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恒等变换学案
户口迁移申请书-好读书
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一、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1. cos(α+β)=
以-β代β得:
(α+β)≠cosα+cosβ
反例:
cos =cos( +
)≠cos + cos
3. 不查表,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105°
(2)cos15°
2
π
3
6
π
3
6
cos
sin
sin
(3)cos
55
(5)cos15°-sin15°
22
3
10
3
10
(4)cos80°cos20°+sin80°sin20°
(6)cos80°cos35°+cos10°cos55°
4. 已知sinα=
,α
β是第三象限角,求cos(α-β)的值.
,
,cosβ= -
,
13
5.求cos75°的值
6.计算:cos65°cos115°-cos25°sin115°
7.计算:-cos70°cos20°+sin110°sin20°
8.已知锐角α,β满足cosα= ,cos(α-β)= - ,求cosβ.
4
5
2
5
3
5
5
13
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1、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sin(α+β)=
sin(α-β)=sinαcosβ-sinαcosβ
2、典型例题选讲:
求
值sin(
+60°)+2sin(
-60°)-
3
c
os(120°-
)
1 11
3、已知sin(2α+β)=3sinβ,tanα=1,求tan(α-β)的值.
4、 已知sin(α+β)= ,sin(α-β)= 求
的值.
5、变式: 已知sin(α-β)=
,sin(α+β)= ,求tanα:tanβ)的值.
6、在△ABC中,已知cosA = ,cosB= ,则cosC的值为
7.已知sinα+sinβ= cosα+cosβ= ,
求cos(α-β)
8.化简
2
cos
-
6
sin
解:
我们得到一组有用的公式:
2
3
2
5
tan
<
br>tan
1
3
1
2
1
3
4
5
3
5
4
5
2
cos .
(1)sinα±cosα=
2
sin =
4
4
(3)sinα
3
cosα=2sin =2cos
3
3
2222
(4)αsinα+bcosα=
ab
sin(α+<
br>
)=
ab
cos(α-
)
9、化简
3
cos
sin
2 11
三、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一)预习指导:
1.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
cos(α+β)=
cos(α-β)=
sin(α+β)=
sin(α-β)=
2.新知
tan(α+β)的公式的推导:
(α+β)≠0
tan(α+β)
注意:
1°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tanα,tanβ,t
an(α+β)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就不能使用这个公式,只能用诱导
公式。
2°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
(二)典型例题选讲:
例1:已知tanα=
,tanβ=-2 求①tan(α+β),②tan(α-β),
③α+β的值,其中0°<α<90°,90°<β<180°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
3
1tan75
1tan75
(2)tan17°+tan28°+tan17°tan28°
(3)tan20°tan30°+tan30°tan40°+tan40°tan20°
【课堂练习】
1.若tan
tan
=tan
+tan
+1,则cos(
+
)的值为
.
2.在△ABC中,若0<tanA·tanB<1则△ABC一定是 .
3. = .
tan20tan40tan120
tan20tan40
3
11
四.二倍角的三角函数(1)
(一)预习指导: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方式:
sin(α+β)=
(S
)
cos(α+β)=
(C
)
tan(α+β)=
(T
) (α,β, α+β≠kπ+
,
)
(二)基本概念
2.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在
公式(S
),(C
),(T
)中,当α=β时,得到相应的一组公式:
sin2α=
(S
2
)
cos2α=
(C
2
)
tan2α=
(T
2
)
2
注意:1°
在(T
2
)中2α≠ +
,α≠
+
(
)
2
2
2°在因为si
nα+cosα=1,所以公式(C
2
)可以变形为
cos2α=
或cos2α= (C′
2
)
公式(S
2
),(C
2
),(C′
2
),(T
2
)统称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简称二倍角公式。
(二)典型例题选讲:
例1不查表,求下列各式的值
22
5
<
br>5
5
5
sincos(sin
cos)
(1)( )
(2)
cos
4
sin
412121212
22
11
cos
2
cos2
(3)
(4)1+2
1tan
1tan
例2
求tan
=3,求sin2
-cos2
的值
(
)
例3已知sin
(0<
< ),求cos2
,cos(
+
)的值。
4
4 11
5
13
4
4
二、sinα,cosα,sinα±cosα,sinα·cosα之间的关系
例4已知sin
+cos
= ,
,
,
求cos
,cos·cos
,sin2
,cos2
,sin
,
cos
的值。
练习:
1.求值:
(1)sin22°30’cos22°30’=
1
5<
br>
3
24
cos1<
br>(2)2 =
(3)
=
sin
2
cos
2
2
<
br>
8
8
(4)
=
8sincoscoscos
8
2412
5
2.已知sin
,
,
,求s
in2α,cos2α,tan2α的值。
13
2
3.已知tan2α= ,求tanα的值。
4848
1
3
五.二倍角的三角函数(2)
【学习目标】
1.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2.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1cos2
2
cos
,
2
1cos2
sin
2
2<
br>【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有关公式: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2
sin
(1) = ;
2
2
(3) =
;
tan
2
2
2
(2)
cos
=
;
5 11
(二)典型例题选讲:
1.化简:
21sin822cos8
2.利用三角公式化简:sin50°(1+
3tan10
)
3.若 ≤α≤
,则
1sin
1sin
等于 .
