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四周 现代文阅读(二)限时精练(1)(1)

温柔似野鬼°
56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9: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送走观音使不得打一字-外贸知识


限时精练(一)
一、 语知天天练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修葺提纲挈领 拮据佶屈聱牙
翘楚翘首以待
B. 悭吝草菅人命 喘息不揣冒昧
蹊跷另辟蹊径
C. 糟糠沆瀣一气 沮丧含英咀华
纰缪未雨绸缪
D. 熨帖钟灵毓秀 瑕疵睚眦必报
伺候伺机而动
2.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铬胶囊”事件被媒体如火如荼地曝光后持续发 酵,9家被曝光的药企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国家药监局(SFDA)在其网站发出公告,勒令此次9家涉 案企业的13个批次铬超标药用胶囊产品立
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解决药品安全问题已然箭在弦上,但在事 发12小时后的这一简单公告中,国
家药监局对此不以为然,并未给出可能涉及产品的具体数量、召回时 间及方式。
A. 如火如荼 B. 冰山一角
C. 箭在弦上 D. 不以为然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
意义。
B.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
治疗费用。
C. 深圳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 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 健康,不健康的生活
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4. 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 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学和
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开的, 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
1


性密切关联
的。 , , , ,
。”
① 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② 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
开的
③ 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④ 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⑤ 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①③⑤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菌儿自传
高士其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地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做“菌儿”。
我原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
“儿”字谦 卑。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
姓们吓得不敢抬头 。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只是“子”
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 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 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
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 、一头大狗、大牛,乃至
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 格外多,但只恨它们
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 短又细又寒酸,
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做“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 ”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
菌桂兮,岂维纫夫蕙 苣”。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
2


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 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
你们人类所 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
硬短短的柄,实是 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
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
我们也夹 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
小1000倍, 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 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
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逍 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
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 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 而始终没
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明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疑半信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过三位中医,对于三位病家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 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
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我,而我不是鬼,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
真正正、 活活现现、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
既也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 长,真是我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辨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
提。
因为一 般人没有亲见过,关于我的身世,都是出于道听途说,传闻失真,对于我未免胡乱地
称呼。
虫 ,虫,虫——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
“虫”字这尊 号。
称我为寄生物,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止我这一种。
唤我作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仍是有生命的啊!
3


病 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能算是我非常时的行动,真是对不
起。
是了,是了,微菌是了,细菌是了。那固然是我的正名,却有点科学绅士气,不合于大众的口
头语,而且 还有点西洋气,把姓名都颠倒了。
菌是我的姓。我是菌中的一族,菌是植物中的一类。
“菌”字,口之上有草,口之内有禾,十足地表现出植物中的植物。这是寄生植物的本色。
我 是寄生植物中最小的儿子,所以自愿称作“菌儿”。以后你们如果有机缘和我见面,请不
必大惊小怪,从 容地和我打一个招呼,叫声“菌儿”好吧。
5. 纵观全文,“菌儿”有哪些特点?









6.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7. 这篇文章在写作风格上有哪些特点和表达效果?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4








三、 语用综合训练
8.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谦恭是一种圆 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
刺眼的光辉。













9.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① 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要说出坚持的理由。② 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5


6


第四周 现代文阅读(二)
限时精练(一)
1. B
2. D
3. C
4. A
5. ① 身躯幼小,单细胞出身,分得快分得多;② 没有聚合性,弧单生存,又短又细;③ 是菌族里
最小最轻的一种生物,属于寄生植物。④ 能参与和把持生命活动,有时会引发疾病。
6. 作者运用拟人修辞以及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菌儿”“小”和“轻”的特点。语言轻松活泼又科学准确,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7. ① 文章通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 自述口吻,将艰深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自然清新,引人入胜。② 文章段落简短,多用短句,节奏明快,承转自如,给人轻松愉悦之感。③
文章广征博引,对中国传统文化诸如“子”“文学”“中医”等多有涉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8. 示例一:优雅是一抹妩媚而不矫饰的浅笑;优雅是一束清香而不刺鼻的茉莉;优雅是一盏清洌而不刺激的凉茶。
示例二:柔情是一种真诚而不腻烦的絮语;柔情是一种缠绵而不羁绊的牵手;柔 情是一种刻骨而
不伤怀的惦念。
示例三:从容是一条舒徐而不滞缓的溪流;从容是一缕和暖而 不熏蒸的春风;从容是一次淡定而
不盲目的攀登。
9. 示例一:老师婉拒说:谢谢!不用了 。一来我身体还好,再说负重也是锻炼。学生坚持说:老师,
您不负重已经是锻炼了;我年轻,不替您背 我心里不安。
示例二:老师婉拒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要做示范,不能只说不做。学生坚持说: 老师指导就
行,学生应该多加训练。



7

物理教案-新加坡留学签证


年羹尧怎么死的-教师节散文


铜仁学院网-考博专家推荐书


向海岚-迎国庆


开学的第一天日记-环卫局


莆田中考-歌颂母亲的名言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驻村干部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说课稿范文-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