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过户协议-小学教师年度个人总结
最新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
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
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
征》、
《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
瓶水
》、《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6个
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
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
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
》、《6.给动物分类》。
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
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
习的开篇,
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
这一科学核心概
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
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
们持续建立材料
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
定形状的物
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
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
具有质量、形状等特
征的理解。
1
“动物”单元同一年
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
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
心概念。
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
会,使他们认识到
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
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
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
经过寻访校
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
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
,丰富对动物某些共
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
生们以
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
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
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
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
单工具的
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
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
体积、
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
2
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
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
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
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
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
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
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
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
br>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
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
的发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
和
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
走出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
动物时,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
等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
、观察无
序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为此,除
了教科书为学生提
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
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