4.
2sin2cos4
的值等于 .
2
5
2
7
2
51
sin2(
)
的值等于 .
sin
5.已知 ,则
4
2
13
6.求 的值。
sin10cos10
一、选择题
【
2017
,
9
】已知曲线
C
1
:
y=co
s x
,
C
2
:
y=sin
(2x+
2π
)
,则下面结正确的是(
)
3
π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
2
6
π
B
.把
C
1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
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
2
12
1
πC
.把
C
1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
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
2
26
A
.把
C1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D
.把
C
1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π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
2
21
2
【2015,8】函数
f(x)
=
cos(
x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f(x)
的单调递减区间
为(
)
1313
,k
),kZ
B.
(2k
,2k
),kZ
4444
1313
C.
(k,k),kZ
D.
(2k,2k),kZ
4444
A.
(k
<
br>
【2015,2】
sin20cos10cos160sin10
(
)
A.
11
33
B.
C.
D.
22
22
6 11
p>
【2014,8】设
(0,
1sin
)
,
(0,)
,且
tan
,则( )
22
cos
A
.
3<
br>
2
B
.
2
2
C
.
3
2
D
.
2
2
【2011,5】已知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
A.
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y2x
上,则
cos2
=
4334
B.
C.
D.
5555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
12
k
B.
x(kZ)
26
k
D.
x(kZ)
212
(2016·7)若将函数y=2sin 2x的图像向左平移
A.
x
C.
x
k
(kZ)
26
k
(kZ)
212
(2016·9)若
cos(
A.
7
25
3
)
,则sin 2α =( )
45
11
B. C.
55
D.
7
25
二、填空题
【2011,16】
在
VABC
中,
B60,AC3
,则
AB2BC
的最
大值为 .
2
(2017·14)函数
f
x
<
br>sinx3cosx
3
(
x
0,
)的最大值是 .
4
2
45
,
cos C
,a =
1,则b = .
513
(2016·1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
别为a、b、c,若
cos A
(2014·14)函数
f(x)sin(x2
)2sin
cos(x
)
的最大值为_
________.
1
(2013·15)设
为第二象限角,
若
tan(
)
,则
sin
cos
_________.
42
三、解答题
a
2
【
2017
,
17
】△<
br>ABC
的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a
,
b
,
c
,已知△
ABC
的面积为
3sinA
(
1
)求
sinBsinC
;(
2
)若
6cosBcosC=1,a=3,
求△
ABC
的周长
【2016,17】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已知
2cosC(ac
osBbcosA)c
.
7 11
(Ⅰ)求
C
;(Ⅱ)若
c7
,
ABC
的面积为
33
,求
ABC
的
周长.
2
【2013,17】如图,在△ABC中,∠ABC=90°,AB=
3<
br>,BC=1,P为△ABC内一点,∠BPC=90°.
(1)若PB=
1
,求PA;(2)若∠APB=150°,求tan∠PBA.
2
【2012,17】已知
a
,
b
,
c
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ac
osC3asinCbc0
.
(1)求A;(2)若
a2
,△A
BC的面积为
3
,求
b
,
c
.
(2017·17)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已知
sin(AC)8sin
(1)求
cosB
;
(2)若
ac6
,
ABC
面积为2,求
b.
.
(2015·17)在∆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面积是∆ADC面积
的2倍.
8 11
2
B
.
2
(Ⅰ)求
sinB
;
sinC
2
,求BD和AC的长.
2
(Ⅱ)
若AD=1,DC=
(2013·1
7)在△ABC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osC+csinB.
(Ⅰ)求B;
(Ⅱ)若b=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012·17)已知a,b,c分别为△A
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acosC3asinCbc0
.
(Ⅰ)求A;
(Ⅱ)若a=2,△ABC的面积为
3
,求b,c.
9 11
10 11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