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数的认识|
全神贯注课文-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1.在现实或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 
2.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交流。
教学重点:能说出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自然数的大小,能够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
小,能够比较两个同分母
分数的大小。 
2. 找规律填数。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彩笔或铅笔。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教材84页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大家动手写出几个与日常生活
密切相关的整数、
小数和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所写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示的
意义。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数可以作为数量的数(基数);计数的数(序数);度量的数(量数);计算
的数。 
二、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请大家把教材84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1.学生独立完成。  
2.个体汇报。 
3.出示教材84页计数器,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数。  
4.指名汇报每个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在每个数中的“5”所在的
数位上添上7
颗珠子,那么在计数器上应该怎么表示这些数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然后集体总结)  
(5)课件出示教材85页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1.举例说一说怎样比较
数的大小。(引导学生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
方法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个方面进行
交流)  
 2.学生先与同桌交流,然后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4.课件出示教材85页3、4题,组织学生个体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简单计算。 
1.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同时引导学生把相
应的知识内容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 
2.请分别画图表示和,并画一画、说一说如何计算+和-。
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减几
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五、巩固与应用。 
1.
看图写数,借助直观模型,巩固对数的理解:答案---
分别是35,1233,603,21.5,
2126
或
,
或
。
63515
2. 写出下面各数,复习万以内的写法,鼓励孩子独立完成。答案
---分别是
1300,10000,1005,4080。 
3. 填一填,比一比,复习小
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让孩子先说说比较方法,再比
3511
较。答案---
分别是10.1元>9.9元,
;。
 
88109
4.
找规律填数,鼓励孩子讨论、尝试,发现一组数的规律,按照规律填空。答案---分
别是(1)208
5,2090,2095,(2100)(2105).(2)1200,1100,1000,(900),(
800)。 
13579
(3)
,,,(),()
。(4)0.2,0.4,
0.6,(0.8),(1.0)。 
1010101010
5.
不用方式表示127,巩固数的构成并发展学生的多样化表示数的能力。 
6.
在卷尺上找一找0.3m和1.05m有多长,结合长度单位复习小数的意义。 
六、思考题。
111()
1.找规律填数:8,4,2,1,
,,,。
()()()()
2.根据下面的信息,你想与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2010年12月1日,铁道部将能买半价票的儿童身高标准调整为120cm-150cm。 
教学后记: 
1.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和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对学
生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设计有针
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在教学时,结合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帮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掌握比较两个
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3.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通过画一画、填一填等活
动,给学生
创设亲身体验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同时进行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比
较的相关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小红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4分54秒;小丽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5分47秒。谁跑得快?快多
少秒?
 
【答案】解:4分54秒<5分47秒,5分47秒-4分54秒=53秒
答:小红跑的快,快53秒。  
【解析】【分析】同样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的快。用减法计算出快的秒数即可。
 
2.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答案】解: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23、53、73、25、35、65、
27、37、57,共9个。
答: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9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解析】【分析】先固定个位的数字,再选取不重复的数字进行组合。
 
3.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
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
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
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4名小朋友丁丁、淘气、冬冬、笑笑站成两排、两列,
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
冬冬在淘气的旁边,这4名小朋友是怎样站的?  
 
 
【答案】 解: 
 
【解析】【分析】“
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 ”,那么淘气一定在左面一列第二排,
丁丁就是第一排;“冬
冬在淘气的旁边”,那么冬冬一定右面一列第二排,右面一列第一排就是笑笑。
 
5.东东的一天。(连一连)
【答案】解:第一个是6:13,应该
是起床时间;
第二个是8:55,应该是睡觉时间;
第三个是4:12,应该是放学时间;
第四个是12:05,应该是吃午饭时间;
 
连线如下:
 
 
 
【解析】【分析】钟面上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先确
定钟面上的时刻,然后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每个时刻时该做的工作是是什么.
 
 
6.▲、●、■、★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都比其它三个大;★大于■,也大于●,而■大于●,所以▲>★>■>●.
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
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
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
列即可.
 
 
7.聪聪给同学们安排了4项秋游内容.
 
 
【答案】解:ABCD,ACDB,ADBC,ABDC,ACBD,ADCB,BCDA,BDAC,BACD
,BCAD,BDCA,BADC,
CABD,
 
CADB,CBAD,CBDA,C
DAB,CDBA,DABC,DACB,DBAC,DBCA,DCAB,DCBA.
4×3×2×1=24(种)
 
答:这些排法有ABCD,ACDB,ADBC,AB
DC,ACBD,ADCB,BCDA,BDAC,BACD,BCAD,BDCA,
BADC,CAB
D,
 
CADB,CBAD,CBDA,CDAB,CDBA,DABC,DACB,DBAC
,DBCA,DCAB,DCBA.共24种排法.  
 
【解析】【分析】第一项活动可以有
4种选择,第二项活动就只剩下3种选择,第三项活动剩下2种
选择,第四项活动就只有一种选择.把这
些选择的种类相乘即可求出共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8.有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
(1)10×4=40(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10×2=20(厘米)
 
(20+5)×2
=25×2
 
=5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   
 
【解析】【分析】(1)拼成一个正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长拼合在一起,正方形的
边长就是长方形的
长。故,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
 
(2)拼成一个长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宽拼合在一起,长方形的长就是原长方形长的2倍,宽不变。
故
,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长=原长方形的长×2);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大长方形
的周
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9.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篮球
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乒乓球比赛有12人,
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乒乓球
比赛有多少人?
 
    
 
【答案】解:55-14=41(人)
41-20+12=33(人)
 
答:参加乒乓球比赛有33人。
 
【解析】【分析】题目中已知学生的总数和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那么,参加比赛的人数=学生的
总数
-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参加乒乓球比赛的人数=参加比赛的人数-
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两项比
赛都参加的人数。
 
10.小丽有2件上衣,3条裤子,又买了2顶帽子。现在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答案】
解:2×3×2=12(种)  
 
答:现在有12种搭配你方法。
 
 【解析】【分析】每件上衣都会有3条裤子与之搭配,每条裤子会有2顶帽子与之搭配,运用乘法原
理计算搭配的总种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