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厦门二中-三会一课记录
北
师
大
版
九
年
级
数
学
知
识
点
汇
总
第一章
一、平行四边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面积:S
平行四边形
=底ⅹ高
二、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
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面积:S
菱形
=底ⅹ高;S
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面积:S
矩形
=底ⅹ高
四、正方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性质:(1)正方形具有菱形和矩形的所有性质。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
形。
(4)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四条)。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菱形+矩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面积:S
正方形
=边长的平方;S
正方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五、中点四边形
1、定义: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
2、中点四边形: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矩形→菱形;
正方形→正方形。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定
义
:我们把形如
ax
2
bxco(a,b,c为常数,ao)
的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其中
ax
2
,
bx
,
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
a
,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
系数。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配方法: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配方(方程两边
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开平方(有正
负两个结果)→求解→写根。
2、公式法:
化为一般形式(
ax
2
bxco
)→找出
a
,
b
,
c
(记得带上符号)→代入根的判别式
bb
2
4ac
(
b4ac
)→代入求根公式
x
(
b
2
4ac0
)→求解→写根。
2a
2
3、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
次方程的一边为0,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可用因式分解法。
(1)提公因式法:
acbc0
→
c(ab)0
(2)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
a
2
b
2
(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b
2
(ab)
2
(3)十字相乘法:
x
2
(pq)xpq(xp)(xq)
<
br>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
o(ao)
(1)当
b
2
4ac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
b
2
4ac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
b
2
4ac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方程
ax2
bxco(ao)
有两个实数根
x
1
,
x<
br>2
,那么
x
1
x
2
bc
,<
br>x
1
x
2
aa
五、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几何面积问题;2、销售问题)
审题→寻找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设未知数(直接假设和间接假设)→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
检验→作答。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一、列表法和化树状图法
1、列表法:当一次实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
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
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2、画树
状图法:当一次实验涉及3个或更多因素时,列表就不方便,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通常
采用画树状图法。
二、频率估计概率:
一般的,在大量重复实验时,如果事件A发成的频率<
br>件A发生的概率
P
A
P
m
稳定于某个常数
P
,那么事
n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一、成比例线段
1、定义:四条线段
a,b,c,d
中,如果
a
与
b
的比等于
c
与
d
的比,即
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性质:(1)基本性质:如果
ac
,
那么这四条线段
a,b,c,d
叫
bd
ac
,那么
adbc
;
bd
如果
adbc
a,b,c,d都不等于0
,那么
(2)等比性质:如果
(3)合比性质:如果
ac
bd
ac
bd
ma
nb
ac
=
bd
=
m
bd
n
n
0
,那么
acabcdabcd
,
,那么
bdbdbd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三、相似多边形
1、定义: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2、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四、相似三角形
1、定义: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判定:(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五、黄金分割: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
ACBC
,如果
ACBC
,那么称线段
ABAC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
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
即
AC:AB0.618:1
六、位似图形
1、定义:一般的,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
P
,
P'
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O
,且有
OP'
=
kOP
k0
,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做位似多边形,点
O
叫做位似中心
2、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3、画图步骤:(1)尺规作图法:①
确定位似中心;②确定原图形中的关键点关于中心的对应点;③描
出新图形
(2)坐标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多边形每个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于同
一个数
k
k0
,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它
们的相似比为
k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一、投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
