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数一数》教材分析
英语日记30字-惠州中考分数线
-------------------------------------------
--------------------最新资料推荐------------------------
------------------------------
北师大版数学二下《数一数》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 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 经历借助直观
模型, 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学
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感受大数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借助直观模型, 学习数、 读、 写万以内的数, 认识万
以内数的数位、
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会比较数的大小,
逐步发展位值概念。
3.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 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
发展数感。
4.
借助猜数游戏 等活动,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养成
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整数的认识在小学分为四个阶段安
排。
第一次, 20
以内数的认识, 主要学习逐一计数, 体会基数、
序数等数的基本意义, 初步感受位值概念,
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二次, 100 以内数的认识, 主要学习以十 为单位按群计数、
初步体会计数单位, 继续感受位值概念、 发展数感。
第三次,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万, 进一
步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初步体会十进制, 进一步发展位
值概念和数感, 为今后学习更大的数打下基础。
1 5
第四次,
万以上数的认识安排在了第二学段, 重点是帮助学生
了解数级和十进制, 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万以内的大数,
组
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把认识数的范围从 100
以内扩展到万以内。
在 100 以内数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数的活
动经验, 对计数单位个十百 也具备初步的认识,
为本单元的学习
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会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学生的数
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大数的认识中,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 对大数
的实际意义缺乏感性认识。
大数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认、 读、
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
握的一项技能,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
特别是对数的
大小体会, 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大数资源引导学生体会。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有些学生在刚接触大数时会感到困
难, 但是在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后,
再经过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起初产生的困难会自然消失, 这说明大数的学习需要有一个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留足等待 的时间。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利用计数器、
方块等直观模型, 帮助学生认识大数
的意义并体会位值概念和满十进 1 的道理 本单元要认识新的
计数
-------------------------------------
--------------------------最新资料推荐------------------
------------------------------------
单位千
和万, 进一步体会位值概念和满十进 1 的道理。
由于这些内容本身比较抽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万以内的数
接触又较少, 因此, 在本单元的编写中, 教科书充分利用计数器、
方块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位值概念和满十进 1的道理。
比如,
教科书安排了在计数器上由 9 拨出 10、 由 99 拨出
100、 由 999 拨出
1000 的拨数活动。
在拨的过程中, 学生会自然地体会到 1000 就是 999
再多 1。
每一个数位满十 都要向前一位进 1。
这样在操作中进行学习, 既体会 1000 的由来及其意义, 又巧
妙地突破数数中的难点。
再如, 在方块模型中,10条 组成 1片, 表示一百, 10片 组
成 1块,
表示一千。
个条片块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满十进 1,
还形象直观地让学
生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2.
结合现实情境,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数, 发展数感 由
100
以内数的认识到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认识数的范围扩大了,
为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科书继续将现实情境作
为认数的基础,
使用生活中与万以内数相关的真实数据作为素材,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
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大数。
例如, 教科书给出1 本数学书约有 50 张纸, 20
本书摞在一
起大约有一千张纸 的情境, 再如, 教科书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
3 5
的大数,
结合山的高度从量和数两个维度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均为促进学生对大数的理解和数感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千,万对二年级的学
生来说过于抽象,
所以这里只是 初步认识万, 而不去感受它的实
际意义。
对万
的实际意义的感受,将在四年级上册学习。
3. 结合具体情境,
初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策略 为
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科书安排了估计一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的内容。
在估计活动中,
教科书关注激发学生的估计愿望,在反思结果
的合理性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估计的可靠性,
以发展学生估计意识和
数感。
课时安排建议 内 容 建议课时数
数一数(一) (认识并感
受千 ) 3 数一数(二) (认识万 )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
万
以内数的读写) 4 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有多少个字(估
计) 2
练习二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 9 课时。
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
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
1. 能理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说明:
不宜单纯考查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记忆,
建议在具体活动中观
察学生对数位顺序的理解。
-------------
--------------------------------------------------
最新资料推荐--------------------------------------------
----------
如指定一个数在小方格中涂色,
从中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
计数单位, 是否理解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是否能正确读写相应
物体的个数。
多种形式表示数不作为考试评价的要求。
2. 能正确数、 读、 写万以内的数 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考查学生。
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数出万以内的数,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
正方体、
数不同面额人民币等活动, 并能正确读写。
对读写规则的掌握应体现在学生能够正确读出、
写出给出的大
数, 不要做对规则的记忆性考查。
3.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说明:
建议尽量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大数的比较。
如果只是对一组单纯的数据进行比较的话, 不宜一次给出太多
数据,
一般让学生对两三个数进行比较即可。
4. 能结合具体情境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说明:
虽然是在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后进行估计,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体
会估计的策略, 所以仍然建议估计的数目不宜过大。
如果给出参照标准的话, 参照标准和估计结果要成整倍数关系。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