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许春梅

玛丽莲梦兔
97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9: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5-长征的资料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教学课时:55课时
授课教师:许春梅
适用对象: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 具体情境,通
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 以内
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在
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
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
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
生活中简单问题 ,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
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 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 “动手
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
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
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 识解决实
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p>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
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

本册 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
核心概念和思想 ,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
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 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1、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9课时
2、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3课时
3、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8课时
4、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5课时
5、整理与复习 3课时
6、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10课时
7、数学好玩 3课时
8、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10课时
9、总复习 4课时
课程实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 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
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 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
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 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
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 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
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 ,进而喜
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 ,对学生过早
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
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敢于 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
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
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
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 事,在讲故
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
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 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
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 流的过程中,老师
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以寻
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
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 ,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
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
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 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
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 学的特点和实际
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 思,
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 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 过程中的变化和发
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 学习
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
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
条理,是否 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 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
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 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
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 决过程、整理与复习
的体会,等等。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
料和实际 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
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 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
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 。
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
数 、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 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
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 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 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
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 操作活动,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 br>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
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 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
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 果。
例如,在第 78 页“跳绳”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是否有估算的意识,并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能否尝试寻找计
算方法, 并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
在解决完书上的问题外 ,还愿意并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出纳工作内容


防灾减灾标语-讲话稿格式


怎样预防近视眼-教导处工作总结


国际禁毒日-江西二本大学排名


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发行员


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除夕短信


脚下的土地-初中日记200字


唐雎不辱使命-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