下,会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影子所在的平
面叫做投影面
1、
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
形成
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
成的影子(简称日影)
就是平行投影。若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则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二、三视图
1、视图: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图形,称为物体的视图
2、三视图概念:(1)主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2)左视图:从左面得到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3)俯视图:从上面得到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3、三视图特点:(1)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对正
(2)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平齐
(3)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相等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一、定义
:一般的,形如
y<
br>k
k为常数,k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
x
是自
变量,
y
是函数。
x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二、表达式
:1、
y
三、图象与性质
k
;
2、
ykx
1
; 3、
xyk
x
1、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双曲线)
2、性质:
函数
k
图象 所在象限
第一、 三象限
增减性
在同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k0
k
x
k为常数,k0
y
x,y同号
第二、 四象限
k0
在同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y异号
k
越大,函数图象越远离坐标原点
3、反比例
函数比例系数
k
的几何意义
如图,在反比例函数
y
k
上任取一点
P
x,y
,过这一点分别作
x
轴,
y
轴
x
的垂线
PE
,
PF
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
PEOF
的面积
Sxyk
4、对称性:(1)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2)轴对称:对称轴为直线
yx
和直线
yx
第七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
RtABC
中,
C
90
,则
A
的三角函数为
正弦
余弦
正切
定 义
A的对边
斜边
A的邻边
cosA
斜边
sinA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B
斜边
c
A
b
邻边
a
对
边
C
关 系
表达式
a
sinA
c
cosA
tanA
b
c
a
b
b
取值范围
0sinA1
(∠A为锐角)
0cosA1
(∠A为锐角)
sinAcosB
cosAsinB
sin
2
Acos
2
A1
tanA0
(∠A为锐角)
tanA
1
tanB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sin
cos
30°
1
2
45°
2
2
60°
3
2
1
2
tan
3
2
3
3
2
2
1
3
三、解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两锐角关系:
AB90
(
2)三边关系: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3)边角关系:
sin
A
cos
B
tan
A
2、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和解法
已知条件
已知一直角边和一个锐角
图形
B
斜边
c
A
b
邻边
解法
ab
,
cosAsinB
cc
ab
,
tanB
ba
a,A
已知斜边和一个锐角
B9
0A,c
aa
,b或bc
2
a
2
sinAtanA
c,A
已知两直角边
a,b
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22
B90A,acsinA,bc
cosA或bca
a
对
边
C
b
ca
2
b
2
,由tanA
bc
2
a
2
,由sinA
a
求A,B90A
b
a
求A,B90A
c
c,a
第八章 二次函数
一、概念
:一般的,若两个变量
x
,
y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
表示成
yax
2
bxc
a,b,c是常数,ao
的形式,则称
y
是
x
的二次函数,其中,
x
是自
变量,
a,b,c
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1、图像与性质
函数
ya
xh
k
a,h,k为常数,a0
2
yax
2
bxc
a,b,c是常数,ao
a0
a0
a0
图象
a0
开口
方向
对称轴
开口向上
直线
xh
开口向下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直线
x
b
2a
b时,
y
随
2a
当
xh
时,
y
随的<
br>x
增大而减小;
当
xh
时,
y
随
x
增减性
的增大而增大
性
质
b
时,
y
随
当xh
时,
y
随
x
当
x
2a
的增
大而增大;
的
x
增大而减小;
当
xh
时,
y
随的
b
当
x
时,
y
随
x
增大
而减小;
2a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
x
的增大而增大;
b
当
x
时,
y
随
2a
的
x
增大而减小;
a
0
时,在对称轴左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a0
时,在对称轴左侧,
y<
br>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
y
随
x
的增大而
减小
顶点
h,k
抛物线有最低点,抛物线有最高
点,
当
xh
时,
y
有最
大值
b4acb
2
,
2a4a
抛物线有最低点,当抛物线有最高点,当
最值
当
xh
时,
y
有最
小值,
x
小值
b
时,
y
有最
2a
x
大值
b
时,
y
有最
2a
y
最小值
k
y
最大值
k
y
最小值
4acb
2
4a
y
最大值
4acb
2
4a
2、抛物线与
a,b,c
的关系
决定抛物线开口方向
决定抛物线开口大小
决定抛物线对称轴位置,
a0
,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抛物线开口向下
a
越大,开口越小
b0
,对称轴为
y
轴;
ab0
,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同号在左,
a
a,b
对称轴为直线
x
b
2a
ab0
,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异号在右
c0
,抛物线过原点;
c0
,抛物线与
y
轴交于正半轴;
c0
,抛物线与
y
轴交于负半轴
b
2
4ac0
时,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c
决定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位置
b
2
4ac
a,b,c
决定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b
2
4ac0
时,与
x
轴有一个交点;
b
2
4ac0
时,与
x
轴没有交点
b4acb
2
,
决定顶点位置
4a
2a
b4acb
2<
br>
,
顶点坐标为
4a
2a
三、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确定二次函数表示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有以下三
种方法:
1、一般式:若已知抛物线过三点,一般设函数表达式为
yax
2
bxc
ao
