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考成绩怎么查-信访工作自查报告
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寒假,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
环境、老师、同学、
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
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下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
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的含义是具有
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
,不再令人“感兴
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
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科学家这样做”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
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
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
一
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内容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
内容,“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
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
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
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
“组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
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
物体性质的理解
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
周围的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
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
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
有质量、形状
等特征的理解。
(2)“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
地球上生活
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
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
他们认识到动物是
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
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
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
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
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
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
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
以启示。
2.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
在实际
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
构的,既
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
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
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
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
认识能力相关,而且
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具体说明如下:
(1)
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
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
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板
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
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
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
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
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
一般
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
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
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
开展进一步
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学
习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
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
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⑤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动物和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
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
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
br>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
每个学生喜欢上课
、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
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
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
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
识,鼓励每
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