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3.2简单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绝世美人儿
719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1: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日记400字初中-一本录取时间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学 习 目 标

1.能用二倍角公式 推导出半角公式,体会三角恒等
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重
点)
2.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特点、变换技巧,掌握三角
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重点) 3.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的技巧进行三角函数式的
化简、求值以及证明,进而进行简单的应用.(难
点、易混点)
核 心 素 养
1.通过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培养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核心素
养.
2.通过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提升逻辑
推理的核心素养.
3.通过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培养数
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1.半角公式
- 1 -


2.辅助角公式
a
sin
x

b
cos
x

a
2

b
2
sin(
x

θ
)( 其中tan
θ

b
a
).
1.已知180°<
α
<360°,则cos
α
2
的值等于( )
A.-
1-cos
α
2
B.
1-cos
α
2
C.-
1+cos
α
1+cos
α
2
D.
2
C [∵180°<
α
<360°,∴90°<
α
2
<180°,
∴cos
α
2
<0,故应选C.]
- 2 -







2.2sin
θ
+2cos
θ
=( )
A.sin

< br>π

θ

4



B.22si n




θ

4




C.22sin


π

θ
4



D.2sin



θ< br>+
π
4




C [原式=22


sin
θ
×
22

2
+cos
θ
×

2



=22


ππ

sin
θ
cos
4
+cos
θ
sin
4


π

=22sin



θ

4



.]
3.函数
f
(
x
)=2sin
x
+cos
x
的最大值为 .
5 [
f
(
x
)=2
2
+1
2
sin(
x

θ
)=5sin(
x

θ
)≤5.]
4.已知2π<
θ
<4π,且sin
θ
=-
3
5
,cos
θ
<0,则tan
θ
2
的值等于 .
-3 [由sin
θ
=-
34
5
,cos
θ
<0得cos
θ
=-
5

θθθ
∴ tan
θ
sin
2
2sin
2
cos
2
s in
2

cos
θ
==
θ
2
θ
1+cos
θ

2
2cos
2

3

5
=-3.] 1+


4


5


< br>

- 3 -


化简求值问题

【例1】 (1)设5π<
θ
<6π,cos=
a
,则sin等于( )
24
A.
1+
a

2
1+
a

2
B.
1-
a

2
1-
a
2
θθ
C.-D.-

(2)已知π<
α
<,化简:
2
1+sin
α
1+cos
α
-1-cos
α
+.
1+cos
α
+1-cos
α
1-sin
α
思路点拨:(1)先确定的范围,再由sin=
44
(2)1+cos < br>α
=2cos
2
θ
2
θ
1-cos
2
θ
2
得算式求值.
α
2
,1-cos
α
=2 sin


2
α
,去根号,确定的范围,化简.
22
2

α
(1)D [∵5π<
θ
<6π,∴
又cos=
a

2
1- cos
2
θ


θ

5π3π

,3π


2

2


4
∈< br>
4


.
θ
θ
2
=-
1-
a
.]
2
22
∴sin=-
4
θ

sin
α
+cos
α

sin
α
-cos
α


22
22


(2)[解] 原式=+.
α
< br>α

α

α

2

cos

-2

sin

2

cos

+2

sin

2

2

2
2

- 4 -


3ππ
α

αα
∵π<
α
<,∴<<,∴cos<0,sin>0,
2 22422

sin
α
+cos
α


22

∴原式=+
αα

-2

sin+co s

22

ααα
2

sin
α
-cos
α


22


αα

2

sin-cos

22

2
sin +cossin-cos
2222
α
=-+=-2cos.
2
22
α

1.化简问题中的“三变”
(1)变角:三角 变换时通常先寻找式子中各角之间的联系,通过拆、凑等手段消除角之间
的差异,合理选择联系它们的公 式.
(2)变名:观察三角函数种类的差异,尽量统一函数的名称,如统一为弦或统一为切.
(3)变式:观察式子的结构形式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变形途径,如升幂、降幂、配方、开
方等.
2.利用半角公式求值的思路
(1)看角:看已知角与待求角的2倍关系.
(2)明范围:求出相应半角的范围为定符号作准备.
α
sin
α
1-cos
α
(3)选公式:涉及半角公式的正切值时,常用tan==,涉及半角
21+cos
α
sin
α
公式的正、余弦值时,常利用sin
(4)下结论:结合(2)求值.
提醒:已知cos
α
的值可求的正弦、余弦、正切值,要注意确定其符号.
2
2
α
1-cos
α
2

