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高尔夫会籍-国务院法制办
2018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寒
假,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
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
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
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二、教材解读
1、“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
液再到一袋空
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
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2、“动物”单元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
活需求”这
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
的
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
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
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
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
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
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
述
p>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
行分类
。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⑥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⑦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
所提供的素材,组
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
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
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
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
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鼓励每一位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
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
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
考与交流的过
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
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
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
周
时间起迄
次
随时引导
学生把所
学的科学
知识应用
到生活中
去,解决
身边的科
学问题,
并尝试从
日
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
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
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特点和实
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
和教
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进度表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知识经验,
1
3月5日-9日
始业课:科学家这样做
1
课教师:
2
12日-16日
1-1发现物体的特征
1
吴娟
3
19日-23日
1-2谁轻谁重
1
018年3
月1日
4
26日-30日
1-3认识物体的形状
1
5
4月2日6日
1-4给物体分类
1
6
9日-13日
1-5观察一瓶水
1
7
16日20日
1-6它们去哪里了
1
8
23日27日
1-7认识一袋空气
1
9
5月2日-4日
劳动节放假
1
10
7日-11日
2-1我们知道的动物
11
14日-18日
2-2我们知道的动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