A的一个特征知,则

必满足



A3I 0
,于是

1,或

3
,可知2不是
A的特征 值,故有
A2I0
,所以
A2I
可逆。
例12 证明:n阶 矩阵A为正定矩阵的充要条件是存在n各线性无关的列向量

1
,

2
,,

n

TTT
使
A

1

1


2

2

n

n

证 必要型
T
若A正定,则存在n阶可逆 阵P,使
APP
,设P的n个列向量为

1
,

2
,,

n
,则
由P的可逆性知

1
,

2
,,

n
线性无关,且

< br>1
T


T


2

T TT
APP


1
,

2
,,
n




1

1
T< br>

2

2


n

n



T



n


充分性


1
T


T


2

TT
A

1

1
T


2

2


n
< br>n



1
,

2
,,

n







T



n


n

P [

1
,

2
,,

n
],则由

1
,

2
,,

n
线性无关知P可逆,故对任一
xR

x0


Px 0
。从而
x
T
Axx
T
PP
T
xP
T
x
所以A正定。

Px

0

T
T
例13设A为m阶实对称正定矩阵,B为
mn
实矩阵,证明:
B
T
AB
为正定矩阵的充要条
件是
r

B

n

证 必要性
证法一 因为
B
T
AB
正定,所以对任意
xR

x0

n
x
T
(B
T
AB)x

Bx

A

Bx

0

T
据A的正定性可知
Bx0,所以齐次线性方程组
Bx0
只有零解,故
r

B

n

T
证法二 因为
BAB
正定。故
rBABn
,又

T
< br>rB
T
ABr

B

n


r

B

n

T
证法三 因为
BAB
正定,故
B
T
AB0
,于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br>(BAB)x0
只有零解,
T

又齐次线性方程组
Bx 0
的解都是
(BAB)x0
的解,从而
Bx0
只有零解,故< br>T
r

B

n

充分性
T< br>由于
(BAB)BABBAB
,故
BAB
为实对称阵。
TTTTT

r

B

n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 br>Bx0
只有零解,所以对任意非零n维向量
x
,有
Bx0

则有A的正定性知

Bx

T
A

B x

0,即x
T

B
T
AB

x0

由定义知
BAB
正定。
5)利用二次型的知识解决其他问题
例14 设A是n阶正定阵,证明:
AI1

证 设

1
,< br>
2
,,

n
是A的特征值,则由A正定知
i
0

i1,2,,n


T


证法一 因为
AI
的特征值为

11,

2
1,,

n
1
。由

i
0
,知

i
11(i1,2,,n)
,所以
AI


1
1


2
1




n
1

1
证法二 由A正定知A必对称,故存在正交阵Q,使得


1
T
AQQQ




因此,

2




Q
T




n

AIQQ
T
IQQ
T
QQ
T
QIQ
T
I


1
1


2
1




n
1

1
例15 设A、B均为n阶实对称阵,且A的特征值均大a ,B的特征值均大于b,试证A+
B的特征值全大于
ab

证 设A的特 征值是

1
,

2
,,

n
, 则
AaI
的特征值为,由

i
a

i1,2 ,,n



i
a0

i1,2,,n

。又
(AaI)
T
A
T
aIAaI< br>,故
AaI
对称,所以
AaI
为正定矩阵。
同理可证明
BbI
为正定矩阵。
由正定矩阵的和仍正定,得
(A aI)(BbI)AB

ab

I
为正定矩阵,设< br>AB

特征值为

i

i1,2,,n

。则
AB

ab

I
的特征值为

i


ab

i1,2,,n
,故

i


ab

0
,即< br>
i
ab

i1,2,,n


T
例16 设
f

x
1
,x
2
, ,x
n

xAx
是一实二次型,

1
,

2
,,

n
是A的特征值,且

1


2


n
。证明:对任一实n维向量
x< br>,有

1
x
T
xx
T
Ax
< br>n
x
T
x

T
证 对实二次型
f

x
1
,x
2
,,x
n

xAx,总存在正交变换
xQy
,使
22
f

1
y
1
2


2
y
2

< br>n
y
n

由题设知

22

1< br>y
T
yf

1
y
1
2


2
y
2


n
y
n
< br>
n
y
T
y

又因Q为正交阵,故有
xxyy
。所以
TT

1
x
T
xx
T
Ax

n
x
T
x


例17设A为n阶实对称阵,试证:如果A是正定阵又是正交矩阵,则AI

证 证法一
因为A为n阶实对称阵,故存在可逆阵P,使
P
1
APdiag


1
,

2,,

n

,其中

1
,

2
,,

n
是A的特征值。因为A正定,所以

i0

i1,2,,n

,且
1

i
A
1
也即
A
T
的特征值,由于
A
1
的属于
1

i
的特征向量与A
的属于

i
的特征向量相同,故有
P
1
A
1
Pdiag(
又由
P
1
A
1
PP
1
A
T
PP
1
AP
可得
1

1

2
,
1
,,
1

n
)

di ag(

1
,

2
,,

n
) diag(
1
1

1

2
,
1
,,
1

n
)

所以

i
< br>
i

i1,2,,n

,由

i0


i
1

i1,2,,n
。即
P
1
API
,故
APIP
1
I

2
证法二 由
AAI及A A
,得
AI
,即

AI

AI

0
,因为A正定,所以-1不
TT
是A的特征值,即
AI0
,所以
AI
可逆,从而
AI0
,即
AI

T
n
例18 设A为n阶正定矩阵,

1
,
2
,,

n

R
中非零向量,当
ij时,有

i
A

j
0

证明

1
,

2
,,

n
线性无关。
证 证法一
T

t
1

1
t
2

2
t
n

n
0
,两边左乘< br>
i
A

i1,2,,n

,得到
t
1

i
T
A

1
t
i
i
T

i
t
n

i
T

n
0


ij
时,有

i
A

j
0
,故上式即为
T
t
i
i
T
A

i
0

T
因为 A正定,

i
0
,所以

i
A

i
0
。故
t
i
0

i1,2,,n
,所以

1
,

2
,,

n
线性
无关。
证法二




1
T


T



2

。考察 < br>T

B


1
,

2
, ,

n

,则
B




T



n




1
T


1
T


T

T


2


2


A
,A

,,A


B
T
AB 

A

,

,,


12n 12n






TT
< br>

n



n



TTT


1
A

1

1
A

2


1
A

n


d
1
00


T


T T
0d0

A

A



A< br>
2
1222n




2










T


TT
00d

A

A



A


n

1n2nn


n


T
由于

i
0
,且A正定,所以

i
A

i
d
i
0

i1,2,,n

,从而
B
T
ABd
1
d
2
d
n
0


B

2
A0
,故
B0
。所以

1
,

2
,,

n
线性无关。

方案策划-纺织厂实习报告


金榜题名对联-广西招生考试网站


兔年对联-春节活动方案


徐婷婷-班级联欢会主持词


党支部自评报告-爱国人物的故事


美人蕉-周记500


党员党性分析-店面租赁合同


节后收心-小学语文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