2
,cos
2
α
1+cos
α
2

2
计算.
α
- 5 -




1.已知sin
α
=-
4
5
,π<
α


ααα
2
,求sin
2
,cos
2
,tan
2
的值.
[解] ∵π<
α

3π4
2
,sin
α
=-
5

∴cos
α
=-
3
5
,且
π
2

α

2

4< br>,
∴sin
α
1-cos
α
2

2

25
5

cos
α
1+cos
α
2
=-
2
=-
5
5

α
tan
α
sin
2
2
==-2.
c os
α
2
(另tan
α
1-
1+
3
52

cos
α
sin
α
==-2.)

4
5
- 6 -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例2】 求证:
1
=sin 2
α
.
1
α
4
-tan
α
2
t an
2
cos
α
2
思路点拨:法一:切化弦用二倍角公式由左到右证 明;
法二:cos
α
不变,直接用二倍角正切公式变形.
[证明] 法一:用正弦、余弦公式.
左边=
cos
α
cos
2
2< br>sin
2

αα
sincos
22
2
cos
α
sincos
22
cos
α
==
2
α
2
α
2
α
2
α
cos-sincos-sin2222
2
2
αα

αα
sincos
22< br>2
αα
α
cos
α
sincos
22
αα< br>==sincoscos
α

cos
α
22
11
=sin
α
cos
α
=sin 2
α
=右边,
24
∴原式成立.
法二:用正切公式.
α
- 7 -


cos
α< br>tan2tan
2
1
2
2
111
2
左边== cos
α
·=cos
α
·tan
α
=cos
α
sin
α
=sin 2
α
2224
2
α
2
α
1-tan1-tan
22
=右边,
∴原式成立.
2
αα

三角恒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1)执因索果法:证明的形式一般化繁为简;
(2)左右归一法:证明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式子;
(3)拼凑法:针对题设和结论之间的 差异,有针对性地变形,以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异,简
言之,即化异求同;
(4)比较法:设法证明“左边-右边=0”或“左边右边=1”;
(5)分析法:从被证明 的等式出发,逐步地探求使等式成立的条件,直到已知条件或明显
的事实为止,就可以断定原等式成立.

- 8 -



2.求证:
2sin
x
cos
x
1+cos
x
=.
(sin
x
+cos
x
-1)(sin
x
-cos
x
+1)sin
x
[证明] 左边=
2sin
x
cos
x

2sin
x
cos
x-2sin
2
x

2sin
x
cos
x+2sin
2
x


222

222




sin
x

xxx
x
222

2

4sin

cos-sin

2sin
22

2
2

cos
2sin
x
cos
x
x
2
==
sin
2
x
1+cos
x
=右边.
xx
sin
x
2sincos
22

2cos
2
x
2
所以原等式成立.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综合

- 9 -


1

π

π

【例3】 已知函 数
f
(
x
)=cos


x

c os


x

-sin
x
cos
x
+.
4

3

3

(1) 求函数
f
(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求函数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思路点拨:三角 函数问题,一般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化为一
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然后利用正 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性质得出结论.
[解] (1)∵
f
(
x
)=cos


π

3

x



cos


π

3

x


11


2
sin 2
x

4




13
13

11

2
cos
x

2
sin
x




2
cos
x

2
sin
x



2
sin 2
x

4


1
4
cos
2x

3
4
sin
2
x

1
2
sin 2
x

1
4


1+cos 2
x
3-3cos 2
x
1
8

8

2
sin 2
x

1
4


1
2
(cos 2
x
-sin 2
x
)=
2
2
cos
< br>

2
x

π
4


< br>.
∴函数
f
(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T
=π ,函数
f
(
x
)的最大值为
2
2
.
(2 )由2
k
π-π≤2
x

π
4
≤2
kπ,
k
∈Z,

k
π-
5
8
π≤< br>x

k
π-
π
8

k
∈Z. 函数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5ππ< br>
k
π-
8

k
π-
8




k
∈Z.

