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上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设计t
带拼音的三字经-成长中的烦恼
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文具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的实际含义。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3、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
感。
教学重点: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说
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每本笔记本是3.15元。
生:每支铅笔是0.50元。
生:我看到了每把尺子1.06元。
........
师: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二)探究体验
师: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几元几角几分吗?说一说。
生:每本笔记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每支铅笔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每把尺子是1.06元,1元0角6分。
......
1
师:像3.15,0.50,1.06,6.66等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3.15读作:三点一五。
“.”就是小数点,读数的时候前面的整数部分仍然按整数的读
法都读,小
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直接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小数点读作“点”。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读读这些小数。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能看图完成下面习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生:第一幅图是2元5角2分,用小数表示是2.52元。
生:第二幅图是2元0角4分,用小数表示是2.04元。
生:第三幅图是0元8角1分,用小数表示是0.81元。
习题巩固。
(三)课末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收获,交流汇报。
(四)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文 具 店
3.15
读作:三点一五
教学反思:
2
第二课时《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
一基本性质。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小数大小的比较,逐步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大小的比较,逐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节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买
东西或者陪爸爸妈妈买东西时,你有什么经验,或者
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可能有的回答:
(1)买东西时,要会讨价还价„„
(2)买时还注意东西的质量„„
(3)买一样东西时,要多跑几家店,挑最便宜的一家买„„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在买东西,一般都要多走几家店,看看哪家的
最便宜,再买,
也就是要货比三家。今天我们就来货比三家,板书:货比三家。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3
1.开学了,你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我来
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
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出示图片。
2.谁愿意来当奇奇、丁丁、豆豆,来介绍一下他们文具店里的商品及价钱?
3.师:淘气和笑笑想去买文具盒,你认为到哪家去买好呢?(提醒:文具盒
是一样的)
学生思考后可以和同桌讨论。
4.提问:为什么要到奇奇店去买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大部分学
生能够看
出奇奇店的要便宜。)小组之间交流,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奇奇店的只要4.9元,丁丁店的却要5.1元,4.9比5.1元要少。
(2)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4元9角小于5元1角。
(3)5.1元比5元大,4.9元比5元小,所以4.9小于5.1。
师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
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如果还相同,那我们要比
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就这样比下去。
5.小数点的后面末尾有0的写法:
4.90元可以写作4.9元
5.10元可以写作5.1元
6.看着这张图片,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2)全班集体交流。
在三个小数比较的过程中,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加深同学们在头脑中的印
象。
4
(三)习题巩固
1.书本第83页第3题。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选几道让学生说一说。
2.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1)学生独立思考,到哪家店便宜。
(2)说一说为什么?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四)课末总结
通过这节课饿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们比一比
同一种商品的价格。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1.80元<1.90元<2.00元
课后反思:
5
第三课时《存零用钱》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接连逛了两次文具店,总是在研究花钱的问题,你们想过
存钱的问题吗? <
br>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应该把我们手中的零用钱存起来,需要
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
样节俭也是一种美德。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么做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先说说你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淘气1月份存钱11.2元,2月份存钱3.2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师:自己试一试,看看能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们的算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6
我们知道11.5元就是11元5角,3.2元就是3元2角,
我们可以先算11
元+3元=14元,再计算5角+2角=7角,所以14元+7角=14元7角,即1
4.7元。
竖式计算如下:
11.5
+ 3.2
-----------
14.7
因为11.5元就是115角,3.2元就是32角,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列竖式:
115
+ 32
-----------
147
师:这三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多事“元”跟“元”相加,“角”跟“角”相加,也就是单位相同的数
相加。
师
:我们现在知道淘气已经存了14.7元了,他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
灾区的小朋友,他至少还
要再存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试着算一算。
师:把你的算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29.9—14.7=15.2(元)
29.9
-14.7
-----------
15.2
7
师:结合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说说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为什
么要对齐呢?
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课末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11.5 + 3.2 = 14.7(元)
11.5
+
3.2
-----------
14.7
教学反思:
8
第四课时《寄书》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
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
学们,你知道吗?妙想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星期天她到邮
局给她的好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
员告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费,可妙想不
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你们能帮帮她吗?
投影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妙想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
生2:我还知道:妙想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
先进行估算。
师:妙想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
不会少于多少元?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1、分组讨论。
2、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妙想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
9
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
(1)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 师巡视。
(3)
小组长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
第一种: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6角+128角=144角=14.4元
第二种:1元+12元=13元
6角+4角=10角=1元 13元+1元=14元
第三种:1.6+12.8=144元
1.6
+12.8
-----------
14.4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计算两包邮费相差多少元?
师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去做。
(4) 让学生独立去做,师巡视。
(5)
展示做题情况。
12.8—1.6=11.2(元)
12.4
- 1.6
————
11.2
答:2包邮费相差11.2元。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进行总
结: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
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
点。
10
(三)课末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寄书
1.6+12.8=14.4(元)
1.6
+12.4
教学反思:
————
14.4
答:一共需要14.4元。
11
第五课时《能通过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2、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给大家看一幅图,说说你能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图上可以知道,此处限制高度是3.50米,而汽车的高度是3.25米。
师: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想知道什么?
生:汽车能通过吗?
师:汽车能通过吗?这与我们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生:要想知道能不能通过就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对,这与我们学过的小数有关,可见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广泛的。
(二)探究新知
想一想,说一说
生:3.25元是3元2角5分,那么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
3.5米就是3米5分米。
所以3.25米比3.5米小,卡车能通过。
师:同学
们说得很有道理,还能根据之前学的知识来推算。其实我们生活中
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小数,请大家一起来
看一看。
师:看完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这些瘦肉馅7.9元,也就是7元9角。
生:我的50米跑步成绩是7.98秒,可以知道这个人跑50米用了不到8分
12
钟的时间。
......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小数,你能表示出0.5元和0.5米
这两个小数吗?
生:1角是0.1元,0.5元就是5角。
1分米是0.1米,0.5米也就是5分米。
师:你知道几个0.1元是1元吗?
1角是0.1元,10个1角就是1元,也是就10个0.1元是1元。
师:想一想,几个0.1是1
生。10个0.1就是1.
(三)课末总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小数,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做
个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吧,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能通过吗
3.5米>3.25米 能通过
教学反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