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温柔似野鬼°
85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感恩的歌曲-青岛国税网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数与代数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 中的具体情境,通过
“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 00以内
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在这
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 过程,进一
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
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
估计 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 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
过 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
做”的活动,进 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
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 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
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实际 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
识进行实际应用。 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 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
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 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 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 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
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 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
数100以内的 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
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 间
的关系。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
发展思维能力。
3、解 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能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
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 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
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
注 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教师 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
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 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
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
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 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
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 ,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
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 形式,更
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 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
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
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
实践活动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 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
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 的角色,
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教学 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
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 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
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
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 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
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
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
学的 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 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 计和教学反思,以不
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
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
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
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大学生活感悟-交通规则知识


汪国真去世-德州学院录取分数线


提示-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2013高考语文-中国著名教育家


新托福真题-公司工作总结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网络营销就业方向


改写石壕吏-诗句接龙


夫妻之间的笑话-办公室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