应用公式解决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三个步骤
运用和、差、倍角公式化简
- 10 -



统一化成
f
(
x
)=
a
sin
ωx

b
cos
ωx

k
的形式

利用辅助角公式化为
f

x
)=
A
s in(
ωx

φ



k
的形式,研究其性质

3.已知函数
f
(
x
)=23cos
x
+sin 2
x
-3+1(
x

R
).
(1)求
f
(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

ππ

(3)若
x


-,

,求f
(
x
)的值域.

44

π

2
[解]
f
(
x
)=sin 2
x
+3(2cos
x
-1)+1=sin 2
x
+3cos 2
x
+1=2sin

2
x


+1.
3


(1)函数
f
(
x
)的最小正 周期为
T
==π.
2
πππ
(2)由2
k
π-≤ 2
x
+≤2
k
π+(
k
∈Z),
232
5ππ
得2
k
π-≤2
x
≤2
k
π+(
k
∈Z),
66
5ππ

k
π-≤
x
≤< br>k
π+(
k
∈Z).
1212
5ππ

∴函数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
π-,k
π+

(
k
∈Z).
1212


ππ

(3)∵
x


-,



44

- 11 -


π
π5π

∴2
x
+∈

-,

, < br>6

3

6
π

1

∴sin

2
x




-,1

.
3

2


f
(
x< br>)∈[0,3].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探究问题]
1.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选什么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应注意什么?
提示:通常选角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要注意实际意义和正弦、余弦函数有界性的影
响.
2.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后,通常要将函数解析式化为何种形式?
提示:化成
y

A
sin(
ωx

φ
)+
b
的形式.
【例4】 如图所示,要把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木料截成长方形,应怎样截取,才能使△
OAB
的周长最大?

- 12 -


思路点拨 :设∠
AOB

α
→建立周长
l

α
)→ 求
l
的最大值
[解] 设∠
AOB

α
,△OAB
的周长为
l
,则
AB

R
sin
α

OB

R
cos
α


l

OA

AB

OB


R

R
sin
α

R
cos
α


R
(sin
α
+cos
α
)+
R

=2
R
sin

< br>
α

π
4




R< br>.
∵0<
α
<
πππ3π
2
,∴
4
<
α

4
<
4


l
的最大 值为2
R

R
=(2+1)
R
,此时,
即当
α

π
4
时,△
OAB
的周长最大.


π
4

π
2
,即
α

π4


- 13 -
α


1.在本例条件下,求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

π

[解] 如图所示,设∠
AOB

α< br>
α


0,

,则
AB
R
sin
α

OA

R
cos
α
.
2


设矩形
ABCD
的面 积为
S
,则
S
=2
OA
·
AB


S
=2
R
cos
α
·
R
sin
α

R
·2sin
α
cos
α

R
sin 2
α
. 22

π


α


0,

,∴2
α
∈(0,π).
2

π
因此,当2
α
=,
2
π
2

α
=时,
S
max

R
.
4
这时点
A

D
到点
O
的距离为
22
R

2
矩形
ABCD
的面积最大值为
R
.
π
2.若本例中的木料改为圆心角为的扇形,并将此木料截成矩形,(如图所示),试求此
3
矩形 面积的最大值.
- 14 -



[解] 如图,作∠
P OQ
的平分线分别交
EF

GH
于点
M
,N,连接
OE


设∠
MOE

α

α




0,
π
6



,在Rt△
MOE
中,
ME

R
sin
α

OM

R
cos
α

< br>在Rt△
ONH
中,
N
H
π
O
N
= tan
6


ON
=3N
H
=3
R
sin
α


MN

OM

ON
=< br>R
(cos
α
-3sin
α
),
设矩形
EFGH
的面积为
S


S
=2
ME
·
MN
=2
R
2
sin
α
(cos
α
-3sin
α
)

R
2
(sin 2
α
+3cos 2
α
-3)=2
R
2
sin


π

2
α

3


2

-3
R

- 15 -


ππ2π

π


α


0,

,则<2
α
+ <,
6

333

ππ
所以当2
α
+=, < br>32
π
2

α
=时,
S
max
=( 2-3)
R
.
12

应用三角函数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合理引入辅助角,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转
化为 三角函数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求解.
(2)注意: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三点:①充分借 助平面几何性质,寻找数量关系.②注
意实际问题中变量的范围.③重视三角函数有界性的影响.
提醒:在利用三角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因忽视角的范围而致误.


