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6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0: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全国卷-冬至祝福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掌握2、5的倍数的特
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奇数、偶数的
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数学
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
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提高分析、归纳、概括、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数学游戏吗?我们今天玩一个数学游
戏 ,同学们可以随便说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数是不
是2或5的倍数。(学生举例说数,教师判 断)
2、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欲望,并
揭示课题)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
(1)根据看电影这幅图,联系班上的实际情况,请单号同学报
数,然后再请双号同学报数并板书。
(2)探索规律。这些数和2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发言板书2
的倍数)
(3)观察上面刚才找到的2的倍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征?(小
组讨论、交流)
(4)反馈。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2的倍数有什么
特征?
(5)请小组内的同学任意写几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
进行验证。
(6)归纳总结: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板
书)
(7)练习(出示课本练习三第一题)
2、自学偶数和奇数的含义。
(1)根据课本你知道什么?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
数。(板书)
(2)出示练习(第17页做一做),学生口答。
(3)联系生活,谁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出现的偶数和奇数?(练习
三第二题)
(3)学生互动(游戏:快速判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两人小组(一人举例说数,一人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
3、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1)哪些同学的学号是5的倍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5的倍
数)
(2)你们能在百 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吗?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
式在5的倍数上做记号。(学生在课本上动手找)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①谁能说一说找出了哪些数是5的倍数?
②刚才我们找到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交流)
③反馈。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
特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5)哪些同学的学号既是2的倍数 ,又是5的倍数?请报上你
们的学号。(学生得出:个位上是0的数)
(4)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回答后并请个别说出理由。
(5)学生互动,练习三第三题(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课后练习 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2、最小偶数的两位数是12. ( )
3、同时是2、5倍数的数的个位上的数一定是0. ( )
填空
1、是2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
最大的三位数是( ).
2、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最大的两位数是( ).
选择
1、( )的数是偶数.
a.个位上是1、3、5、7、9
b.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
a.一定是2的倍数
b.不是2的倍数
c.无法判断
4、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
.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5、两个偶数的和( ).
a.一定是偶数
b.可能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
6、选出3个是5的倍数的奇数( ).
a.10、20、30 b.15、25、35
c.10、15、2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教时,教学加法的两条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和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
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 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
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
和验 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 标: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件,组成贴近学生生活
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并能
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
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 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
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的过
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
概括出运算律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
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
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
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 学低年级开始就接触过加法的验算(交換两个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口算(数的分与合)等方面的知识,实 际上对加法的
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潜意识里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
学习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而且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很多学生是能
够应用一些巧方法,使计算变得简单而且快。所以我没有从 “零
起点”展开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课的一开始,我设置一个小竞赛,有意识让孩子巧算,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让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如下
的问题:
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参加跳
绳的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
知,,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
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
用教材”的理念。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三)研究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根据“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列式,引导得出:两
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8+17=17+28 。
2、观察特例,引发猜想。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并汇
报)
学生一般会回答:
①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但结果是相等的。
②28和17交换位置,但结果不变。
比较他们两的结论,你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可能会说:
通过学生的争辩,引出仅凭 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太草率了,不妨把这个结论当做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
3、举例验证,自主探索 怎么验证?
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举多少个?(无数个)可能举无数个吗?(不可能)
每个同学举3个例子,然后同桌交换相互检查,看看他的算
式两边的结果是否相等。
在这 里,我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
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 料,另一方面
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4、观察等式,总结规律。
5、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樱花花语-助学金申请书格式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春节拜年短信


教师节英文-医改工作总结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差生的评语


浙江省考试院成绩查询-关于鸟的诗句


初一英语学习方法-蓝天学院


疲劳蓄电池怎么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总结


西安文理学院招生网-翅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