2、顶点式: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
h,k
,可设函数表达式为
ya
xh
k
a0
2
3、交点式:若已知抛物
线与
x
轴两个交点
x
1
,0
,
x
2
,0
,可设函数表达式
ya
xx
1
xx
2
a0
四、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
移动方向
向左平移
m
个单位
向右平移
m
个单位
向上平移
m
个单位
向下平移
m
个单位
注意
平移前的表达式 平移后的表达式 简记
左加
右减
上加
下减
ya
xh
k
ya
xh
k
ya
xh
k
ya
xh
k
2
2
2
2
ya
xhm
k
ya
xhm
k
ya
xh
km
ya
xh
km
2
2
2
2
平移之前函数表达式必须先化为顶点式
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二次函数
yax
2
bx
c
ao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
;有一个交点;没有交
点,当图象与
x
轴有交点时,令
y0
,解方
程
ax
2
bxc0
就可以求出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b
2
4ac
ax
2
bxc0
的根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
抛物线
yax
2
bxc
与
x
轴的交点
两个交点
一个交点
没有交点
0
0
0
第九章 圆
一、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圆的基本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是圆心,定长是半径
(2)弦、直径: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
(4)等圆、等弧:能够重合的圆叫做等圆;能够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5)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端点在圆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6)圆周角:定点和端点都在圆上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的性质
(1)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圆心
(2)把圆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所得到的图形都与原图形重合
(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二、与圆有关的定理和推论
文字语言 图形
E
F
O
D
A
C
几何语言
在同圆或等圆中,
1、圆心角相等:
AOBDOE
2、弧相等:
ABDE
3、弦相等:
ABDE
B
圆
心
角
︑
弧
︑
弦
之
间的
关
系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
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
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
有一组相等,那么它们所对
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以上条件知其中一个可得其二
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
弧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
B
D
B
O
C
AOB
是
AB
所对的圆心角,
A
C
是
AB
所对的圆周角,
1
CAOB
2
C
O
A
C
和
D
都是
AB
所对的圆周角
CD
圆
周
角
定
理
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
角,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
弦是直径
推论3: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B
A
E
C
AB
是
O
的直径
C
是
AB
所对的圆周角
C90
A
垂
径
定
理
三、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图形 几何语言
设
O
的半径为
r
,点到圆心的距离为
d
,
A
r
B
d
C
点
与
圆
的
位
置
关
系
B
O
C
是
AB
所对的圆周角
C90
AB
是
O
的直径
D
C
四边形
ABCD
是
O
的内接四边形
BD180
BADC180
CDAE
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
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
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
的两条弧
<
br>C
B
O
E
D
A
AB
是
O
的
直径,
ABCD
CEDE
,
BCBD
,
ACAD
AB
是
O
的直径,
CEDE
ABCD
于点
E
BCBD
,
ACAD
则有:
d
O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园内
点
A
在圆外
dr
点
B
在圆上
dr
点
C
在圆外
dr
相交:直线和圆有
设
O
的半径为
r
,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
则有:
直线
l
和
O
相交
dr
直线
l
和
O
相切
dr
d
=r
直
线
与
圆
的
位
置
关
系
两个公共点
相切:直线和圆只
有一个公共
点
相离:直线和圆没
有公共点
r
r
d
2、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1)切线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2)切线性质的推论:①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②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3)切线判定:①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③如果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那么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4)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3、三角形和圆
三角形外接圆
定义
经过三角形的三
个顶点可以作一
个圆,这个圆叫
做三角形的外接
三角形内切圆
圆
与三角形各边都
相切的圆叫做三
角形的内切圆
外心、内心
外接圆
的圆心是
三角形三条边的
垂直平分线的交
点,叫做三角形
的外心
内
切圆的圆心是
三角形三个内角
的角平分线的交
点,叫做三角形
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
三角形三边的距
离相等
性质
三角形的外心到
三角形三个顶点
的距离相等
图形
d
直线
l
和
O
相离
dr
四、与圆有关的计算
1、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的周长 圆的弧长
圆的面积 扇形面积
A
C2
r
l
n
r
180
S
r
2
S
n
r1
rl
3602
2
r
O
n
S
l
l
r
为圆的半径;
n
为弧所对的圆
心角的度数;
l
为扇形的弧长
2、正多边形和圆
(1)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中心角 边心距 周长
2
B
面积
360
n
a
rR
2
2
lna
S
1
rl
2
A
O
B
n
为边数;
r
为边心距;
R
为半径;
a
为边长
(2)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为
3、圆锥的有关计算
底面圆面积 地面圆周长 圆锥的高
侧面积 体积
n2
180
n
,每个
外角度数为
360
n
B1
S
r
2
C2
r
hl
2
r
2
n
l
2
1
S
侧
lC
3602
1
V
r
2
h
3<
br>A
O
R
C
r
B
l
为母线长;
r为底面圆半径;
h
为圆锥的高;
n
为侧面展开后圆心角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