- 16 -


1.学习三角恒等变换,千万不要只顾死记硬背公式,而忽视对思想方法 的理解,要学会
借助前面几个有限的公式来推导后继公式,立足于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记忆公式和运用公式 .
2.研究形如
f
(
x
)=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性质,都要运用辅助角公式化为一 个整体角
的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形式.因此辅助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重要公式,< br>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对一些特殊的系数
a

b
应熟练掌握,

π

例如sin
x
±cos
x
=2sin

x
±


4


π

sin
x
±3cos
x
=2sin

x
±

等.
3

3.常用的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方法
(1)常值代换
用某些 三角函数值或三角函数式来代替三角函数式中的某些常数,使之代换后能运用相
关公式,化简得以顺利进 行.我们把这种代换称为常值代换.
(2)切化弦
当待化简式中既含有正弦、余弦,又含有正切,利用同角的基本三角函数关系式tan
α

sin
α
,将正切化为正弦和余弦,这就是“切化弦”的思想 方法,切化弦的好处在于减少
cos
α
了三角函数名称.
(3)降幂与升幂
11
22

C
2
α
变 形后得到公式:sin
α
=(1-cos 2
α
),cos
α
=(1+cos 2
α
),运用它就是< br>22
降幂.反过来,直接运用倍角公式或变形公式1+cos 2
α
=2cos
α
,1-cos 2
α
=2sin
α

就是升幂.
(4)角的变换
角的变换沟通了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联系,使公式顺利运用,解题过程被简化.常见
1
的角 的变换有:
α
=(
α

β
)-
β

α

β
-(
β

α
),
α
=[ (
α

β
)+(
α

β
)],
α

2
1
[(
α

β
)-(
β
α
)],
α

β
=(2
α

β
)-
α
等.
2
22
- 17 -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α
sin
α
1-cos
α
A.若
α

k
π,k
∈Z,则tan==恒成立.
21+cos
α
sin
α
B.若函数
f
(
x
)=
A
1
sin(ωx

φ
1
),
g
(
x
)=
A
2
sin(
ωx

φ
2
)(其中
A1
>0,
A
2
>0,
ω
>0),

h
(
x
)=
f
(
x
)+
g
(
x
)的周期与
f
(
x
)和
g
(
x
)的一致.
C.辅助角公式
a
sin
x

b
cos
x

a

bsin(
x

φ
),其中
φ
所在的象限由
a< br>,
b
的符
号决定,
φ
与点(
a

b
)同象限.
22

π

D.sin
x
+3cos
x
=2sin

x


.
6


π

D [A、B、C均正确,D应该是sin
x
+3cos
x
=2sin

x


.]
3

2.(2018·全国卷Ⅱ)若
f
(
x
)=cos
x
-sin
x
在[0,
a
]是减函数,则
a
的最大值是( )
π
A.
4

C.
4
π
B.
2
D.π
ππππ
C [
f
(
x
)=cos
x
-sin
x
= 2cos(
x
+).当
x
∈[0,
a
]时,
x+∈[,
a
+],所
4444
π3π3π
以结合题意可知,a
+≤π,即
a
≤,故所求
a
的最大值是.故选C.]
444
3.函数
f
(
x
)=sin
x
的最小正周 期为 .
1-cos 2
x
2
π [因为
f
(
x
)=sin
x
=,
2
所以
f
(
x
)的最小正周期
T


=π.]
2
2
4.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是以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础设计 的.弦
- 18 -


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 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小正方形的
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 br>θ
,求cos 2
θ
.

[解] 由题意,得5cos
θ
-5sin
θ
=1,
θ



π

0,
4




所以cos
θ
-sin
θ

1
5
.
由(cos
θ
+sin
θ
)
2
+(cos
θ
-sin
θ
)
2
=2,
所以cos
θ
+sin
θ

7
5

所以cos 2
θ
=cos
2
θ
-sin
2
θ

=(cos
θ
+sin
θ
)(cos
θ
-sin
θ
)=
7
25
.




- 19 -

观察蚂蚁的作文-喜糖包


北外研究生-端午手抄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上海新侨职业学院


工作描述怎么写-芜湖人事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辽宁高考之窗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出纳年终总结范文


过零丁洋原文-大连中考录取分数线


过年的日记-吉林教育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